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第202章 陈宫夺广陵,高顺败夏侯
  当夏侯渊赶到前线战场时,孔秀的军队已经溃败。不过,杨奉并没有对溃败的曹军进行追杀,而是排着整齐的队列结阵而进。

  此时,广陵城中的雷薄也知道有军来援,并且在城头擂响战鼓。

  夏侯渊担心被前后夹击,不敢贸然进攻,只好收拢溃兵,徐徐退回军营结阵。

  整顿溃兵之后再战,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否则,杨奉的军队步步紧逼,城内雷薄的五万大军,再趁夏侯渊与杨奉交战时从背后杀出,夏侯渊必遭大败。

  见到夏侯渊收兵,杨奉的军队也没有主动求战,而是直趋广陵城外。

  雷薄不疑有它,大开城门迎杨奉入城。

  ……

  进城之后,雷薄才问杨奉道:“听说杨将军在逡遒兵败于吕布,怎么又出现在了广陵。”

  杨奉闻言,只是放声大笑,却没有说话。

  雷薄很是诧异。

  此时,杨奉身边的陈宫才开口反问道:“依雷将军看来,杨将军的军队像是打了败仗的残兵吗?”

  “这个……倒是不像。”雷薄犹豫着说道。

  “不是不像。”

  陈宫道:“是根本就没打败仗。若是真打了败仗,又怎么能保留这么多成建制的军队?又怎么能打败孔秀的五千曹营精兵?又怎么能杀得了夏侯渊手下的悍将孔秀。”

  “那么,这又是何意?”

  雷薄道:“莫非……另何算计?”

  “将军英明!”

  陈宫拍了一下马屁,才又看向杨奉道:“杨将军,是时候让雷将军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杨奉点了点头,指着身后一名身材高大的亲兵,对雷薄道:“这位……就是温侯吕布手下的大将太史慈将军,贼将孔秀,就是死于太史将军箭下。”

  “啊!”

  雷薄大吃一惊,连退数步,拔刀在手,厉声道:“尔等背叛陛下……投靠了吕布?!”

  此言一出,雷薄身后的亲兵和部将们也都拔刀在手。

  气氛变得非常紧张。

  杨奉身后的韩暹、胡才、李乐等人,亦皆拔刀在手,严加戒备。

  剑拔弩张,一场厮杀似乎一触即发。

  不过,杨奉却朝韩暹等人摆了摆手,让他们把兵器放下,然后,又转向陈宫,对陈宫道:“还是先生跟他们说吧。”

  陈宫闻言,便走到前面,对雷薄施了一礼道:“陈某想问雷将军三个问题,其一,温侯大军横扫九江数县,可曾大开杀戮?”

  “这倒是没有。”雷薄道:“各县都几乎是兵不血刃,何谈杀戮。”

  陈宫点了点头,又问:“温侯兵逼逡遒,而徐晃更是兵逼离寿春仅三十余里的成德。但后来,为何温侯又将徐晃召回逡遒,然后在逡遒按兵不动?”

  “这事……确实有些古怪。”雷薄道:“莫非另有玄机?”

  陈宫没有回答,而是直接问第三个问题:“寿春局势如此严峻,雷将军可曾收到陛下的勤王诏书?”

  “未曾!”

  雷薄心中一动,终于“明白”了陈宫提出的三个问题是意有所指,遂惊讶地说道:“先生是说……温侯并非真的与陛下为敌,而是……骗曹操的?”

  “雷将军真聪明。”

  陈宫闻言放声大笑,笑罢之后,又道:“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陛下与温侯早有沟通,目的就是为了迷惑夏侯渊。让夏侯渊以为陛下在与温侯交战而掉以轻心,然后温侯再暗中出兵相助,打夏侯渊一个措手不及,为陛下稳着徐州战线。”

  雷薄闻言,已是信了八分。

  不过,仍有些疑虑,因为这一切都只是陈宫口头说的。

  口说无凭!

