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第235章 决不俯首,赵云请命
  救援的方案,很快就定了下来。

  出兵两万人马,其中一万五千为骑兵,五千为步兵。

  吕布亲自领军,庞统为军师。

  随军将领包括黄忠、张辽、周泰、魏续、成廉、许褚、胡车儿等人。

  秣陵大本营,则由甘宁和蒋钦负责,统兵三万随时准备策应各方。

  贾诩留在秣陵,与顾雍、张昭、张纮等人,共同组成临时决策小组,以应对吕布出征期间的各项问题。

  ……

  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乘海船至长江口,向南。

  不是向北,是向南!

  兵行诡道。看書溂

  先向南航行了一天,让所有人都以为吕布是要去会稽或者交州。然后,进入离岸较远的海域,再掉头北上,绕过东莱郡进入渤海湾。

  在渤海湾中找一个岛屿休整。

  再派出小股先头部队寻找登陆地点。登陆地点就在后世的天津附近。不过,汉朝时候的天津城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有天津北边有一个名叫泉州县(即后世的武清县)的地方可以登陆。

  (再次强调不是福建的泉州市,而是天津的武清县的古代名称。)

  在后世,这个地方被称为是“京津走廊”,但是,在汉代,由于天津市那块地方还在大海中,泉州县便是龙河的入海口。

  ……

  吕布屯兵于海岛之上,等到小股军队找到了隐秘的登陆地点之后,才在夜间趁着月色登上了泉州(武清)县。

  依旧没有暴露行踪。

  先是藏身在山谷间,派出斥候探查周边军情。

  在弄清了周边军情和通往易县的道路之后,又留下周泰率五千步兵驻守在泉州的山谷里,守着自己的退路。看書喇

  远征异地,最怕的就是退路被堵。

  袁绍手下也有能人。

  若是被袁绍派一支军队断了吕布的退路,那就玩大发了……连江东都回不去了。所以,对于这个退路问题,吕布看得特别重要。

  安排好了这些之后,吕布又将一万五千骑兵,化整为零,分成数股,昼伏夜出,悄悄地向易县附近的“大雄山”潜行而去。

  ……

  易县,公孙瓒已经将它命名为易京,这个地方是现在的哪里?

  有住在雄县的朋友在这里吱一声。

  没错!

  易京,就是后世的雄安新区。

  (东山牧雨对这个地方记忆犹新,那一年,炒雄安的股票,差点输掉了最后一条短裤。有跟东山牧雨一样经历的韭菜,也在这里吱一声,哈哈。)

  这个地方,临易水,通辽海,位置险要。

  是冀州通往幽州的必经之路。

  此时,这里已经建成了整个汉末三国最强大的筑防御工事群,没有之一!

  这个工程,堪称世纪工程。

  公孙瓒动员了十几万民夫,在这里垒土成山,外围修了十二道又宽又深的壕沟,沟底插满削尖的竹签,沟中引入易水河中的活水。

  城内依山而建各种叠阵工事,这些工事中驻有弩兵和枪兵。弩兵可以从垛口往外射箭;枪兵可以从预留的洞口往外捅刺。

  这种预先设好的工事,防御性极好。

  再加上是沿山坡而建的类似叠阵,其火力(箭矢)输出能力极强,是单排弓箭手的N次叠加。

  除此之外,山上还有大量的床弩,大量的投石机,大量的望楼和箭楼。

  而公孙瓒的“指挥部”,则在山顶中间的一座五层高的大楼上,这座楼被称为“易京楼”。楼内储存着大量的粮食,公孙瓒的亲眷子侄也都住在这座楼里面。

  在原本的历史上,袁绍攻了一年多,也不能攻下这座易京。最后还是用计诱出公孙瓒,使之大败,仅剩数千人逃回易京。

  但纵然如此,袁绍还是从正面攻不破。

  最后,由于公孙瓒兵力太少防御不足,才被袁绍挖地道直到易京楼下,将易京楼的地面挖塌,公孙瓒才自焚而亡。

  由此可见,这易京的防御工事有多强悍。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进一步佐证了“孤城一座。久守必失”的铁律。

  ……

  对于“孤城一座。久守必失”的铁律,公孙瓒是知道的。实在是因为无力进攻,才会出此下策。

  此刻,公孙瓒正在为此烦恼不已。

  易京楼的议事厅中,得力文武已经不多,仅剩廖廖数人而已,这些人包括:公孙范、公孙续、田楷、单经、关靖、赵云等等。

  其它的如严纲、邹丹、王门等将领,要么已经战死,要么便投靠了袁绍。

  公孙瓒高坐帅位之上,手里拿着一封书信。

  看了看手下这些人,缓缓地说道:“袁本初又让人射来降书,尔等可知,这一次他又开了些什么条件?”

  说到这里,又冷哼了一声,不屑地说道:“说是只要本将投降,便可去他的邺城中安享富贵,高官厚禄一样都不会少了本将的。许下的官职,乃是……太中大夫。”

  话音刚落,长史关靖上前一步道:“昔韩馥献冀州于彼,袁贼也曾誓言善待,最后却被逼得自刎于茅厕。如此见利忘义之人,不足信也。”

  公孙瓒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长叹了一口气,有些落寞地说道:“吾诚知袁贼之不可信,然,个人安危,又值几何?”

  沉吟片刻,才又缓缓地说道:“本将征战半生,历经生死无数,但却从未如今日一般窘迫。各地世家造反倒戈……也就罢了。最可恨者,袁本初竟然……勾结胡人!

  胡人入吾汉境,烧杀劫掠,奸淫暴虐,为害甚烈,百姓深受其害。吾等军人,人人皆有拒胡保民之责。又岂能向勾结胡人的奸妄之徒俯首称臣!

  因此,吾誓必死战到底,决不向勾结胡人杀吾同族者低头。尔等……若有人想离去,今日便走,本将决不为难。”

  众将闻言,没有一人离去。

  尽皆大声高呼:“愿随将军战死,绝不投效袁贼!”

  事以类聚,物以群分。

  这些人,都是因为反抗胡人才与公孙瓒走到一起的,几乎人人都有着国仇家恨,又怎么可能投效袁绍或弃公孙瓒不顾而独自离去!

  而此时,长史关靖又上前进言道:“主公容禀,其实,现在还远未到绝望之时。黑山张燕向来视袁绍为生平死敌,此前也曾多次与主公共击袁绍。

  若能派人联络张燕,其必率十万大军来援。当是时,再约好时间,里应外合共击袁贼,必然败之。”

  “士起之言有理。”

  公孙瓒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道:“然,袁贼十五万大军围城,要杀透重围去给张燕送信,谈何容易。”

  话音刚落,却见两人同时上前一步,齐声说道:“末将愿往!”

  众人视之,一人是公孙瓒的长子,公孙续。

  另一人,乃是……常山赵云!

  ……

  附录:赵云图片:

  附录:东汉幽州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