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第208章 欲攻似不攻,情场亦战场
  刘备见刘表渡江毁桥,知道无法追上刘表,也就回军襄阳了。

  当刘备回到襄阳城中时,城内的零星抵抗已经停止,整座大城都已经在邢道荣、魏延等人的控制之下。

  进城之后,便直接往州牧府走去。

  州牧府,也就是之前刘表的镇南将军府。之前是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是“荆州牧府,一块是“镇南将军府”。

  不过,此时的镇南将军府的牌匾已经取下,只剩下“荆州牧府”的牌匾还挂在那里。

  在州牧府的大门外,已经有一大帮人拜伏在厚厚的雪地之上,这些都是来不及跟刘表逃走,或者不愿跟刘表逃走的官员或世家的代表。

  刘备走上前去,扶起最前面的那个身穿儒服之人。

  这个人就是伊籍。

  伊籍虽是刘表的家臣和老乡,但是,早就已经暗中投靠了刘备了。这次刘表能败得这么惨,也是多亏了伊籍“助力”。

  传说中的……“老乡老乡,背后一枪”,就是这种情况。

  很多时候,坏自己大事者,往往就是对自己最了解的人,古往今来,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作为刘表的家臣和老乡,伊籍最清楚刘表的弱点,知道刘表无法成事,所以才暗中投靠了刘备,成为刘备潜伏在刘表身边最重要的奸细,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候左右刘表的思想,配合刘备给予刘表致命之一击。

  扶起尹籍之后,刘备又为伊籍拍了拍身上的雪花。

  显得很是尊重和体贴。

  然后,才开口说道:“伊机伯天下名士,素有仁德之望,更兼精于民治,可为本将之别驾从事。”

  别驾从事,这是相当于州牧的“代理人”。当州牧不在场时,由别驾从事代理州牧行使州牧之权。可谓是位高而权重。

  伊籍闻言,高兴不已。

  在刘表身边时,尹籍虽得刘表信任,却只是担任相当于机要秘书的掾属。现在一跃而成为在官阶上,仅次于州牧的别驾从事。

  背主这种事,果然是风险大,收益也大。

  遂赶紧口称主公,应喏称谢。

  安抚好伊籍之后,刘备又将其它人也一一扶起,善加安抚,然后,一起进入州牧府衙门议事。

  先是简雍汇报战果:战损两千多人,杀敌四千多人,俘虏八千多人,其中约有一半愿意加入刘备的军队。

  再加上邢道荣和鲍隆等人的叛军,刘备在襄阳的兵力达到了四万多人。

  然后,便是伊籍向刘备进言道:“刘表已逃遁江夏,江夏太守黄祖,对刘表极是忠心,不如乘胜攻打江夏,免留后患。”

  刘备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周瑜。

  周瑜见状,却摇了摇头,对刘备道:“现在还不能攻打江夏,若逼之太急,必铸大错。”

  “此话怎讲?”刘备有些诧异地说道。

  “吕布!”

  周瑜脸色凝重地说道:“江夏靠近柴桑,若咱们逼之太急,刘表必率众而投吕布也。”

  顿了一下,又道:“而且,江夏乃是江东进入荆州的门户。若是刘表将江夏献与吕布,则荆州门户大开,吕布便随时可以挥军攻打荆州腹地,于吾军非常不利。”

  伊籍有些不服,就又争辩道:“既然江夏如此重要,那就更应该在吕布反应过来之前夺取江夏,以免遗祸未来。”

  周瑜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耐心地解释道:“周某也知道江夏是荆州的门户,若是能够尽快夺取江夏,对荆州非常有利,但是,要夺取江夏并非易事。

  江夏多山,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有黄祖两万五千人马,再加上刘表带过去的残军,江夏的总兵力就达到了三万余人。除此之外,文聘、黄忠等人俱是良将。

