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农女的小康生活奋斗记>第105章 春耕
  一年一度的春耕。

  除了李家庄还还无动静,其他地方早就忙得热火朝天了。

  李家庄还在忙着给稻种催芽呢。

  田里没什么人,倒是李家院子里人多。

  这些日子李家从早到晚都有人。

  李老头一天要跟大家说好几次同样的话。

  而且他承担着全村的重担,整个人都着急得不行。

  李秋荷看着忙碌得爷爷,不禁有些心疼他。

  都跟大家讲清楚了,可大家不放心,所以一有小问题就要跑来问问。

  想想倒是也能理解,毕竟关乎一家人一年的口粮,怎么能放心。

  尤其去年加了税,今年还不好说。

  “老头子,你这嘴角都长泡了,我让老大给你抓点药去。”孙氏看着李老头嘴角突然冒出的泡,略微心疼得说道。

  这几天夜里,老头子总是翻来覆去得,睡不好觉。

  “没多大事,不用麻烦了。”李老头摆摆手,表示不在意。

  “你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咱们又没收他们钱,没有答应要帮他们种出来。既然他们要学咱们,那就自己承担后果。”孙氏无奈的劝说道。

  本来就是免费教大家的法子,为何自己要劳心劳力。

  而且当时就让村长出面说过,若是种不好都是自家承担后果,不许上门找麻烦。

  “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我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李老头解释道。

  自己也是顺手的事,只是自己心事重罢了,没办法放下这些事,安安稳稳的休息。

  孙氏知道李老头的性格,也没再继续劝。

  李大木倒是在第二日默默给自家爹带来清火的药。

  没办法,自家爹的倔脾气,让他不操心是不可能的,只能帮着他缓解一下。

  李秋荷看在眼里,默默在心里想。还是自家舅舅那里省心,说了怎么泡,就自个儿琢磨去了。

  完全信任的样子,倒让李秋荷有些担心,最后可别耽误了舅舅家的稻谷收成。

  只能让自家爹多跑两次去帮着看看。

  袁氏和李二木私下里也很是为李老头担心。

  看这样子,村里人都指望着自家爹。

  每日要帮着大家看,解答疑惑,晚上还睡不好,长期以往怎么好。

  “听娘说,咱爹这几晚都睡不好。”袁氏说道。

  这话也是孙氏私下跟袁氏说的,目的也是想让二儿子劝劝老头子。

  相比大儿子的老实木讷,二儿子反而脑子灵活许多。

  所以孙氏这才找上袁氏。

  “咱爹这样,身体吃得消吗?”李二木担心得说道。

  “肯定不行,压力太大了。”袁氏语重心长得说道。

  “那咱们怎么劝劝他?”李二木询问道。

  劝人这事上,自己媳妇比自己好些。

  自家爹指定是把所有事都揽在自己身上了,心里想得太多了。

  “这事我也劝不了,无从下手。”袁氏无奈得说道。

  李二木深深叹了口气,只得作罢。

  只是每日都帮着李老头分担几个问题,晚上又拉着李老头去村口走走,听听闲话。

  等到开始李家开始撒稻谷的那一日,又是来了许多人围观,还有好几个人想要上手帮忙,都被李老头拒绝了。

  “你们看一会儿就赶紧回家撒种去,别耽误了自家的活。”李老头说道。

  众人听了李老头的话,围观了一会儿就去忙自己家的了。

  李家足足忙碌了好几日,最后几日,有提前撒完种的人家来帮忙,倒是比往年快了许多。

  李秋荷看着忙碌的人们,倒是理解了自家爷爷为何愿意那般劳心劳力的付出。

  只是因为大家的淳朴。

  在这里,从来没有人会白白付出,总会等来他的回报。

  反正大家总会默默记在心里。

  田里的活忙碌完后,李家又忙碌起地里的活。

  这次要多种玉米,活就比之前多了些。

  主要玉米不能像粟米似的直接洒。

  那些玉米,倒是早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李秋荷就带领着大家把玉米粒剥好了。

  倒是在无聊的冬日,给了大家打发时间的机会。

  这次是把李家大部分地都种上了玉米。

  若不是李秋荷拿出玉米磨成面,给大家做了一次玉米饼,孙氏才不会答应呢。

  虽然这番麦收成好,若是不能吃,那种那么多有什么用,这么多还不一定能卖出去。

  反正孙氏不能拿一家人吃的粮食冒险。

  倒是孙氏尝了一次孙女做的番麦饼后,立马就喜欢上了番麦的味道。

  于是这次种番麦的时候,孙氏可是全力支持的,就算听说有些麻烦,也不带犹豫的。

  李老头本也同意孙女的打算,所以更是没话可说。

  李家足足忙碌了二十多日,才把所有山地种满了玉米。

  倒是还留着去年新开荒的地种红薯。

  今年红薯可不能种少了,李家院子里早就养着十几头小猪崽了。

  那十几头小猪崽的口粮可要准备好。

  说起这些小猪崽,每日喂食之前,那急切的叫声,都快把人吵晕了。

  李秋荷可是深受其害。

  若不是养在外面不放心,李秋荷真想给这些小猪崽挪挪窝,给挪得远远的,省得天天吵自己。

  就算自己出钱也值得。

  这可是噪音污染啊!

  袁氏每次听到女儿念叨着要把这些小猪崽丢出去,就忍不住好笑。

  怎么这么大个人了,还跟小猪计较呢。

  这时的李秋荷,十分后悔自己提议要养猪。

  若是能重来,她一定不会再考虑自家养猪。

  想得倒是挺好,只是实际操作起来真的不容易。

  现在每日喂食就要煮满满一大锅,等以后长大了,可不得要煮好几锅。

  还不说猪圈的卫生情况,可也是一项活计呢。

  如今正值万物复苏的时节,山上的野菜野草长得正好。

  于是李秋荷几人多了一项活,每日去山上割猪草来喂猪。

  以前也割,倒是量不算大。

  现在李秋荷和李秋芳要背两背篓回来,才勉强够小猪崽吃一顿的。

  所以两人要跑两次才行。

  问为什么不直接喂红薯?

  还是为了省些红薯,不然以这些小猪崽的胃口,怕等地里的红薯长成之前,就没喂的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