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农女的小康生活奋斗记>第117章 陶土炉
  李三木拿着李秋荷画的小炉子仔细看了看,越发觉得很有意思。

  “秋荷,你这个要做多大的?”李三木下意识询问尺寸。

  李秋荷想了想说道:“三叔,我也不大懂,就是想要方便携带,合适就行。”

  “方便携带?”李三木有些不解。

  “嗯,是的,大伯母要去做生意,需要烧火才能制作,所以我就想到了这个小炉子。”李秋荷回道。

  “嗯嗯,你画这个……小炉子,确实很小巧,适合做小本生意。”李三木点头回道。

  “对了,三叔,你觉得这个能卖吗?”李秋荷灵光一闪,马上问道。

  “我觉得应该挺少见的,但不知道有没有人会买?怎么,你想卖这个?”李三木面色略显沉重地问道。

  “有点想试试。”李秋荷倒是也不隐瞒自己的心思。

  主要是不知道陶土炉在这里有没有市场。

  “那是不是问问欧阳掌柜的看法?”李三木自己拿不定主意,便提议道。

  李秋荷本来想着这种陶土炉子可能受众有限,只能小小地赚一笔,所以并没有考虑跟欧阳掌柜合作。

  但这会儿三叔的话犹如醍醐灌顶,顿感豁然开朗。

  对啊,自己对生意这种事自然没有欧阳掌柜厉害,适当的请教她应该可以吧。

  “好啊,三叔,等我写封信,麻烦你帮我送出去吧。”李秋荷高兴地马上就要回屋写信。

  李秋松听着两人的对话,便赶紧追问道:“那这个炉子现在要先找人做吗?”

  既然秋荷要做生意,不知道会不会改变想法,索性问一下。

  “大哥,做的,尽快做三个出来,给大伯母一个用,咱们也顺便试试。”李秋荷想了想又补充道,“大哥,能否让做的师傅帮忙保密?”

  “嗯,秋荷你放心吧,跟我师傅有来往的人,都是懂规矩的。”李秋松很是肯定地说道。

  “大哥,不好意思,我不太懂你们规矩。”李秋荷立马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些冒犯了,赶紧道歉。

  “没事没事,不用在意。”李秋松露出憨厚的笑脸。

  王氏第二日就巴巴来等着李秋荷的回复,只等来一句,要等几天。

  可把王氏急得抓心挠肝的,可不好意思每日抓着李秋荷询问,只能眼巴巴盯着李秋荷的动作。

  李秋荷被自家大伯母寄予了如此的众望,本还淡定的心也渐渐急躁起来。

  终于,李秋松带着三个炭火炉回来了。

  李秋荷自己也想试试这炭火炉,所以便先垫了银钱。

  王氏看着自家大儿子一连走了几日后,带着两个东西神神秘秘地回来,本想先问几句,却被那东西吸引了。

  “呀,秋荷,这东西是不是就是你帮伯母找的。”王氏欣喜地说道。

  毕竟是常年忙碌于灶火前的,又知道自家侄女帮自己想办法,所以王氏一眼就看出用途来。

  “是啊,大伯母,你等一下,我去拿木炭去。”李秋荷随口交代了一句便跑向厨房。

  这些日子,李秋荷也没闲着,她每日都要把把一些未烧尽的木柴埋在灰里,然后等火灭了再收集起来,她所说的木炭就是这个。

  李秋荷拿来木炭和干枝叶,熟练地引火。

  不一会儿便燃起了陶土炉,而且烟尘并不大。

  “哟,秋荷,你弄的这个真不错,没有烟呀,而且火还不小。”王氏兴奋不已。

  这些日子她时时盯着侄女,自然把她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

  就在这瞬间,她就想到了用侄女的方便多弄些木炭出来,做生意用。看書溂

  “怎么样秋荷?”李秋松虽然不知道堂妹此举何意,但看她的样子,必然是有用的,于是下意识问道。

  “大哥,我试了一下这个炉子好不好用。”李秋荷解释道,“还挺好用的,烧火也容易。”

  看着堂妹满意,李秋松也满意地笑了笑。

  李三木一回来就赶紧看了看李秋松带回来的陶土炉子,很是感兴趣。

  李老头几人也稀罕地看了看,听李三木介绍了这个小炉子。

  “这个炉子倒是小巧,就是太小了些,不适合咱农家用。”李老头随口说道。

  李秋荷一听自家爷爷的话,立马便知道自己的小算盘马上就要落空了。

  确实,这种炉子,顶多做生意方便一些,不然根本没有土灶好用。

  只是李秋荷想着这小炉子可以有很多用途,比如冬天煮火锅、烤烧烤之类的,便有几分奇货可居的心思。

  可在这农家,大家为生活奔波还来不及,哪还有这种闲情逸致。

  倒是李二木,很是骄傲地看着李秋荷说道:“我倒是看着很不错。”

  李秋荷哪会不知道自家老爹只是安慰自己几句,可这安慰也太苍白了吧。

  不错在哪里呀?李秋荷默默腹诽。

  不过李秋荷倒是一点都不气馁,依旧笑嘻嘻的样子。

  果然,没过几日,就收到了欧阳掌柜的回信。

  欧阳掌柜说这种类似的炉子,在有些大户人家见过,如果只卖这个炉子,应该不太好卖。而普通人家也没太多闲钱买,所以并不看好这门生意。

  不过欧阳掌柜也并没有一大口否定这门生意,只是委婉地说可能赚不了几个钱。

  倒是李秋荷看到欧阳掌柜的回信后,反而有了其他主意。

  王氏早就拿着陶土炉做了好几日生意。

  看着她每日笑呵呵的样子,李秋荷就知道生意不错。看書喇

  孙氏冷眼旁观着王氏的生意,看了许久才发现,是用自家的红薯做生意。

  便要求王氏每月交钱给自己。

  李秋荷听到这话,本以为和谐的李家怕是要争论几句了。

  没想到王氏只是略微思索了一下,便定好了每月交多少。

  孙氏倒是有几分不乐意,嫌少。

  却被李老头拦了下来。

  李老头之所以没阻止孙氏,是为了公平起见。

  毕竟用的是家里的粮食,而这家里不止有老大一家。

  作为一家之主,自己也不可能太过偏袒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