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重生之回到八十年代,老婆自杀前>第72章 来到潘家沟的疑惑
  ............

  陈同在美美裁缝店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回到家。

  已经中午十一点了。

  陈浩早就卖完了黄鳝泥鳅和山货回来了。

  如今。

  搞定了本村的黄鳝泥鳅养殖基地。

  也搞定了山里村和吴家堡。

  他剩下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在家躺着收钱。

  当然,前提是还得搞定董家村和潘家沟。

  潘家沟他是知道的。

  离清河村不远。

  步行和山里村差不了太多的距离。

  嫂子李红就是潘家沟嫁过来的。

  潘家沟人。

  民风朴实。

  思想纯洁。

  一铁锹一铁锹,将荒地开垦,种上了秧苗。

  每个人心里都坚信着。

  勤劳致富。

  嫂子李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家里的事情,大大小小都操持着。

  一点都不带落下的。

  至于董家村。

  口碑那是差的一塌糊涂。

  他依稀记得。

  小婶娘杨素梅就是董家村的。

  柿子就得挑软的捏。

  先拿下潘家沟。

  再考虑董家村。

  五个黄鳝泥鳅养殖基地,一个都不带差的。

  中午的饭菜是嫂子李红做的。

  杨文静在旁边打下手。

  二哥陈浩收村民送来的黄鳝泥鳅。

  他反倒从最忙的一个变成了最闲的那一个。

  成了甩手掌柜。

  闲下来的陈同。

  一会进厨房看看,一会在院子里看看泥鳅黄鳝,一会又到院子前的菜地转悠一下。

  不知道自己该干嘛!

  “哎,整个劳碌命啊!”

  他摇摇头。

  双手负后,屁颠屁颠的去自己的黄鳝养殖基地去看一看。

  慢悠悠的晃荡着。

  走在田埂上。

  很结实,一般的大水也冲不坏。

  一号二号区域的小黄鳝泥鳅已经不见了踪影。

  全都没入了土层下。

  陈同沿着田埂走了一圈。

  又来到了大水洼。

  不知为何。

  总觉得差点什么。

  明明这个泥鳅黄鳝养殖基地他已经觉得很完美了。

  他沿着大水洼分支出的最大的一条河道走着。

  那是通向后山深处。

  很远很远。

  约莫走了两里地。

  两边已经是小山坡了。

  它站在小山坡上,眺望整个清河村的水稻田。

  蓦然惊醒!

  山里村的耕地。

  属于一层层递减。

  村头最高,村尾最低。

  而靠近大水洼附近的耕地几乎是整个清河村最低的。

  所有的水流都会经过这个大水洼。

  如果。

  临近夏季,雨水频降的时节。

  水流高峰时。

  大水洼的水面几乎会和现在的黄鳝养殖基地齐平。

  那么......

  陈同简直不敢想。

  要是谁简单的破坏一下。

  那么,夜里黄鳝泥鳅出来觅食。

  自然而然的就会进入大水洼,顺着这个最大的河道逃走。

  那得损失多少钱!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他家一日三餐,又是买驴,又是养殖的。

  肯定会有人红眼。

  还好,今天闲的没事,被他发现了。

  亡羊补牢。

  不晚的。

  陈同随手折了一根柳条回家。

  一路上辣手摧花。

  土路两旁的植物嫩头横飞。

  到家。

  饭菜也刚好上桌。

  杨文静穿着碎花裙,落落大方。

  温婉漂亮。

  陈同的眼睛就没移开过。

  杨文静娇羞的看了他一眼。

  意思是有人在呢。

  可是。

  陈同装作没看见。

  哎!

  自家的媳妇。

  咋就那么好看!

  吃完了饭,陈同收拾驴车。

  陈浩有点纳闷。

  山里村和吴家堡已经不用他们去收黄鳝泥鳅了啊!

  “同子,你干嘛呢?”

  “二哥,我准备下午去一趟潘家沟,收黄鳝泥鳅。”

  “潘家沟?”

  陈浩摸了摸后脑勺。

  他老丈人家就在潘家沟。

  “要不,我去吧。”

  他搓了搓手。

  潘家沟他熟啊,不会遇到山里村的情况。

  到现在。

  他还心有余悸。

  “二哥,剩下的潘家沟和董家村这两个村子,我都得亲自去。”

  “你是想......?”

  “对,这两个村子,也是我的目标。”

  陈浩点点头。

  得!

  这个事。

  还真要陈同亲自去。

  就自己这张嘴,恐怕是不得行的。

  陈同将空木桶和箩筐用麻绳绑好。

  赶着驴车出发了。

  潘家沟。

  他和二哥迎亲的时候去过一次。

  不过,那个时候他还小。

  路嘛~

  依稀能记得的。

  ...............

  一路无事,一个小时后。

  陈同来到了潘家沟。

  潘家沟的地形和清河村差不多。

  水田都是靠着水沟。

  水系比较发达。

  此时。

  不少村民都在田里劳作。

  “收黄鳝泥鳅了,两毛钱一斤!”

  陈同嚎了一嗓子。

  声音传出去很远。

  然后。

  陈同就看到了震惊的一幕。

  原本在劳作的村民哗啦啦一下子就跑了。

  水田里插着的铁锹都来不及扛走。

  甚至于。

  他看到了一位大叔脚上的解放鞋都跑掉了。

  都没有回头捡。

  陈同一脸惊疑。

  他......

  他只不过是嚎了一嗓子。

  又不是地震来了。

  又或者自己太丑了?

  吓人!?

  怎么不到两分钟,田里的村民就跑光了?

  水田旁。

  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人一驴一车。

  “啊......额......啊......额!”

  驴子叫的很应景。

  陈同坐在板车上,正在想着。

  就听到了噼里啪啦的脚步声。

  那是光着脚踩在坚硬土地上的声音。

  他抬起头。

  看过去。

  妈耶!

  最起码几十个人或拎着或端着。

  木桶和盆跑来了。

  这气势。

  不亚于工厂下班吃饭的架势。

  晚了。

  可就没菜吃了。

  跑在最前方的是一个半大的小伙子。

  落下身后第二个人足有几十米。

  也就十一二岁的样子。

  黑不溜秋。

  一双眼睛很亮。

  他手里拎着竹篮子。

  还在滴着水。

  “给,黄鳝泥鳅,你看多少斤?”

  陈同带着疑惑的眼神,伸出手。

  接过。

  称重。

  “八斤!”

  “一块六毛。”

  当下。

  陈同就点了毛票递了过去。

  他双手接过,一蹦三尺高。

  手里举着陈同刚给的毛票。

  不停的挥动。

  大喊道。

  “爹,真的,是真的!”

  这下。

  还未赶来的村民跑的更快了。

  生怕晚了一点。

  陈同就走了。看書喇

  虽然还未搞清楚状况。

  但是并不影响收黄鳝泥鳅。

  管他咋回事。

  先挣钱再说。

  村民挤在一起,围住了陈同。

  陈同称重一个,结一个账。

  做事有条不紊。

  速度还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