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空间逃荒:毒妃野心不大只想种田>第257章 翰林院侍讲
  三弟探花,绝对是大周朝年纪最小的十二岁探花。

  一下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就连二弟也是进士第十名,靠山村一下就热闹起来了。

  那学堂里的学子们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更不要说还有村里其他家也去考春闱的学子。

  其他没有他们两个考的这么好,虽然在后面也有的只是同进士,可加起来这次靠山村竟然出了七位进士。

  一下出七个进士的村子,整个大周朝找不出第二个。

  虽然考上同进士让人那些读书觉得面上无光,可在村里这些还只是平民百姓的眼里已经很好了。

  他们今年都会被安排到各个衙门去做‘实习生’,但三年后他们可就不是实习生了,甚至不用三年就有可能给他们分出各地做县令。

  当然地方可能不太好,那也算是有实在权力的。

  皇宫中的琼林宴上,皇帝这才知道年纪尚小的探花郎竟然是弟弟的小舅子。

  而且还是两个小舅子都考上进士,这也的确是太难得了。

  “康王,没想到你家的两个小舅子这么厉害。”

  “皇上过奖了,他们只是够努力,外加一点点天赋而已。”

  周豪这话说的,来参加琼林宴的学子们一个个羡慕的看着二栓和三栓。

  他们要是有个王爷当姐夫还考什么进士,什么都不用干了也能躺赢。

  坐在一旁的皇后捂着肚子也笑问:

  “听说前不久康王妃的身体不适,不知如今可好了些?”

  听皇后问这个,周豪想:就是好也不能说好,不然让我媳妇儿回来给你们当炮灰么?

  “回皇后,的确是有些不适,不过有府医照顾已经无碍,过几天京中若是无事,我再回去看看,还是守在王妃身边我才能放心。”

  皇后被秀了一脸恩爱,皇帝也是无语的摇头

  “康王啊,京中还有那么多事等着你帮朕,你呀你,怎么总想着开溜?

  要不你将王妃接进京来养胎不是更好?”

  “臣弟也想,只是王妃如今身体不宜挪动,等到王妃身体好些了,臣再将她接近京来。”

  听他这样说,皇帝也不能勉强。

  “也好。”

  皇后唇角微微勾起一个弧度。br>
  想着康王妃进京之后,发现府中多了个女人,不知会是什么表情?

  “皇兄,臣弟也可为皇兄分忧啊!”

  福王这么说了,寿王也站起来道:

  “三哥说的对,臣弟也可为皇上分忧,只是臣弟愚钝,可比不上这些新进的进士们。”

  皇帝哪里敢用他们两个。

  “你也说了,学识不如这些学子们,那就再好好学学。

  康王好歹还是探花出身,帮朕处理起朝政也能游刃有余。”

  福王和寿王讨了个没趣,人家是亲弟弟,他们这些自然是不能比的。看書喇

  “听说大金那边又蠢蠢欲动,想要死灰复燃,臣弟很想上战场上保家卫国,总比年纪轻轻在京城混吃等死强。”

  皇帝能放他出京才是真傻了。

  “战场险恶,你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带兵经验,还是等日后再说。

  我听说表妹最近刚怀了身孕,你要多陪陪她啊!”

  福王想:就因为王妃有孕,自己这也算是把老婆孩子都押在京城了,还不放心让自己出去。

  皇兄果然跟父王一样狗。

  “是皇上说的对,我家王妃的确也有喜了,可见是沾了皇后娘娘的喜气。

  这下就剩老四了,皇上什么时候给老四赐个王妃?”

  寿王嘴角抽了抽,他可不要什么王妃,她自己一个人无拘无束的多好?

  “皇上,我可不要王妃,我一个人过着挺好。

  看看二哥和三哥他们,一个个都成了妻管严。

  您若给我指婚,还是直接给我指侧妃吧!

  给我指上了两个侧妃,省得日后我的王妃进府,也许二嫂和三嫂想要管着我。”

  他这话还真找不出什么地方反驳。

  “胡闹,哪里有不娶正妃,先娶侧妃的道理。”

  寿王就笑着饮一杯酒上不去道:

  “这不是怕我未来的王妃管太多吗?到时候闹了矛盾少不得还要再来找皇兄调解。”

  皇帝嘴角抽了抽,心道:

  给你做个媒还得管到成亲后,他何苦来哉。

  “那你自己看着办,有看上的就来和朕说,朕给你赐婚。”

  寿王再饮一口酒道:

  “要我说,二哥三哥都不宜出京,倒不如让我这孑身一人的去往边境战场。

  也好协助战将军将,将大金驱逐我大洲境内。”

  皇帝嘴角抽了抽。

  “怎么你们这一个个都想战场,放心,大周还没到那风雨飘摇,要你们几位亲王亲自上战场的地步。

  若当真到了那个时候,朕定然御驾亲征。”

  福王和寿王心中忍不住吐槽,即便皇帝御驾亲征又能怎样?

  说他们没有上过战场的经验,皇上不也没有。

  一场琼林宴,谁的目的也没有达到。

  正如赵云舒所想的那样,二弟和三弟都被分在了翰林院。

  朝中虽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不过翰林院的编修也是最枯燥的。

  不过若能坐上翰林院试讲院士,便能时常进宫给皇帝讲书。

  就是皇帝有什么不懂的,想要知道的,或者皇帝有什么想看的书不想自己看,那么翰林院是讲院士就要在一旁给皇帝讲解。

  这也是个能时常面见天颜的机会,别看官职不显高,可能见到皇上,关键时候就能说得上话。

  当然三栓这个年轻探花是没有这个待遇的,他和二栓只是普通的编修。

  琼林宴没几日,皇帝就想起了年轻的康王小舅子在翰林院任职,便让人叫他来侍讲。

  原本的翰林院侍讲刘大人,听说皇上今日要召见新进的赵小探花侍讲。

  也没放在心上,他可不认为区区一个新晋小探花,能够抢了他翰林院侍讲的位置。

  然而第二天,皇上依旧召了这位赵小探花侍讲,这位刘大人的面色就不好了。

  等到第三天,皇帝是没有召这位赵小探花侍讲,可同样的也没有召见他。

  待到第四日。

  皇帝要召翰林院侍讲,进宫给皇帝讲解道德经时,依旧召了赵小探花进宫,这下刘侍讲坐不住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