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此举,虽然迅速斩获了不少民心,但主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在回城主府的途中,一直默不作声的诸葛亮突然开口道。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心中所想,楚牧笑道:“你是想问取消所有税赋后,以后咱们大楚所需的一切相应开销,从哪来对吧?”

  “主公英明,亮正有此忧。”

  “此番蛮族入侵,所携带的粮草物资,以及漠北城内的原有储备,还有蛮军从城内各处搜刮来的一切物资,足以支撑二十万大军两年所需,现在全部都握于我等手中。”

  “而目前,我军总共才两万,哪怕是此番支出不少钱粮,发放给百姓以作收买民心之用。”

  “但剩余物资,也足够支撑我军至少在未来三五年内,不愁开支用度。”

  “而这三五年内,百姓不用上税,家里有余粮了,第一二年,因为往昔饿怕了,所以肯定不会想着卖出,要自己存储起来。”

  “可是后面呢?所谓保暖思淫欲,当他们有大量余粮了,会不会想着卖出一些?到时候咱们完全可以将其屯下。”

  “所付出的不过一些财务而已,这东西,现在咱们有的是。”

  “至于以后如何,而今中原起义不断,各地粮食紧缺,若官府帮忙开辟商道,引进大量商贾,你觉得会不会有人来收?”

  “到时候咱们再抽取一定的商税,这钱不就来了吗?而且咱们只从那些商贾头上取,不从百姓头上征,也就不算我食言。”

  “届时,还怕缺少钱粮吗?真正的钱粮大头,永远不在百姓手中。”

  “不在百姓手中?”诸葛亮何许人也?

  稍加思索,就想通了这个关键。

  其实也不怪他会问出这个问题,在这个士农工商,阶级分明的时代。

  商人给人的感觉,永远是最低一等的存在。

  也很少有人会去深思,既然商人这么富有,那么国家能不能走商业兴国这条道路?

  导致历朝历代,都不重视商业税,没有一套完善的商税制度。

  白白让许多豪商钻了空子,流失大把白银。

  目光就光盯在那群苦兮兮的百姓身上,加赋征税,搞得本就要看天时吃饭的平民百姓,身上负担更重。

  一旦碰到个灾年,有可能忙碌了一年,收成还抵不上严苛的税赋。

  然后活不下去的贫苦百姓怎么办?

  除了造反还能咋地?

  想到这里,诸葛亮和身旁的徐庶皆是眼前一亮。

  在回城主府的过程中,不断找楚牧探寻其中关键。

  楚牧也乐得告诉他们,反正以后,这些事情内政方面的事情还要放在二人身上。

  尤其是诸葛亮,这家伙的内政能力简直没得说。

  出山后,愣是辅助刘备建立起了蜀国,还将三国之中最贫弱的蜀国给打理的井井有条。

  其实真要论起来,就军事方面来说,光是三国时期,就有很多谋士都要比诸葛亮强上不少。

  不是黑他,而是看战绩说话的。

  但为啥诸葛亮这么出名,甚至在古往今来的所有谋士中,也能排在金字塔顶端?

  原因无他,只因这个家伙实在是个全才。

  一般谋士,要么侧重军事方面,要么侧重民生,要么侧重内政一块。

  但诸葛亮则不同,样样都精通,并且都能做出一番成绩。

  所以无论再怎么黑,说他军事不算顶尖可以,内政不算顶尖可以,其他方面单一一项都算不上顶尖也可以。

  可要是光论成就而言,你说他算不上顶尖谋士的话,那就过分了。

  因此,有这么一个忠心于自己,还出色的大才不用,非要自己事必躬亲,那不是有病吗?

  正好把这些杂事儿交由他们去头疼,去制定,并完善这些制度。

  而自己则当个甩手掌柜就行。

  想到这里,楚牧也教的格外用心。

  各种已知的方法论全部打包灌输给二人,两者皆是聪明绝顶之辈。

  以往只是受限于认知,所以才导致很多事情钻了死胡同。

  现在听楚牧这么一提点,顿时茅塞顿开。

  为此,楚牧也不得不感叹一句,跟聪明说话,就是省事儿。

  片刻后,众人再度回到城主府。

  于大厅内纷纷落座。

  楚牧自然坐在主位上,身旁立着两人。

  一名头发花白,身着厂服,带着一脸笑意,看上去和蔼可亲的老者。

  一名红发高冠,面容阴翳,好似一条毒蛇的年轻男子。

  正是东厂督主·曹正淳与罗网首领赵高。

  两排位置上,诸葛亮与徐庶居于上首位置,其后便是项羽,吕布等一干猛将。

  除了华雄与燕云十八骑已经服下楚牧赏赐的丹药,正在闭关修炼外。

  其余所有从属,都在现场。

  可谓是人才济济,猛将如云,最次也是先天后期境界。

  “诸位!”

  见众人皆已落座,楚牧这才发话道:“相信大家都已明确如今的局势。”

  “今日我等宣告自立之后,消息传出,必会引得天下震动,说不定还会招来朝廷讨伐。”

  “而且蛮族那边,此番吃了败仗,又听闻我等脱离大世后,必会不甘失败,再度兴兵来犯也有可能。”

  “是以如今我们要面对的,几乎是两面夹击,而如今,抛去罗网组织,我军战士加起来总共也才两万人。”

  “却要防备四面城墙,所以我意重新打散部队,组建四大新军,每支共五千人,分别布于四城,你们有什么意见没有?”

  “单凭主公吩咐!”

  众人皆是忠心于楚牧,而楚牧又没有乱下什么命令。

  自然不会有意见。

  “那好!既然如此,项羽听令!”

  “末将在!”

  “令你从一万大雪龙骑中,挑选五千人,成立玄武军,镇守南门,以防大世来犯!”

  “末将遵命!”

  “陈庆之,关羽听令,令你二人从七千白袍军中挑出五千人,成立白虎军,镇守西门,谨防吐蕃等西域小国趁机来犯,若逢战事,当以陈庆之为主将,关羽为先锋辅之,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

  “宇文成都听令,令你率领剩余五千大雪龙骑,组成青龙军,镇守于东门。”

  “是!”

  “吕布听令!令你率剩余两千白袍军,以及三千虎豹骑,组成朱雀军,镇守于北门,以防蛮族大军再次来袭,等华雄突破后,我会将他调入朱雀军,给你当副将先锋。”

  “末将领命,但有差池,提头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