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玄幻奇幻>第一文圣>第248章 吞河贝
  “你们这么看着老夫干甚?”

  伏弘文眉头微皱,轻斥一声,道:“怎么,担心老夫将你们的学生拐走了?”

  “不敢不敢!”

  王文群与蔡林连忙回应道。

  徐小岳可不仅被他们当成学生,其身后更是有着陶时之这尊半圣在。

  如果伏弘文想要强行带走徐小岳,陶时之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伏先生,时候不早了,不如今日就在寒舍中歇息吧?”

  王文群恭声道。

  “不必了,老夫着急回去有事。”

  然而,让得王文群意外的是,伏弘文摇了摇头,大笑一声,径直向外走去。

  那般模样,仿若生怕被两人留下来。

  见状,王文群两人连忙相送,直到对方的身影消失在了街道中,他们这才火急火燎的闯入徐小岳的书房中。

  刚一进去,便见到徐小岳正拿着一个雪白的贝壳,在姜晴儿面前摆弄,后者美眸中布满了惊异之色。

  “这是……吞河贝?!”

  当见到那块白色贝壳上的纹路时,两人眼瞳一缩。

  “王先生,蔡先生。”

  见到两人进来,徐小岳这才收起吞河贝,行了一礼,有些歉意的说道:“方才之言,实属无奈,还望先生不要见怪。”

  对此,蔡林压根就不在乎,反正自己也没有被伏弘文责怪,至于蔡晓何那小子,他也知晓后者即将出征,去诛杀异族,这几天就让他自己放松一下吧。

  “小子,这块吞河贝,是伏先生送给你的?”

  蔡林目光紧紧的望着徐小岳手中的贝壳,问道。

  “正是。”

  徐小岳知晓这两位先生为人正直,而且,对方乃是堂堂大学士,还不至于为了一块吞河贝而拉下脸面来抢夺。

  “看来伏先生是的确喜欢你,竟然连吞河贝都舍得送出。”

  王文群感慨一声,道。

  “要不是我厚着脸皮问,他哪舍得。”

  徐小岳心中轻叹一声,本来还说了多送自己一块墨宝的,结果送完吞河贝之后,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也不知道伏弘文是故意的,还是真的忘了。

  “对了,伏先生呢?”

  徐小岳问道。

  “走了,应该是回圣庙文院了。”

  王文群随口回道。

  “走了?”

  徐小岳心中后悔不已,本来还想提醒下伏弘文。

  现在看来,只能等下次有机会,再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讨要回来了。

  “小子,你没有给他作诗写词吧?”

  王文群试探性的问道。

  刚才内阁文院圣庙之力的异动,他可是清楚的察觉到了。

  徐小岳摇了摇头,道:“我将《三字经》写给他了。”

  “《三字经?》就是你刚才说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蔡林面色微变,问道。

  “正是。”

  徐小岳点头道,其实,他也明白《三字经》有着莫大的作用,足以流传千古。

  而正是因为《三字经》太过重要,若是在大魏中发行,势必会引得其他四国有其他心思,他这才选择将其交给圣庙文院的当代大儒。

  由圣庙文院亲自发行,哪怕是半圣世家之人,也不敢去质疑其威严,更不敢去抢夺其功劳。

  “嗯,伏先生可还有和你说什么?”

  王文群沉吟少许,点了点头后,问道。

  徐小岳思索片刻,好像除了《三字经》之外,伏弘文并未再交代什么了。

  “他没有提其他的?比如……首稿之类的?”

  蔡林在一旁提醒道。

  “没有。”

  徐小岳肯定的回答道。

  “奇怪,这位伏先生难道真的是路过大魏,凑巧来看徐小岳而已?”

  王文群与蔡林相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涌起一抹疑惑之色。

  而与此同时,已经走出京都,正准备赶回圣庙文院的伏弘文,终于想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完蛋,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伏弘文一拍脑袋,身形一动,便欲返回大魏京都。

  “嘭!”

  不过,就在这时,他浑身一颤,一头宛如撞在了一堵无形的空气墙之上。

  “这是……”

  伏弘文面色微微一变。

  “哪来的,就回哪去吧。”

  就在伏弘文伸手触摸前面的空气墙时,一道淡淡的声音突然响起。

  “陶圣?!”

