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第129章 施政教为先
  不过,在这件事上,吕布却有些犹豫了。

  在此之前,吕布已经从王朗手下挖走虞翻去担任豫章太守了,若是再拿掉王朗的太守职位,在外人看来,就有点过分了。

  有些过河拆桥之嫌。

  而且,吃相如此难看,今后谁还敢投效自己?

  略一沉吟,便摇了摇头道:“不妥,王景兴(王朗字景兴)主动投效,使百姓免遭战乱之殃,功在社稷,该当表彰才是。可着人去马鞍山铁场,多取一些铁制农具送与王景兴,助其耕种垦荒,发展地方。”

  话音未落,却见刚才一直在闭目养神的贾诩睁开了眼睁,对吕布施了一礼道:“主公英明,不过,依属下看,会稽山越众多,且经常下山劫掠汉民。王朗手下的兵力略有不足,可让樊能、张英领本部人马相助王朗。”看書溂

  樊能、张英两人都是豫章新降之将。

  还让他们统领本部人马去相助王朗?

  这姓贾的毒士,莫非是有什么阴谋?

  吕布略有不解,但很快又是眼睛一亮,大声说道:“文和言之有理,正该如此安排。可速传令给樊能和张英,让他们带本部八千人马前往会稽,听候会稽太守王朗的调遣。”

  贾诩见吕布这么快反应过来,便会心一笑,说了声“主公英明”,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张昭本想再劝,但见吕布心意已决,也只好作罢。

  随后又道:“如今主公拥东南四郡之地,然,四郡皆是初定,地方吏治混乱,急需整顿吏治,却又缺少可以替换的贤才。属下建议主公谕令各县,广开察举,以补官员之不足。”

  张昭这段话,也确实是指出了当前江东的当务之急。

  首先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吕布新收四郡,肯定是要对官员们重新考核评估的,这其中会剔除一些不称职的官吏。然后就是一些与孙氏和孙氏旧部关系密切的官员,也是必须剔除的。

  古代的官场,与几千年后没什么两样,都是拉帮结派的。

  也与黑社会一样,都是利益团伙。大官是大团伙,小官是小团伙。要惩治这些官员,也从来都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清算一个县令,便会牵扯到几十甚至几百人。

  如此一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替补人员的不足。从而导致现在很多官员都是身兼多职。

  有些兼职是好的。

  比如说读者朋友们熟悉的美女兼职援助交际之类的。但有些兼职却并不好,比如说出纳兼职会计等等。

  这也是张昭在施政中遇到的大问题。

  不过,对张昭提出的“广开察举”,吕布却有些不喜欢。

  “察举”,也就是汉代选拔官员的“察举征辟制”,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官员和世家们互相推荐自己的子弟为官。期间没有考核,也没有选官的专职官员。

  这种选官制度,发展到东汉末年时,已经完全变成了私相授受的交易,乃至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怪现象。

  那么,实行科举取士呢?

  现在条件还远不成熟。

  略一沉吟,吕布便笑了笑,对张昭说道:“察举之道,也可实行,但要严格把关。最好是成立一个选官部门……就称之为选官司吧,让受举荐者接受统一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为官。”

  这种做法,也就不再是单纯的察举了,而是介于“察举”和“科举”之间了。

  张昭自然能看出吕布这样做的好处,便应了一声道:“主公此法甚好,属下会尽快安排。”

  吕布待张昭答应之后,又道:“察举之法,纵然是成立专门的“选官司”,仍有不少弊端,自古以来,大贤在野,很难为人所知。昔有……姜太公一介钓叟,若非偶然遇上文王,谁知其贤?管仲奢靡,若无桓公识才,何来九匡天下?

  更有那汉初陈平,私通其嫂,本是德行有亏,若不是遇上高祖,恐怕也会一生籍籍无名。”

  这段话,说得众人尽皆点头。

  而张昭则问道:“主公有何法,可使在野贤才尽为所用?”

  吕布道:“吾欲在秣陵开招贤馆一间,广纳天下人才。”

  说罢,便提起笔来,在一张白帛上奋笔疾书。少顷,一副《招贤令》便已书成。

  众人视之,但见上面写的是:“自古受命及中兴之主者,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者也,曾不出闾巷,岂能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鼎定之日,此特求贤之急时也。看書喇

  孟公绰之为赵、魏老则优,然,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者,则齐桓公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就是盗版曹操的《招贤令》。

  不过,曹操是要等到赤壁之战后,感怀郭嘉之死,才发《招贤令》的,吕布先拿来用了,版权也就是吕布的了。

  曹操要敢再用,那就是侵权了。

  张昭、荀攸等人闻得吕布之言,尽皆赞叹不已。

  接下来,吕布由蔡琰办女子私塾而想起了办学之事,便索性又开口说道:“圣人曰:有教无类。本将欲拨下巨资,在江东各郡县内广办学堂,不论贵贱贤愚,悉以教之,尔等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应和。

  兴办教育,可以提高声望,也可以培训有用的人才。荆州牧刘表就是这么干的。

  所以,大家也都没有反对。

  而最积极者莫过于蔡邕了。

  听了吕布的话,蔡邕赶紧走到中间,对吕布施了一礼道:“教化百姓,兴贤育才,此为政之先也。主公此举,甚合圣人之道。只是不知主公将在江东办几座学院,规模如何?”

  吕布笑了笑,缓缓地说道:“乡办乡学,县办县学,郡办郡学。再在秣陵城中办一所江东书院为最高学府。无论贫富贵贱,只要通过考核者,皆可入学。

  学费方面,对于贫困学生,可以适当减免,并设立助学金。而对于学业优秀者,给予免学费和丰厚的奖学金。”

  顿了一下,又加重了语气道:“圣人云:学以致用。故,除乡学以识字明理为主外,县学以上学院所授之课程,不能只教经义,当包罗万象,凡是在“仕、民、工、商”中有用之学识,皆可罗列科目,分类教之。

  大致可分经义、民政、军事、工技、医技、天文、地理等科目。可在全国范围内,高薪聘请各科教师。这些学院毕业的学子,将是未来选官选才的后备。”

  此言一出,堂上所有的官员尽皆目瞪口呆。

  闻所未闻。

  这是要将教育办到疯狂的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