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第116章 公瑾好算盘
  众人都觉得周瑜的计谋是条好计,唯有太史慈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怎奈人微言轻,只好暗自着急。

  与原本的那一个时空一样,太史慈刚投效刘繇时,并没有得到刘繇的重视。

  甚至有人劝刘繇任用太史慈为大将时,刘繇却说:“我若用子义,许子将必会笑我不识用人”。

  刘繇信任太史慈不假。

  但却并不认为太史慈有统军之才,而只是把他当成是一名厉害的打手,如此而已。

  无奈之下,太史慈又只好退而求其次,向刘繇提议道:“荆州刘表乃主公同族,与主公互为同盟。而刘表手下的江夏太守黄祖,拥兵数万于江夏西陵。江夏西陵离柴桑不远,顺江而下一日可至。

  若能说动刘表让黄祖出兵柴桑相助,则孙策将军就不必带兵三万去攻柴桑,这样也可以多留一些人马在南昌。”

  这无疑也是很好的建议。

  既拉了刘表这个外援,又可乘机减少孙策手上掌控的兵力。不过,这对刘繇来说是好事,但对孙策和周瑜来说,却是坏事。

  孙策闻言大急。

  而周瑜有急智,听了太史慈的话后,眼珠一转,不待刘繇发言,便连忙大叫:“不妥!”

  一边大叫不妥,一边向孙策使眼色。

  两人是多年好友,心意相通。

  一见周瑜暗示,孙策便立即明白了周瑜的意思。然后便站起身来,非常气愤地说道:“黄祖于孙某,有杀父之仇。吾若见之,必取其首以祭先父在天之灵!”

  这种矛盾就无法调和了。

  虽然有流言说孙坚是袁术派人射杀的,但毕竟只是流言。而孙策认定黄祖是杀父仇人,那就跟黄祖无法合作了。

  刘繇傻睁着双眼,不知如何是好。

  本来是认可太史慈的建议的,但如果孙策为此怄气,那就得不偿失了。毕竟,在刘繇看来,冒着得罪孙策的风险而引来黄祖相助,是绝对不可以的。

  太史慈眼见周瑜与孙策眉来眼去,更是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如今见刘繇唯唯诺诺不敢决断,心中也是有气。

  便怒视了孙策一眼,大声说道:“坊间早有传言,砚山之中的弓弩手并非黄祖所派,伏杀孙老将军者另有其人。况如今大敌当前,岂可因私怨而不顾大局?尝闻孙伯符明辨是非、急公好义,今日方知什么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话带着浓浓的讽刺意味,孙策又如何受得了。

  登时就是怒火冲天,右手戟指太史慈道:“坊间传言岂足为信,先父为何仙逝吾自知之,岂容尔等匹夫咂舌!汝太史子义一介军侯,职在护卫州牧安危,军谋大事汝懂个屁,再敢叽叽歪歪,休怪本将言之不豫!”

  “贼子休要辱吾太甚!”

  太史慈气得哇哇大叫。

  怒火中烧,便开始满嘴放炮:“某家虽是一介军侯,却也知公私分明。汝父私藏玉玺,还立下“死于乱箭之下”的毒誓,欺天之罪,自遭天罚而得应验。

  故,诛汝父者,非黄祖,亦非他人,乃上天降祸也。如今汝父已遭报应,而汝等却仍不曾有丝毫悔悟,依旧要为祸天下一意孤行,他日必遭天遣,而至灭族之罪。”

  这几句话,无异于几发“大炮”。

  孙策再怂也是忍耐不住,何况孙策从来就不是肯认怂的人。遂拔出刀来,斜指太史慈道:“贼子好胆,今日吾若不杀汝,先父在天之灵亦不饶吾。”

  太史慈也拔出背上手戟,指着孙策道:“无耻小人,休道某家怕汝!”

  眼见这俩货就要在堂上相斗,众人纷纷上前相劝,死死抱住二人。而刘繇,毕竟是这里的老大。

  使劲一拍桌子,大声吼道:“荒唐!都是统军大将,强敌当前而自乱,成何体统。再敢恶言相向,休怪军法无情。”

  孙策和太史慈见刘繇发火,也不好再争,皆伏地向刘繇请罪。

  刘繇挥了挥手,让两人起身,然后才又温言相劝道:“都是性情中人,些许口舌之争,便到此为止不可再提。”

  顿了一下,又道:“刘表远在襄阳,黄祖恐不能做主,这事不提也罢。”

  好一个“远在襄阳”。

  江夏与襄阳之间仅隔着六百多里(约320公里),若用六百里加急一日可至。很明显这是刘繇对孙策作出了让步。

  孙策领命而去。

  太史慈也没再说什么,只是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依旧站在刘繇身后充当护卫。

  不过,两人眼中的恨意,却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这是王勃写在《藤王阁序》里面,名传千古的佳句。那么,有谁知道“彭蠡之滨”是哪里?br>
  就是现在的鄱阳湖。

  在汉朝时,其实还没有鄱阳湖,只有彭蠡泽。一直到隋朝时,湖水逼近鄱阳山,才改名为鄱阳湖。

  吕布的战船离开柴桑(今江西九江市)后,沿彭蠡泽南下,路上畅通无阻,没有任何敌船前来拦截。看書喇

  快到赣江与彭蠡泽的入湖口时,前出的斥侯船回来禀报:“在入湖口处,依旧没有任何敌船前来迎战。甚至,连敌军的巡哨船都没见到一只。”

  这又是怎么回事?

  吕布觉得有些意外。

  赣江从西南流向东北,经南昌城外,最后注入彭蠡泽(鄱阳湖)。按理说,刘繇和朱皓是有水师的,而且,若要拦截吕布的船队,最佳的地点便是入湖口的大坝区。

  这个大坝区不是人工修的大坝,而是由赣江冲积而成的一块地域。对于水战来说,此地利守而不利攻。而且,过了入湖口之后不到三十里便是南昌城。也就是说,大坝区其实是相当于是南昌城外围的第一道防线。

  但是,刘繇为何却不安排水师在这里防守呢?

  难道……刘繇就选择这样躺平了?

  吕布很是纳闷。

  再转头看向贾诩,贾诩也是一脸凝重。按原计划,应该会在这里发生一场大战,通过这场大战再次消耗刘繇的兵力。然后,将被削弱之后的刘繇和孙策围在南昌,再从丹阳运送第二批军队过来助战。

  再然后,就是仿照原本历史上曹操困死吕布的办法,将南昌困死,周边的县城全部收服,使南昌成为一座孤城。进而逼降刘繇,不降的话就将他困在里面,久守必失,耗到城破为止。

  但是,现在船队一路驶来畅通无阻,就连离南昌城没多远的赣江入湖口,也没有敌军前来迎战,这就有些不可理喻了。

  贾诩沉思良久,才对吕布道:“或许,咱们现在不必去南昌了。”

  “不去南昌,那该去哪里。”吕布问道。

  贾诩走到地图边,手指沿南昌往北划动,在海昏县(今江西永修县)顿了一下,又继续往北,最后停在历陵(今江西省德安县)。

  沉思良久,才对吕布道:“咱们得用最快的速度赶往历陵,在历陵截住刘繇的主力,若让他的主力跑去柴桑,战场形势对吾军极为不利。”

  吕布大致猜到了贾诩的想法。

  没有丝毫的迟疑,立即下令船队掉头向北。

  连夜赶往离历陵不远的博阳河入湖口处,并在入湖口处率军登岸,然后连夜潜行前往历陵(江西省德安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