  听到这道声音,伏弘文面色大变,眼中涌起一抹敬畏之色,当即躬身对着京都的方向行了一礼,再也不敢有任何停顿,才气涌动间,化为一道流光,飞速的消失在天际之中。

  片刻后,一道苍老的身影浮现而出,赫然正是陶时之。

  陶时之并未去阻拦,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遥遥的望着圣庙文院的方向。

  ……

  圣庙文院。

  一处阵法中,光芒闪烁。

  一位举人境的文人取过阵法中之物,当见到上面写的“半圣亲启”落款“伏弘文”时,他面色一凝,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向着文院深处走去。

  短短一刻钟后。

  一道流光落在圣庙文院深处。

  “老夫前脚刚走,你就叫我回来干甚?”

  林费半圣一脸不悦,还未走进院里,抱怨声已经传了进去。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孟渊半圣竟然罕见的没有和自己顶嘴,而是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中的一页页书稿。

  “咦?”

  林费有些好奇的凑了过来,当见到第一页书稿上的内容时,顿时眼神一凝:“这是?”

  “伏弘文刚传回来的。”

  孟渊半圣淡淡的说道,旋即将手中书稿尽皆递了过去,同时深吸一口气,眸中有着一抹欣慰的笑意。

  林费接过书稿,神色显得有些凝重。

  “《三字经》一出,人族儒道,必将昌盛!”

  良久,林费也将手中书稿看完,好不加以掩饰的赞叹道。

  “这老小子,他从哪里弄来的《三字经》?”

  林费忍不住好奇,问道。

  “你忘了这次他是去哪了?”

  孟渊眉头一皱,道。

  “我哪知道他去哪了?”

  林费半圣摇了摇头,蓦然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脸色震惊,道:“传天下词文,他去大魏了?!”

  当见到孟渊默认的姿态后,林费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道:“嘶……这么说来,《三字经》乃是陶圣所作?”

  “不。”

  孟渊摇头道。

  “不是陶圣所作?那还能是谁?”

  林费一脸好奇,蓦然,仿若想到了一个可能,眼瞳一缩,道:“难道是那小子?!”

  当见到孟渊默认后,饶是半圣林费,神色都不禁变得有些异样。

  “这家伙,上个月才考中上了秀才,就算是庙前秀才,他现在才何等境界?怎么可能写得出《三字经》这等启蒙神作?”

  林费感叹一声,根本就不用孟渊解释,他自己就默默的闭嘴。

  《三字经》根本没有什么晦涩之语,这与境界高低并无关系,也正是因为其这个特点,反而比其他启蒙书籍更通俗易懂。

  “此乃大功,务必要给他记上。”

  林费感慨一声,说道。

  “这是自然,另外,伏弘文说,他付出了一块容湖贝,你去补偿他吧。”

  孟渊淡淡的说道,对此毫无质疑。

  《三字经》的教化之功,他们更为清楚,想着等《三字经》传开后,人族儒道昌盛的盛景,身为半圣的他,都不由有些心动。

  “容湖贝?”

  林费一愣,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不过,在他看来,用二十丈储存空间的容湖贝,换来《三字经》,简直是血赚!

  “那首《水调歌头》的首稿呢?”

  林费问道,很显然,他对于这首传天下词文的首稿,还念念不忘。

  “哼,你觉得,他有能力拿回来?”

  孟渊冷哼一声,道。

  闻言,林费这才反应过来,如今的大魏,已经多出了一尊半圣级别的存在!

  伏弘文虽是圣庙文院的当代大儒,但是,仅凭这重身份,想要从半圣面前,拿走传天下的首稿,显然不太可能。

  “这么说来,《三字经》也是陶圣故意送给圣庙文院的?”

  林费顿了顿,问道。

  “陶圣大义。”

  孟渊点了点头,目光遥遥的望向大魏的方向,感慨道。

  “说起来,晋升半圣之后,陶圣一直与蛮族交战,还从未来过圣院,也未曾在圣庙中留下圣印,咱们应该找个机会,邀请诸圣和陶圣前来。”

  林费赞同的点头,说道。

  人族半圣,乃是站在人族巅峰的存在,每一位半圣,都是人族不可或缺的顶尖战力。

  而每增加一位半圣,理当普天同庆。

  不过,因为陶时之晋升半圣之时,身处异族之地,甚至以一己之力在面对两位蛮圣,以至于,到了现在,陶时之尚未在圣庙文院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圣印。

  而如今,他们看到了陶时之归来,而且,还以《三字经》,表明了自己对于人族的大义。

  而在这之前,他们居然还试图派伏弘文前往大魏,将传天下首稿拿过来。

  两者相比,面对陶时之的大义,孟渊和林费两位坐镇圣庙文院的半圣,不由心生愧意。

  “立刻着手印刷,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三字经》传播出去。”

  “我人族儒道,昌盛在望!”

  很快,两位半圣便达成了共识。

  圣庙文院这头庞大的机器,运转速度远不是魏言书阁这种小商行所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