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扑街主角红楼得道>第95章 殿试
  时光飞逝,又过数日

  今日倒不是啥特别的日子,就是今天是宁国府贾蓉出殡的日子。

  贾蓉在停灵三七二十一日后,今日终于要出殡了。

  有人说才二十一天就出殡,原著中秦可卿可是七七四十九才出殡。

  以贾珍对贾蓉的态度二十一天就不错,还真以为他是秦可卿呢?

  没看贾瑞七天就出殡了吗?

  所以对贾珍来说这已经算是厚葬了!

  这二十一日里,请了一百零八位僧人家贾蓉念经超度,又有九十九位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在灵前十众高僧,五十众道士,开坛按七作法事。

  那贾敬闻得长孙死了,因自为早晚就要飞升,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红尘,将前功尽弃!因此并不在意,只凭贾珍料理。

  期间宁国府的尤氏病倒,贾珍无奈只能请了王熙凤来协理宁国府。

  贾瑞就在这期间去调戏的王熙凤。

  王熙凤因此并不是让贾蓉,贾蔷去收拾的贾瑞,当然贾蓉现在也办不了这事了?

  而贾蔷薇也很忙,帮忙料理贾蓉的葬礼呢!

  贾蓉一死,宁国府香火断绝,如果贾珍再生不出一个子嗣来,那这个贾蔷是最有可能继承宁国府爵位的。

  贾蔷是贾敬的嫡次子贾珍一母同胞弟弟的儿子,不过从小父母双亡,一直都是贾珍养着。

  贾珍对这个侄子非常的好,甚至比贾蓉都好,让很多人觉得贾蔷才是贾珍的儿子。

  事实上这个贾蔷还真是贾珍的儿子,当时贾蔷父亲娶妻,贾珍就一眼看中这个弟媳妇,于是在新婚夜贾珍故意灌醉自己弟弟,然后就代替自己弟弟入的洞房。

  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贾蔷父亲身死,他母亲也因难产而亡。

  所以这次贾蓉身死,作为父亲的贾珍其实并没有多少悲伤,大不了他让贾蔷过继过来就是。

  贾蔷虽然不知道自己其实是贾珍的亲生儿子,但他知道自己是最有可能继承爵位的人,所以做起事来也是十分的卖力。

  所以贾蔷现在可是没啥心思去替王熙凤办事,于是王熙凤就让她的配房旺儿去办了这事。

  于是才有了贾瑞死,郭煜得到风月宝鉴的事。

  说回贾蓉的葬礼,由于贾蓉没有子嗣,于是就有贾蔷摔丧驾灵。

  送殡时四王八公都派了子嗣前来。

  四王八公是开国时跟随太祖打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的几个家族,分别有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合称“八公”。

  “四王”是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和北静郡王。

  这四王八公一向都是同气连枝,世代交好,因此都派了嫡系子弟前来送葬。

  另外还有忠靖侯,保龄侯,平原侯,定,襄阳侯,景田侯,也都派人前来

  余者韩奇,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

  堂客算来亦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小轿,连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十乘。

  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

  另外这次北静郡王亲自前来,并与贾宝玉与结识,之后贾宝玉则是经常去找北静郡王吃酒。

  宁国府的这些热闹场面郭煜也没有去看,只是用神念看了一下,这排场!也真是够大的,啧啧!

  然后郭煜也就不再理会,再有几天就要殿试了,郭煜也写了几篇文章,然后分别让蔡子澄和林如海看了看,两人对郭煜文章也都很满意,并且也支出了不足之处。

  这几天郭煜也没准备再写文章了,用处已经不大了,也要放松几天。

  这些天宝钗也没再过来,因为订了婚后按理说就不会再见面了,直到结婚当天,不过郭煜用神念经常和宝钗聊天。

  这些天郭煜一直在忙着殿试也没怎么和元弱,凝儿他们相处。

  况且她们需要经常去东山授课也挺忙的。

  这几天好好休息下,就多陪陪她们。

  “晴雯,把那个调料给我拿过来!这个好烤好了,可以吃了!”

  “给!少爷!”

  “煜哥哥,我要吃这个,你帮我把先把这个烤了好不好?”

  “行!你这丫头!看满嘴都是油,去让你元弱姐姐给你擦擦!”

  “嗯嗯!好!”

  几人在干嘛呢?

  自然是吃烧烤了!郭煜看大家今天都在家,于是便就把大家叫在一起吃烧烤。

  小清这丫头是最喜欢吃了,吃的满嘴是油还依然要郭煜给她烤这烤那吃!

  真是个小馋猫!

  ……

  四月五日,今日是殿试的日子。

  殿试就是在皇宫里举行,以往的殿试都在太和殿(鞑靼人入关后改名为太和殿,作者可没能力为改名,这里就不改了)的广场举行,如果遇到阴雨天气也是移至保和殿内举行。

  皇宫上辈子郭煜倒是去过,不过那时只是当做一个旅游景点来看,与现在的气氛自然不同。

  郭煜随着三百进士一同进入好皇宫,来到太和殿前。

  这里已经摆满了三百个案几,郭煜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定,等待着永正帝到来。

  上午九时许,永正帝坐着龙撵来到太和殿,与之同来的还有朝内重要官员,比如六部主事,郭煜没看到林如海,蔡子澄,大概是他们没有资格来这里吧!

  然后焚香祭祀,祭祀完成后就开始分发试卷。

  郭煜拿到试卷后一看题目,果然这题目他熟悉,因为是关于税赋的。

  目前大乾国内看似太平,但是当年抗击鞑靼人是耗空的国库,之后为了弥补朝廷国库的亏空是多次加税,再加上一明朝以来实施的一条鞭法,朝廷的火耗银子是一加再加,百姓早以苦不堪言。

  也亏的这几年并没什么大的天灾,一旦发生一次大范围天灾那肯定会激起民变的。

  郭煜看到这个题目后心里也大致有数了,于是郭煜结合当前的形势对现在的税赋进行的优缺分析,又提了这自己观点。

  至于说要进行提出要摊丁入亩,铸金币等方案他并没有写,为什么?因为这些办法不是没有人想到过,而是如果这些政策出台后就会损害那些官员,乡绅的利益,而这些利益就是朝堂中那些人的利益,所有说你写出来对你会有好处吗?

  下午四点多,殿试结束,郭煜也从皇宫中出来。

  出来后他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来到了林如海的家中,与他说了今日殿试的情形,并把自己的答题思路,林如海听了也没说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