  自己身为袁术的统兵大将,袁术与吕布的谋划……最初为了保密或许不会让自己知道,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袁术总得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指示吧。

  想到这里,便又问道:“可有陛下诏谕?”

  陈宫笑了笑,从袖子里拿出一张蜀锦来。那蜀锦上就一句话:“杨奉、陈宫所言属实,望勿见疑。”

  而在蜀锦的下端,盖着的印章,正是……传国玉玺!

  雷薄见了这封盖有传国玉玺的书信,才终于大为放心。

  ……

  这就是陈宫聪明的地方。

  因为这并不是圣旨,只是一封盖了传国玉玺的蜀锦,这样盖了印的蜀锦,吕布还有很多,都是在将传国玉玺送给袁术之前盖的。

  但是,如果仅凭一封盖了传国玺的书信,并不足以让雷薄完全相信。因为雷薄也有可能会想到,印章是吕布在将传国玉玺交给袁术之前盖的。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伪造圣旨呢?

  圣旨不是那么好伪造的。

  因为圣旨用的都是有专用“防伪”图案的蜀锦,就算吕布弄到了圣旨专用的蜀锦,也没法再将传国玉玺的印盖上去。

  所以,单凭这封袁术的“书信”是不能完全取信于雷薄的。

  正因为如此,狡猾的陈宫才首先抛出三个问题,让雷薄在心理上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这才最后拿出袁术的“书信”,彻底打消雷薄的疑虑。

  因为,书信不是圣旨。

  书信也可以是……早在事发之前,就先给了的。

  这就是贾诩、荀攸和陈宫三人讨论好的欺诈方案。

  ……

  见到雷薄已经完全相信了自己的忽悠,陈宫觉得……也应该让雷薄去死了。

  于是,便又眼珠一转。

  换成一种比较严肃的语气,低声说道:“广陵战事不利,一败再败,丧师失地,陛下已经颇有微词。

  如今,雷将军麾下兵力两倍于夏侯渊,却只是据城而守,恐让陛下失望,何不出城一战,击败夏侯渊,收复广陵全境?”

  “恐不能敌尔。”

  雷薄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道:“吾军人马虽众,却多是新招之军,战力不如曹军啊!”

  “无妨。”

  陈宫笑道:“杨奉将军的八千人马,最初是由白波军的青壮组成,这些年南征北战,都已经是战力强悍的百战之兵了。战力比之曹军只强不弱,刚才城外一战便是明证。

  更有温侯所派的太史慈将军,勇猛无敌,曹军之中无人是其对手。有杨奉将军的精兵和太史将军的勇武,何惧夏侯渊两万多人马?”

  雷薄想了一下,还是不太放心。

  实在是被夏侯渊给打怕了啊!

  陈宫见状,又接着说道:“在南边五十里处,温侯还派了一支“追兵”。军队人数大约五千,主帅是高顺,还带着号称“所攻无所不破”的……陷阵营!”

  雷薄闻言,终于大为放心。

  因为,在孔秀被杨奉和太史慈击败之后,夏侯渊的军队最多也就只有两万三千人左右;而自己一方,扣除伤亡,再加上杨奉的军队,共有军队五万五千多人。

  若是高顺的五千人马和陷阵营再伺机而动,并且在关键时刻切入战场,则必可大败夏侯渊。

  想到这里,雷薄终于雄起。

  猛地拔出刀来将一张胡椅砍翻,大声叫道:“出城列阵,不杀夏侯渊,誓不回城!”

  ……

  谁知,一语成谶!

  雷薄出城之后,就没有再回广陵城。

  倒不是因为打了败仗。

  相反,此战大胜,在高顺的接应下,打得夏侯渊落荒而逃,退往高邮。但是,雷薄在带兵追杀夏侯渊时,中了……流矢。

  雷薄死后,军权尽归杨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