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第49章 资本家的怒火
  光烈朝以来,由于对商业、海贸管制的改革与开放

  尤其是取消了对专门的商户籍,和规范商税缴纳,以及《行社公司令》的出台,又规范了民间商业经营模式。

  十二年以来,大明内外商人阶层的发展,大概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快速扩张,在光烈元年到光烈七年间,伴随着明军兵锋步步推进,商人群体紧随在军队身后,开拓市场,壮大实力。

  而光烈八年以后,战争结束,国内市场,从空间上来说,已经趋于饱和

  与此同时,朝廷又调整了政策,由于战争结束后,朝廷已经没有了过多的财政需求,故而对于海贸的重视程度开始有计划的减轻。

  也就是,不再着重的鼓励对外商贸,虽然依旧保持开放,但开放规模不再扩大。

  于是乎,国内商业群体,尤其是海贸相关的商人,又进入了下一阶段,兼并整合。

  过去一盘散沙,各显神通的商业群体,开始重新融资、重组、并购

  形成中大规模的实体企业

  可以说,此时的大明海商们,相较于欧洲的同行,或者以前郑芝龙一类老一辈亦商亦盗的旧式海商,已经变得“文质彬彬”起来。

  但这并不能消解,这个时代,海贸商团,天生具有的武装和暴力性

  在风帆战舰时代,一个国家的海商,天然就是海军的预备队

  这倒不是说,国家有什么强制手段来命令海商们为自己征战

  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为了保卫自己商业利润,而付出一切代价的冲动

  相较而言,海军,更像是海商利益的代言人而已

  广州市舶司

  洋务院拆分以后,市舶司系统,归通贸署统辖

  每个市舶司,都会设立一个商人协会,由当地常驻的中等规模以上行社公司参与,并选举商会理事。

  而今日,在广州市舶司衙门里,却是颇为热闹

  整个广州商会的海商代表全部到齐

  因为,他们正在商议一件大事

  广州商会理事潘承均,是这些年出头的新兴巨头

  所属的潘氏公司,也是此时广州海贸中的龙头企业

  在十多年的竞争和兼并中,当初张同敞进入广州主持工作时,广州港十五大商行的格局已经被改变。

  其中不少在市场竞争中淘汰,也有许多新兴力量崛起

  这都是商业活动中的常事

  现在广州港最大的,除了皇室、官府控股的海务公司,主要是潘、伍、卢、叶,以及近两年异军突起的潇湘行五家规模最巨。

  “总之就是一句话!我们不能坐视荷兰人的战船,开进澎湖以北!”

  大厅之中,十余桌,上百人喧嚷坐着,互相言语,叽叽喳喳

  这些人都是广州港内的头面人物

  商会理事潘承均拍案而起

  “之前提举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这番红毛鬼北上找麻烦,是为啥?”

  “不就是因为官府拿回了台湾,又把红毛鬼驱逐到了台湾以南吗!”

  “咱们扪心自问,如此一来,受益的是谁?如果红毛鬼一直赖在台湾、东南不走,受损失的又是谁?”

  句句都说到在座的资本家与殖民者们心里去了

  台湾问题,归根到底不仅仅是个领土问题,而是经济问题!

  大明的海商不可能拱手让出日本市场,更不会允许在往南洋和日本的重要航线上,被人漫天要价的收保护费!

  以前也就算了,现在既然已经拿了回来,那就断然没有再吐出去的道理

  还有海商抱怨道

  “自从红毛煽动安南闹事,安南、柬埔寨的进出口就断了,我这边还有七八艘船的货压在手里呢!”

  “就是,今年本来是要从那边购粮转运山东的,结果原本计划八千石,现在连两千石都凑不出来。”

  “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每天一睁眼闭眼,几百上千的工人、水手、船夫都要吃饭,都要工钱!这商路再这样堵下去,早晚要破产!”

  嘈杂的抱怨声很快就响彻了整个大厅,大家都各有各的麻烦事

  这就是资本经济和小农经济最大的不同

  对于小农而言,千里之外,一个岛屿,一块地盘的得失,不会对国内的生产秩序造成任何影响,甚至另一个村发生点事情,也未必能影响到这个村。

  但资本经济的逻辑不一样

  它是一整条完全的产业链,产业链上下游的任何一段,发生故障,都会立马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对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而言,东南亚的几个化外小国,隔岸几百里外的孤岛,有再大变故,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但对现在的大明而言

  这是要在多少人的既得利益上动刀子?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对于这些快速发展和扩张的商业和贸易公司、行社老板们

  什么领土问题,尊严问题,都是其次

  谁敢动他们的航线,动他们攫取利润的通道

  谁就tm得死

  至于什么家国大义,说起来,近代民族主义,本来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副产物,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群体利益,以及殖民地为了对抗资本殖民,而创造的意识形态武器。

  “聚兵,讨贼!”

  还没等潘承均引导话题,激发大家的情绪

  随着抱怨声越来越大,大家言语越来越激烈

  随着以为潇湘行的经理一声举手疾呼

  瞬间引爆全场,众商行纷纷响应

  “聚兵讨贼!”

  “早就想给红毛鬼一点厉害了!”

  所有人都兴奋起来

  这个时代,敢在海外跑船的角色,哪一个不是狠人?

  许多人甚至根本就是海盗洗白上岸!

  此时距离颜思齐、郑芝龙那个群魔乱舞的时代,不过也就十几二十年而已。

  大家都还保留着那种一言不合,抄家伙干的传统

  直到光烈十年以后,沿海各市舶司,每年都还会上报大量海商械斗,确切说这不能叫械斗,得叫内战的案件。

  而这些只是沿岸靠得太近被发现的,更多的,在茫茫大海上,杀人越货,那都是家常便饭,只是只要别再市舶司和沿海周边,官府不管罢了。

  一如之前在巴达维亚的荷兰市议会中

  许多主战派议员海商活跃不停

  现在,大明的海商们,同样坚定不移的,要为捍卫自身利益,拿起武器

  只是,荷兰人在远东,只有巴达维亚,而大明,却不止广州

  不仅仅是广州市舶司

  同样的景象,也在厦门、福州、泉州、宁波等等重要的沿海市舶司中发生着

  群情激奋中

  一支庞大的,前所未有的舰队,正在从南直、浙江、福建、广东四省沿海,缓缓汇集。

  大明,真的缺战船吗?

  或许平常是缺的

  可当商路被人掐断,关键的贸易节点被威胁

  曾经,在通往南洋、东南亚、日本,来往如梭,数以万计的船只,顷刻之间,便都会变成战船。

  仅仅是广州市舶司,当广州商会达成共识,通贸署也站出来表示鼓励以后

  很快,短短数日内

  凡各类行社、公司一百一十五家,汇集于番禺港

  他们带来了五百料以上大福船五十八艘,三百料至五百料的中型福船,一百四十余艘,其余小福船和其他各型船只,不下八百艘。

  还有一万四千多水手、船工

  甚至还自行筹资军费,得八十五万元

  这还只是广州一港,其余如泉州、宁波之类大港,怕是也不比广州差到哪去......

  数日之间,大明海军一下子,就多出了上万艘大小战船,近十万水兵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