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第10章 荀攸出谋,毒士来访
  一直到了天黑时分,吕布才再次来到荀攸所居的厢房,同时带来的,还有一些酒菜。

  菜不是很多,就两盘羊肉和几碟小菜。

  酒也不是很多,一人一壶,自斟自饮。

  荀攸没有先动筷子,而是恭敬地行了一礼道:“荀某在大牢里蹲了大半年,并不清楚这段时间外界发生的事情。刚才问到曹将军,知道将军劫王允义女,射其府灯等诸多之事,方才相信将军诛董之心是真。之前有所冒犯,还请海涵。”

  吕布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

  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上一杯,喝了一口,又夹了一块羊肉在嘴里嚼着。

  过了片刻,才问道:“汝是如何输给贾文和的?”

  “输给他?”

  荀攸苦笑一声:“荀某怎么会输给贾诩?都怪那何颙年老不修,新娶美貌小妾与家奴私通。被发现后家奴含恨告发。才致功败垂成。”

  “输了就是输了。”

  吕布并不买他的账,一点都不给他面子:“结果比过程重要很多。不尽人意的结果只能说明谋划出现了失误。找一些猪一样队友参与其中,还拖延数月隐而不发,不出差错才怪。”

  荀攸闻言,没有马上说话。

  喝了几口酒,也吃了几块羊肉,才又缓缓地说道:“将军所言,确实有理。荀某当日也曾苦劝郑泰、何颙,让他们尽快起事不要拖延。

  但两人瞻前顾后,太过忧心将来之事,总想着杀死董卓之后的天下局势。以至迁延日久,致有此误。”

  “也真是愚蠢!”

  吕布冷哼一声,一本正经地说道:“将来之事,变数太多,谁又能掌控得了?谋划布局是没错的,但不宜太细,更毋须太多担忧。

  越是谋划得细致问题越多!

  与其过多担忧,还不如先将董卓除掉,再见机行事,顺势利导。成则将西凉军一举瓦解。若是败了的话……干脆退到函谷关以东,让西凉军自己在关中内耗。

  只要董卓不在,西凉军群龙无首,必然会彼此攻伐,互相削弱。诚如是,不出一年,西凉军之祸乱可平矣。”

  此言一出,荀攸终于坐直了身子,有些异样地看着吕布……这还是自己印象中的那个一介武夫吗?

  智慧而又果决,此乃枭雄之言!

  若是郑泰等人有这吕布一半的魄力,十个董卓也被诛杀了,何至于落得如此败亡的下场!

  不过,旋即,荀攸又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长叹一声道:“以前只当将军是鲁莽之人,没想到却还有几分见识。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将军现在想要诛董,恐怕并不容易,稍有不慎,便会步了郑泰何颙诛董失败的后尘。恕荀某直言,将军虽有几分见识,与贾诩和李儒相比,却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话还是有点带刺,不是很给吕布面子。

  不过,吕布却知道,荀攸说的是真话。

  所以,吕布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满意地笑了笑,示意荀攸接着说下去。

  荀攸小喝了一口,又接着说道:“据刚才曹性将军所说,董卓已经迁居郿坞,奏折公文都在郿坞处理,等于是另立朝廷了。如此一来,恐怕不会轻易出现在长安。

  董卓不来长安,将军就没有机会动手,时间拖得久了,难保不出纰漏。那李儒和贾诩可非善类啊,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让他们抓到一点把柄,便会抽丝剥茧,让对手无可遁形。”

  这就是问题!

  实际上,刚才王允也是为此事而来。与吕布在一起讨论了很久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

  而吕布此时好酒好菜招待这个荀攸,也是想看看荀攸有没有什么好的计策。如今见荀攸也看出了问题,便虚心请教道:“先生可有应对之策?”

  荀攸想了一下道:“此事也不是很难,只需天子配合,装病半月即可。半月之后,百官为天子祈福,董卓必来,届时,便可乘机图之。”

  “好计谋!”

  吕布忍不住赞叹起来。

  这就是谋士的作用!

  别人绞尽脑汁,想了几天也苦无良策,对他来说,便如信手拈来一般。

  ……

  计谋就暂时这样定下来。

  从筹谋让天子“生病”,到将董卓骗来上朝,这前前后后的时间加起来,估计还有二十天左右。

  这二十天非常关键。

  董卓的西凉探子无孔不入,贾诩和李儒都是顶尖的智谋之士。

  所以,保密的工作非常重要。

  为了保密,吕布再三叮嘱王允,不到最后一天,不可以将计划告诉黄婉、士孙瑞、杨瓒、种辑、吴硕等人。

  也就是说,知道这个计划的,现在只有吕布自己和荀攸、王允三人。

  而且,荀攸一直像猪一样被关着,就连王允也不知道他的存在,吕布也不用担心会从荀攸这里泄密。

  当然,还有个天子刘协。

  不过,天子刘协并不知道具体的计划,只是王允偷偷跟刘协说了四个字……“装病半月”。

  让最少的人知道计划,便是吕布用来对付贾诩和李儒的方法。

  ……

  计划是有了,但吕布觉得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因为,诛董之事一旦触发,接下来便是争夺天下。

  何去何从,所思所想。

  每一个抉策,都是关乎天下苍生和自己的身家性命!

  吕布一个人在书房中枯坐良久,殚精竭虑,想了很多。

  首先是人才问题。

  身为主帅,自然不能总是自己去逞匹夫之勇。纵然天下无敌,冲锋陷阵这种事也只能偶尔为之,不能总是由自己亲自去做。

  偶尔为之,用自己的勇武激励士气尚可。若一直这样,那就只能算是一只莽夫。

  常言道:“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备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战场上刀枪无眼,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不留神就死于乱箭乱刀之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还得找些猛将、良将来做自己的鹰犬爪牙。

  ……

  除此之外,比猛将和良将更重要的是谋士!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文王因姜尚而有周朝八百年天下;齐桓公因有管仲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霸主;刘邦因张良、陈平而兴大汉。

  谋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汉末的谋士全是出身世家。

  通常情况下,出身世家的谋士,是很难看得上自己这种草根出身的“匹夫”的。刚才荀攸的态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在原本的历史上,吕布几乎是没有得到过谋士的真正拥护。

  陈珪、陈登父子把吕布玩得团团转,就连是陈宫,也不是真心想要帮助吕布,纯属互相利用而已。

  ……

  正想着一大堆事情,有亲兵来报:“太尉掾、贾校尉求见。”

  “毒士贾诩!”

  吕布心中一惊,此时,贾诩在董卓手下的名义上的官职,正是……太尉掾、讨虏校尉。

  这个时候来访,恐怕其意非善!

  ……

  吕布愣了片刻,眼珠转了转。

  然后,对守在门外侍候的几名小丫环叫道:“媚儿、黛儿、雯儿,你们过来……在本将的脸上亲几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