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直播:从死鱼正口开始的跑山人>第361章 哪里不对
  泰山这地方想要爬上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哪怕是经常锻炼的人想要登顶最少也要三个小时,如果是身体素质稍微差一些,那基本上没有五个小时根本不可能上去。

  这还是以中途不休息的情况来算得,哪怕是以他的身体素质,怎么想也需要两个小时。

  这可不是在马路上走,而是爬五岳之首啊!

  看着狐主任那一脸迷茫的表情,张北差点笑出了声。

  “我们主要不是爬山,从边路上去,钻林子里找一找这边的小动物。”

  爬泰山主要的路线有,但那种地方人类活动的痕迹太多,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动物存在。

  只有朝着旁边的林子里钻才有机会找到那些奇奇怪怪的小家伙。

  听到并非是要登顶,狐主任的脸色也算是缓和了一些。

  张北伸了个懒腰,将背包收拾好丢在了沙发上。

  “早点休息,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

  狐主任点了点头,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钻进了一个房间。

  时间就像是王博的快乐,转瞬间消失不见。

  转眼间就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张北和狐主任一早就站在了泰山脚下。

  他们所处的这个位置并非是正常登山的阶梯,而是一处还没进行开发的地方。

  张北抬头看了一眼前方的杂乱无章的灌木丛,飞快的从背包中拿出了直播设备。br>
  调整好了摄像头的位置后,直播间也随之打开。

  扬子鳄天天挨打:【王座!】

  山民:【沙发,还好等了一下!】

  雪鹰告白:【前排,这王座是真吓人啊!】

  张北看了一眼直播间涌入的观众,也开口介绍起了今天的目的地。

  “各位早上好,我们今天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下泰山,顺便找一找这附近的特有生物。”

  简单解释了一句,张北就带着狐主任朝着泰山内走了进去。

  刚刚踏入林子,一道颇具威严的声音就在大脑中响了起来。

  “小北?”

  “嗯,您老人家最近怎么样?”

  “还行,反正每个月力量都能恢复,随便用。”

  老皇帝就这点是真的离谱,别管怎么玩,反正只要过一段时间自然就能恢复成巅峰,不知道让多少山神羡慕。

  张北默默将背包中的石头丢到了一个角落,山神聊天群顿时加入了一位新成员。

  老白:【小皇帝最近过的怎么样?】

  御姐:【呦,臭石头也来了啊!】

  老道士:【老不死的力量还是那样?】

  ……看書溂

  随着一句接着一句的声音响起,张北也将注意力放在了直播上。

  老皇帝不用他操心信仰的问题,还不如好好做直播,积累粉丝等着给老白呢。

  看了一眼一旁闲着没什么事的狐主任,张北将收音设备递了上去。

  “别愣着了,科普啊!”

  可能是这段时间去非洲的原因,让狐主任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看到张北递来的收银设备带着些许迷茫的接了过来,大脑中已经将泰山的信息整理了出来。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

  “在我国古代,泰山被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

  “更是有着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自秦始皇起至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有关这里的风景我就不过多的叙述了,如果有感兴趣的可以来这里旅游一次,亲眼看看这里的景色。”

  听着狐主任的科普,张北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浮现了出来。

  不得不说工具人回来了之后,这种科普向的事情是真的轻松了许多。

  结束了有关泰山的科普,张北也将摄像头对准了眼前的植物上。

  “这个,应该认识吧?”

  狐主任抬起头看了一眼,随后点了点头,给直播间的观众介绍了起来。

  “这种看起来像是灌木一样的植物叫做泰山柳,是杨柳科,柳属植物。”

  “分布于泰山、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生于海拔1400米以上的阴坡沟谷及灌丛中。”

  “泰山柳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对于生态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只是随着近些年的人类活动和生物入侵,让泰山柳的生长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

  “在2013年泰山柳就已经被列入了近危保护植物。”

  狐主任在努力的科普,张北的目光却放在了不远处的一只鸟上。

  仔细观察了许久,张北这才确定了这家伙的名字。

  “狐主任,四声杜鹃认识不?”

  听到张北的声音,还在介绍着泰山柳的藏狐目光也定格在了树上休息的这只鸟身上。

  “这小家伙现在可不多见了啊!”

  “你知道那就你来科普吧。”

  张北伸了个懒腰,朝着树上的小家伙挥了挥手。

  看着歪头打量自己的小东西,张北也加快了脚步凑了上去。

  狐主任看着张北的背影总感觉有哪里不对,但偏偏又说不上来。

  看了一眼直播间内的弹幕,这才开口介绍了起来。

  “四声杜鹃是少见的是中型鸟类,是杜鹃科,杜鹃亚科,杜鹃属的动物。”

  “常隐栖树林间,平时不易见到,叫声格外洪亮,四声一度。”

  “广泛分布于东南亚,远达俄罗斯远东,东到日本,南达印度、缅甸、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大巽它群岛。”

  “虽然分部广泛,但四声杜鹃在我国境内数量还是较少,不过因为世界范围分部足够,在我国只是属于三有动物。”

  “别看不是重要的保护动物,但四声杜鹃的历史非常悠久。”

  “古人将四声杜鹃的叫声拟为不如归去,用来表达游子的思归之情。”

  “于是四声杜鹃又有了思归鸟、催归、子规的称谓。”

  “梅尧臣在《杜鹃》诗中写道,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明代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记述“布谷布谷因重叠其声,人骤闻之音相近而疑似。”

  “这都是用来描述四声杜鹃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