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第84章 周瑜进谏言,慈者不掌兵
  宛陵,也就是后世的安徽省宣城市,东临苏浙,地近沪杭,为安徽之东南门户。风景宜人、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是丹阳郡仅次于秣陵的重要城池。

  孙策一路败退到宛陵,清点人马,仅剩七千余人,加上宛陵原本的守军,也才一万多人。

  此番出战,连遭大败!

  先是水师战败,所有的战船尽皆付之一炬,接下来更是连秣陵城都丢了。前后总共损失的兵力达到了两万余人。

  还损失了叔父孙静,伤了老将韩当,可谓是大败亏输。

  初为人主,便遭此大败,实在让孙策有些难以承受。

  在将军中事务交给程普和吴景打理之后,孙策就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哭得稀里哗啦。

  “天杀的吕彪子,吾恨你,吾恨你……呜呜……”

  正当孙策快要哭昏过去的时候,有人在外面敲门:“伯符兄,尿完了没有?”

  孙策一听,正想发火。

  但是,突然记起这是周瑜的声音!

  赶紧推开茅厕门一看,站在前面的果然是周瑜。心中大喜,赶紧拉着周瑜的手问道:“公瑾,此行如何,那许贡是否答应出兵相助?”看書喇

  许贡出兵?

  没错,周瑜正是前往吴郡劝说吴郡太守许贡相助,才错过了这场大战。后来听说吕布已开始进攻秣陵,才星夜往回赶,没想到却还是迟了。

  等周瑜赶到半路上时,便听到了孙策在秣陵大败,退往宛陵的消息。这才又连夜赶来宛陵与孙策相见。

  如今见孙策问起许贡之事,周瑜却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略带不满地问道:“主公可知为何败得如此之快且又如此之惨?”

  孙策道:“实因那吕贼狡猾,且兵锋甚利,致有此败。”

  “主公谬矣!”

  周瑜很严肃地说道:“实因主公用兵,不够狠辣,颇似妇人之仁!”

  “此话怎讲?”

  孙策并没有生气,只是有些诧异。

  周瑜见状,叹了口气,又问道:“主公可知吕布的弱点?”

  “还请公瑾明言。”孙策诚恳地说道。

  “客地作战!”

  周瑜一字一顿地说道:“吕布是客地作战,不容易得到江东百姓的拥护,至少到目前为止还得不到江东百姓的拥护。他从北方带过来的兵,死一个就少一个。

  而对主公您来说,丹阳本是吴太守(吴景)牧守之地,老主公和主公您在江东也是威望素著,得百姓拥戴,这是本作战!

  本土作战,兵力就可以很快得到补充的。如果是属下用兵,一定会跟吕布拼消耗。”

  “拼消耗?”

  孙策不傻,也立即明白了自己的失误,忍不住长叹一声道:“确如公瑾所言。看来本将确实是有些心慈手软,不够狠辣了。”看書溂

  顿了一下,又道:“现在想起来,牛诸矶一战,水战之败不可避免,但却不该放弃岸墙而退守秣陵。而应该利用岸墙给予吕布军队大量杀伤。

  虽然,最后岸墙肯定还是守不住,而且吾军伤亡也会不小,但正如公瑾所说,吕布的兵死一个就少一个。而我军却有整个丹阳在手,随时可以从各县征召郡兵和青壮补充。

  之后的秣陵之战也是同理。如果我军干脆出城死战,纵然死伤过半,最后难免大败,也会给吕布的军队造成大量的杀伤。

  若是那样的话,最后就会变成吕布兵力不足且难以补充,而我军却可以快速补充损失,利用绝对优势的兵力将吕布击败。”

  说到这里,孙策忍不住捶胸顿足,后悔莫及。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慈不掌兵!

  如果真按周瑜这样说,那么,这一战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

  可以说,这一战吕布虽然赢了,但却是赢得侥幸,因为吕布遇到的是才不到十八岁的孙策。

  若是周瑜在场,又或者吕布遇到的是数年后的孙策,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名将都有其成长的过程。

  经此一败,孙策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从此也更加老辣狠厉。

  ……

  见孙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周瑜才又接着说道:“主公不必妄自菲薄,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尔,吃一堑,长一智,此番受挫,未偿不是好事。况且……”

  “况且如何?”孙策赶紧问道。

  周瑜笑了笑,开口说道:“属下此番前往吴郡,幸不辱命。”

  孙策闻言,赶紧又问道:“公瑾是说……吴郡太守许贡,愿意出兵?”

  “没错!”

  周瑜点了点头道:“属下见到许贡之后,先是送上厚礼,再陈说袁术和吕布的野心,刻意夸大袁术和吕布的威胁,同时,也让许贡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那吴郡太守许贡,本就是个不安心的人,虽没什么本事,心里想的却是独霸一方。听了小弟的一番劝说之后,也觉得只有与主公联合,才能抵挡住来自袁术和吕布的势力东扩。如今已在调兵遣将,用不了多久就会领兵两万前来宛陵相助。”

  “太好了!”

  孙策闻言大喜。

  因为,现在自己手上还有一万人马,如果再从各县抽调人马过来,至少可以在短期内便将军队扩充到两万人。

  再加上许贡的两万人马,兵力将达到四万以上。

  而吕布,之前两场大战虽然尽皆获胜,却也总有些伤亡,估计此时可用兵力最多在一万七千左右。

  虽然吕布也抓获了不少俘虏,但那些俘虏都是江东本地人,要这么快归顺吕布,几乎是绝无可能。

  如此一来,自己与许贡联合之后的兵力,将是吕布的两倍以上,完全可以发起一场反攻,将失去的秣陵夺回!

  想到这里,孙策的精神又振作起来了。

  在厕所里洗了把脸,便要拉了周瑜走向衙门议事厅,意欲召集诸将,共商反攻秣陵,讨伐吕布之策。

  不过,周瑜却又拉住了孙策,低声对孙策道:“主公别急,那吴郡本是主公家乡,主公岂无意乎。”

  孙策心中一动,赶紧问道:“公瑾此言何意?”

  周瑜笑道:“属下有一策,名叫“鸠占鹊巢”。早晚让吴郡也归主公所有,只是需先借丹阳太守的印绶一用。”

  “这有何难。”

  孙策知道周瑜必有妙计,便又道:“不知公瑾要用印绶何用?”

  “抛砖引玉尔。”

  周瑜大声笑道:“夫欲取之,必先予之。今日送出一个太守印绶,他日便有两个归于主公囊中,主公何乐而不为之?”

  “善!”

  孙策大喜,遂传令吴景取丹阳太守印绶,交与周瑜行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