  有这些良将率领三万大军居险而守,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夺取江夏,几乎是不能做到的。而一旦战事拖延,必然会导致刘表投靠吕布。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众人闻言,尽皆脸色凝重。

  此前连战连胜,几乎所有的人……包括刘备在内,心中都有了一种狂傲轻敌之心,认为刘表不过如此,全取荆州指日可待。

  而周瑜的这番话,则犹如给众人浇了一盆冷水。

  让大家又都清醒了过来。

  想到那屡战屡胜,已经据有江东和交州的吕布,大家又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再不复刚才的骄兵之态。

  刘备叹了口气,从主位上走下来,对着周瑜深施一礼道:“公瑾必有妙策,还请不吝赐教。”

  姿态放得很低,让周瑜有些感动。

  不过,周瑜也并没有就此认主。两人有言在先,需要等到刘备全取荆州,周瑜才会认刘备为主。

  周瑜谦恭地还了一礼,才又开口说道:“当用缓兵之计。”

  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以将军当前的兵力,并不足以快速夺取江夏。所以,属下建议先与刘表议和。”

  “议和?”

  刘备略有所思,有些不解地说道:“刘表……他还能相信本将的诚意?”看書喇

  “当然不会。”

  周瑜笑道:“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将军只要让人送回刘表的妻子亲眷,再去信一封,声称自己是迫不得已才起兵,并且依旧承认刘表为荆州牧。如此一来,则必能拖延一段时间。

  然后,再暗中去信给荆南四郡的那些太守们,让他们暗中调兵来襄阳,待到集结七八万大军,再对江夏发动雷霆一击,一战而竞全功。唯有如此,才不会留给刘表投靠吕布的机会。

  这就是后世二战时期那种“边谈边打”的策略。用中国古代的兵法来说,就是“缓兵之计”。

  其目的,就是为积蓄力量而争取时间。

  “此计大妙!”

  刘备及时地表态予以肯定。

  又问:“刘景升的亲眷,还有哪些人留在襄阳?”

  周瑜笑道:“刘景升的幼子刘琮及其……貌美如仙的夫人蔡氏。如今尽皆拘押在后院之中。”

  在这句话中,“貌美如仙”这四个字,被说得很重。

  刘备闻言,若有所思。

  周瑜见刘备心动,又接着说道:“刘表甚爱其妻蔡氏,但终究是年老体弱,床笫之间,很难让蔡氏满意。若将军能“善待”蔡氏,并且向蔡氏承诺会善待……蔡家。或有……奇效。”

  什么“奇效”。

  无非是用人家的老婆,去对其老公用美人计,干的是谋杀亲夫的勾当。这周瑜用谋,真是狠辣无比,无所不用其极。

  而且,在这句话中,周瑜将“蔡家”这两个字,说得很重。

  刘备会意。

  于是,看了看天空,便开口说道:“今日天色已晚,大家都累了,且各自回去休息,有事明日再议。”

  众人闻言,纷纷告退。

  待到众人都走了之后,刘备才带上二弟关羽,一起向后院走去。

  ……

  第二天一早,刘备亲自将蔡氏和刘琮送上马车,让一队亲兵护送着向江夏而去。

  只是那蔡氏走路的样子,显得有些蹒跚。

  一瘸一瘸的。

  似乎两腿好累,发飘发颤,有些站立不稳。

  在被丫环们搀扶着上了马车之后,又揭开车帘一角,对着刘备婉尔一笑。

  风情万种,无限缱绻。

  食髓知味,难舍难断!

  ……

  (备注:其一,刘琮不是蔡夫人的儿子,这是可以肯定的。其二,有说蔡夫人是蔡瑁的姐姐的,也有说是妹妹的。但从年龄上推算,应该是妹妹比较合理。因为蔡瑁曾帮刘表稳定荆州,并且蔡瑁还是曹操的好友。如果蔡夫人是是姐姐,那就是三十多岁才嫁刘表,不太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