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奉国将军>第479章 后记(全书完)
  一转眼三年过去。

  大明宣武十年,春节来临之际,历时一年的扶桑战役结束。

  以李定国为陆军主帅,朱成功为海军主帅的帝国双壁。

  率领海陆二十万军,攻陷扶桑岛,把代表大明的龙旗,插在了京都城头。

  岛国国王以及王公大臣,被屠戮殆尽。

  开战之初,朱连壁就传下旨意,亡国灭种,一个不留。

  李定国这个帝国陆军第一元帅,再次展现出他屠夫之名。

  在高丽半岛,李定国曾下令屠杀了五十万高丽军民。

  以至于高丽王都,成为一片地狱。

  如今高丽半岛,已经成为大明帝国的辽西布政司行省。

  与辽东布政司行省,黑河布政司行省,隶属辽东总督府辖制。

  金陵城现今被称之为大明帝都。

  三年来,大明的版图,早已经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

  西至天山漠北、葱岭,南至南洋平海城诸岛,北至黑龙江库页岛,东至辽西半岛,东洋扶桑,皆为大明国土。

  身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朱连壁的声望威望,早已经超过太祖、成祖皇帝。

  如今朝中群臣,都在商议着,要给朱连壁上大帝尊号。

  金陵帝都,紫金山之巅。

  晨初的朝阳,从东海冉冉升起,万道霞光洒落。

  头戴九龙冠冕,身穿五爪金龙黄袍的朱连壁,迎着朝雾,带着皇后陆淸璇,以及一众嫔妃,子女。

  祭拜完明孝陵后,一步步登上了这座金陵最高的山峰。

  冬祭是帝王朝代,比较隆重的祭祀活动。

  朱连壁祭拜的明孝陵,是大明开国太祖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寝。

  大明开国至今近三百年历史,论起丰功伟绩,唯有太祖、成祖二人。

  如今朱连壁做为后继者,开疆拓土,重建大明基业,自然需要祭告先祖。

  下一步,他将会前往燕京,祭拜明十三陵,昭告天下,煌煌大明,盛世来临。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煌煌大明,雄与东方……”

  紫金山之巅,面对着那轮红日,朱连壁心潮澎湃,张开双臂,放眼所及,江山在握,天下英豪,皆为所用。

  如今的朱连壁,也仅有三十岁,之所以选择今日冬祭,也是因为这一天,正是他三十岁的生日、

  古往今来,能在三十岁这个年纪,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者,唯有他一人尔!

  “陛下英明神武,成就大帝之业,功比三皇五帝,足以与秦皇比肩,再难有后来者。”

  头戴凤冠霞帔,雍容华贵的柳如是,虽然出身青楼,但论起文化涵养,后宫一众嫔妃之中,还真没有人能够比肩。

  柳如是现在已经晋封为庄妃,成为六宫之一的长阳宫之主。

  而她也是六宫之中,唯一没有生下子嗣,而被封为贵妃的妃子。

  陆淸璇为中宫之主,位列皇后。

  这三年来,陆淸璇为朱连壁生下一儿一女,可谓荣宠一身。

  其次是顺妃徐灿,生下一儿一女。

  贤妃韩绫,惠妃高桂英二女,各自生下一个女儿后,便没有再生下孩子。

  敬妃卞玉京,淑妃孟古青各自生下一个儿子。

  值得一提的是,乌云珠和后来入宫的董琼英二女,也各自生下一个儿子,被朱连壁封为贤嫔和安嫔封号。

  “孩儿们,江山在望,是不是很美,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天下不是我们朱家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朱连壁回头看着身后站着的孩子们,虽然眼下孩子们都还小,长女朱文慧也不过十岁。

  最小的儿子甚至还没断奶,但朱连壁这些年,一直在言传身教,教导孩子启蒙。

  都说皇家无亲情,但朱连壁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在自己的影响下,兄友弟恭,共同守护好这大明的天下。

  正如他所说的,这大明不是他朱家的天下,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天下,而是整个炎黄子孙的天下。

  华夏衣冠,炎黄血脉的传承,才是大明的根本。

  若华夏衣冠不存,炎黄血脉断绝,这个世界存在,又有何意义呢?

  “谨遵父皇教诲。”似懂非懂的皇子皇女们,睁着纯真的目光,大声的回答道。

  “任重道远啊!”看着膝下幼小的儿女们,朱连壁也不由发出一声感慨。

  虽然如今的朱连壁才三十岁,还有大把时间教导孩子们成长,但大明的万世基业,百年之后又会是什么光景呢?

  这一刻,朱连壁突然就理解了,为何历代皇帝,都希望长生的原因。

  并不是每个帝皇都怕死,而是谁都希望看到自己守护的江山,能够代代相传。

  可面对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即便是贵如帝王,也无法规避。

  “陛下,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见朱连壁有感而发的柳如是和陆淸璇,一左一右的上前,挽住朱连壁的手臂。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朱连壁深吸一口气,回望着身边诸女,以及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面孔,清澈的目光,也不由释怀而笑。

  大明帝国,宣武十一年正月十五。

  帝都金陵紫禁城奉天殿上,朱连壁召集文武百官,举行了隆重的封赏大典。

  帝国双壁之一的李定国,被封为定国公,授予大明帝国陆军元帅军衔。

  帝国双壁之一的朱成功,被封为镇海公,授予大明帝国海军元帅军衔。

  陈子龙被封为吴国公,授予大明帝国开国大将军军衔。

  张煌言被封为越国公,授予大明帝国开国大将军军衔。

  大明帝国四大国公,两位元帅,两位大将军。

  其余各军提督,以及有功的文武百官,皆获得封赏。

  李之芳,张天禄,沈沵、郭天佑,薛奇、马进忠、李本深一众都督府都督,除了封为万户候外,皆授予上将军衔。

  各军左右总兵,如宋奎光,郭虎、李际遇、李化鲸等人,则皆被封为千户候,授予中将军衔。

  各军参将,封为列侯,授予少将军衔。

  在朝的文官,如姚启圣,张名振、袁枢、顾炎武等人,则都封了万户侯,位列从一品实职。

  “今日盛世大明,皆赖列位臣工,齐心协力的功劳,朕愿意与天下臣民,守望相助,共享太平。”

  “从今日起,明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

  奉天殿大殿上,一脸威严的朱连壁,手持诏书,扬声发出了当代最强之音。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

  这一天的帝都金陵城,举城欢庆,来自海外的数十个国家的使臣,面对大明的赫赫军威,无不是发自内心感到敬畏。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