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重生之回到八十年代,老婆自杀前>第189章 小猪仔入猪圈,陈步林规划仔细
  县城到清河村的距离步行大概是一个小时二十分钟。

  大东风要是速度卯起来。

  二十分钟就能到。

  但是车厢里都是小猪仔。

  开的慢悠悠的。

  跟兜风似的。

  四十分钟才到清河村。

  而此时。

  清河村村头。

  已经聚集了乌泱泱的一大片。

  老的小的。

  男的女的。

  踮着脚。

  昂着头。

  眼里都是热烈的等待。

  小猪仔啊!

  不要钱的小猪仔!!

  “来了,来了!”村长陈步林站在最高处。

  远远的看到两辆大东风扬起大片的灰尘。

  “等到了近前再点鞭炮,不要点的太早。”

  最前头。

  有两个村民。

  手里高高的举着竹竿。

  竹竿尽头。

  垂下来老长的两挂鞭炮。

  非常的喜庆。

  要说起放鞭炮。

  除了过年。

  就连结婚都是一小挂短的。

  没有像今天这般阵仗。

  这是陈步林特意亲自去县城里买的。

  心里开心的不行。

  “隆隆隆......”

  大东风发动机轰鸣。

  村民们清晰可闻。

  “点鞭炮!”

  随着陈步林一声高喝。

  负责点鞭炮的村民拿出洋火点着。

  “砰砰砰砰......”

  顿时。

  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

  鞭炮在空中炸响。

  红色的纸片纷纷洒洒,

  欢迎一百多头小猪仔来到清河村茁壮成长。

  一个村一起来了一百多头小猪仔。

  那是大事。

  要是传到周边的几个村子。

  那眼睛能红的不得了。

  陈同从大东风副驾驶上跳下来。

  顺手将车门关好。

  “叔,咋样?猪圈搞好了?”陈同一边走一边问道。

  “弄好了,大着呢,几十头小猪在里面打滚都没事。”

  陈步林颇为自豪的说着。

  这两天。

  村子里只要领养小猪仔的。

  无论男女老少。

  统统都去后山帮忙。

  白面馒头管饱。

  大块猪肉人人有份。

  当然了。

  这都是陈同给的十张大团结。

  陈步林合理安排人手。

  砍树的砍树。

  搬石头的搬石头。

  和泥的和泥。

  搞地基的搞地基。

  做饭的做饭。

  不过两天的时间。

  被划分出来养猪的后山大变样。

  “走。”陈同朝着大东风招招手。

  上百号人都让开了。

  陈同和陈步林走在最前面带路。

  其余人要么跟在大东风旁边。

  要么跟在大东风尾巴后面,

  兴高采烈。

  在后山脚下。

  大东风停住了。

  不好上山。

  剩下来只能是将小猪仔分给村民。

  一人一头。

  将它们抱上山。

  “叔,让村民们把小猪抱上山。”

  二十来斤。

  不重。

  半大的小孩子都能抱一头。

  “都愣着干嘛?过来领猪。”陈步林一声吆喝。

  村民们主动排起了队。

  人人都有。

  不用急的。

  陈同在大东风的车厢里。

  抱着一头头肥嘟嘟的小猪仔。

  递给陈步林。

  陈步林将接过来的小猪递给身后的村民。

  三十来分钟。

  一百多头小猪都被送上了山。

  陈同也拎着两头小猪仔。

  在手里不停的扑腾。

  跟着大部队来到后山。

  果然是大变样。

  五间猪圈。

  并排而起。

  地基全部都是山上的大石块。

  往上一层层摞着的也是差不多的石块。

  可以说。

  几百斤重的大石块层层叠加。

  十几大风都吹不倒。

  中间的缝隙用泥土混合着草木灰糊住。

  不会漏风。

  陈同拎着小猪仔。

  走进猪圈。

  发现特意留了两间门。

  可以很好的通风换气。

  地上铺了干稻草和干树叶。

  脚踩上去。

  非常的柔软。

  陈同抬头看了看猪圈顶子。

  都是大腿粗的树断。

  树断上面覆盖了干稻草和黄土。

  然后又压了很多碎石块。

  一滴雨那是都漏不进来。

  可以看得出。

  清河村的村民非常的重视。

  给了小猪仔非常好的舒适环境。

  陈同将小猪仔放进猪圈。

  “叔,这一百来头猪就交给咱清河村了。”

  “明天,我让我爹和韩叔去肉联厂拖豆渣饼。”

  陈步林抽着旱烟。

  黝黑的脸上皱纹挤成了一堆。

  “小猪仔统一吃食,猪食槽在外面。”

  陈步林指着外面的小亭子。

  几根木头才搭的。

  一排猪食槽放在下面。

  里面放了村民们山上摘的菌子、木耳、野菜。

  “走,带你看看小猪仔能不能跑出去。”

  陈步林双手背在后面。

  背有点微驼。

  在前面带着陈同。

  陈步林在后山大概是圈了十来亩地。

  规划了三个区域给小猪仔活动。

  当然了。

  现在只完成了第一个区域。

  毕竟才两天时间。

  陈步林带着陈同来到了阻拦小猪仔逃跑的最边缘处。

  用山上的大树为连接点。

  小手指粗的铁条上下交叉。

  中间嵌以厚厚的木板条子。

  陈同用劲的推了推。

  结实的很。

  恐怕就是上山突然出现一头野猪也撞不坏。

  “这只是第一层保护网,还有第二层,第三层。”

  “一头小猪仔都别想跑了!”

  陈步林说这话的时候。

  后背都不由得挺直了几分。

  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

  他觉得自己这辈子。

  就这两天事情做得最带劲。

  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

  就跟当初二十来岁娶媳妇一样。

  “叔,你办事我放心。”

  “要是手头紧,你就跟我爹说,从我爹那边拿也行。”

  这一番下来。

  花费估计不少。

  自从陈同两兄弟去了县城。

  黄鳝泥鳅的的买卖交给了他爹陈文才。

  那钱都是让老两口子自己留着的。

  一分钱没要。

  “够呢,够呢,花不完。”

  陈步林咧着嘴。

  上次陈同给的十张大团结。

  还剩下五张呢!

  哪能那么快用完。

  “叔,养猪这事情我也不懂,只能交给你们。”看書溂

  “不过我知道,咱们村子要想慢慢变富,还得长期发展。”

  “今年养一百头,明年咱就养二百头,后年咱们养三百头!”

  “这可都得靠你带着大家啊!”

  陈同一顿吹捧陈步林。

  让他轻飘飘的。

  陈步林嘴里客气,心里可是甜的不得了。

  比吃了蜜还甜。

  陈同虽说这些话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

  可事实确实如此。

  陈步林为整个村子忙前忙后。

  县城一趟趟的跑。

  解放鞋都穿坏了几双。

  那是一点不带马虎眼的。

  村子里的村民。

  不少人都记在了心里。

  所以。

  陈步林在村子说话还是很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