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扑街主角红楼得道>第77章 元旦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春节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但春节这个词诞生确实并没多久,在先秦时也叫上日;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等";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成立,采用西历法,而元旦则定位是西历的1月1日,农历的正月初一则叫春节。

  因此现在的春节还不叫春节,叫元旦,但这个一般是正式的叫法,一般的大家都称之为过年,这个和现代倒是一样的!

  大年三十这天上午,天空不作美,从昨天晚上开始天上又下起了雪来。

  早上吃过饭,郭煜则是被晴雯叫着开始写春联。

  郭煜想让元弱过来一块写。

  “噗嗤!老爷莫不是痴了不成!哪有妇人写对联的道理!”

  确实,在这个时代确实没有女人写春联的,就是到了现代也没见有女人写对联的,甚至贴对联都是家里的男丁贴才成。

  “呵!那你帮我打下手吧!”

  “好!颖儿,给老爷磨墨!”

  “是!”

  “对了!晴雯,你让人去问问荣国府林家和薛家的春联有人写没?”

  “好,少爷”

  烟雨从荣国府回来说她们家的对联已经有人写了!

  郭煜就把自家的春联写好。

  一天无话。

  除夕夜吃团圆饭,看春晚!这已经成了后世国人的习惯了!

  但在这个时代可没有春晚,大家除了除夕夜吃团圆饭,就是之后在一起守岁了!

  守岁每家各有不同,但主要目的就是熬时间,一般要熬一整夜不睡,不过一般人都熬不了一整夜,后半夜就睡了!

  郭煜家,晴雯,元弱,颖儿,凝儿,绿竹,又琴,清蝶,小清,烟雨,修珠几人大家围在壁炉前,有玩着围棋的,有玩着扑克牌的。

  郭煜则是和晴雯几人围着桌子打着麻将!

  而对于说像此时荣国府里里的小姐一样做诗连句,他还真没有这雅致。

  荣国府的除夕自然也是要吃席的,其席面自然是要比郭煜家强了不知道多少公里远。

  席面上鸡鸭牛肉,鱼虾河鳖等是应有尽有,不仅如此还少不了瓜果点心,其中还有几样小吃还是郭煜的作坊的生产的。

  顺便说下,黛玉和宝钗现在早已开始卖郭煜生产的一些零食了,而且由于是新鲜吃食,再加上好的营销现在的生意还不错!

  众人吃过年夜饭后贾宝玉又提议要作诗,此次诗不限题目,自有发挥。

  众人于是开始思考自己做什么诗,半个时辰后大家写都基本写好了!

  “林妹妹,你写的这是首长诗?”迎春道。

  “嗯!是啊!”

  “林姐姐,我看看!我看看!”惜春道,然后继续念道: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

  众女看到这首诗时全都集体泪奔,这首诗字字如泣如诉,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

  三春都想到了自己的这些年的遭遇,虽然是公侯子女,让人羡慕,可自己过的什么日子,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探春作为庶女从小寄养在王夫人的膝下,从小小心翼翼的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生怕惹得嫡母不高兴,和自己是生母相处也不敢太过亲近,也是生怕惹得嫡母不喜,不一步小心翼翼,就这样还整日冷言冷语,每个好脸色。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惜春的黛玉其实和黛玉差不多,可以说比黛玉还差不少,起码黛玉有贾母疼,贾宝玉喜欢,可她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父亲一生下来就不管了,亲哥哥就近在咫尺,可自己到荣国府这么多年就没有来看过自己,就当自己是存在的一样。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迎春和惜春的遭遇其实也差不多,不过她还要点,虽然贾赦不管她,可贾琏王熙凤还有时会照顾她一下,贾母还是自己亲奶奶,可这也爱也是少的可怜,她从来都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安全过,她甚至不知自己何时就会不知不觉的就这么走了!那个时候会有谁会为自己流一滴泪呢!

  贾宝玉此时也是愣在了当场,虽然没有三春的亲身体会,可他也能从诗中读懂了林妹妹,读懂了她的内心!

  他仿佛看到了林妹妹独自一人一边流泪一遍掩埋着掉落的花瓣,看到了她内心孤独,无助,彷徨。

  他的心在流泪,在滴血,他现在就想上前去呵护这个这个女孩,让她以后有所依靠,让她不再伤心,不再流泪。

  此时的荣庆堂内的本来还是很热闹的气氛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只见几个女孩没有都是在小声的啜泣,而贾宝玉则是痴痴地黛玉,而泪水已经流满的双颊。

  贾母看到了几人的状态就停止与众人的交谈,问道:

  “刚才不还好的吗?这是怎么了?宝玉!宝玉!”

  袭人听到贾母叫宝玉,看到宝玉似乎没有反应,心中大急,莫不是又犯痴病了?急忙上前去叫道:

  “二爷!二爷!”

  贾宝玉还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之中,突然感觉到有人叫他,急忙回过神来!看到是袭人。

  “怎么了?袭人!”

  “老祖宗唤你呢!”

  “哦!老祖宗!唤孙儿何事?”

  “你这是怎么了?好好的为何哭了!”

  贾宝玉急忙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道:

  “我没事!只是看了林妹妹做了一首好事,有点触景生情罢了!”

  “哦!这样啊!大过年的,哭可不是什么好事,既然这样就把诗收了吧!改日再看!”

  “是!老祖宗说的对!”

  黛玉写出来这首诗后也觉得这首诗这个时候有点不太应景,让外祖母知道还以为荣国府对亏待了她似的,所有她也趁机把这首诗给收了起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