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姝登时红透了脸,对陈昭若埋怨道:“不是说好了吗,你我独处的夜晚,不让她来打扰的。”

  陈昭若一脸无辜:“只说不让她进门,又没说不让她说话。”又瞬间变脸,看起来狡黠无比,问常姝:“所以,你说不说?”

  常姝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只见陈昭若便搂着她脖子吻上了她的唇。

  陈昭若又问:“你说不说?”

  常姝似乎得了甜头,就是不说,陈昭若便又吻了上去。

  良久,她双颊通红,看着常姝的眼睛,问:“你说不说?”

  常姝看着眼前女子动人的眸子,终于心软了,不忍再这般捉弄她。便轻轻凑到她耳畔,郑重地道了一句:“我爱你。”

  “我也爱你。”

  红烛摇曳,帷幔放下,榻上的人影交错融合。

  门外窗下坐着的青萝听见屋内传来一阵微不可闻的喘息声,登时红了脸,又满意地笑了:“如此也好。”说着,她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灰,自己安置去了。

  “此生能遇见你,是我之幸。”屋内,一人对另一人道。

  “不仅是此生,还要有来世……生生世世,我都想和你在一起。我们注定生生世世纠缠在一起,谁也别想分开我们。”

  “……就和现在一样吗?”一人轻笑。

  另一人愣了片刻,随即开口嗔笑着:“没个正形。”说着,似乎不知在哪里用了力气,惹得那人一阵轻呼。

  “你竟好意思说我没个正形!”

  两人抛却了过去所有的不快,相互调笑着。

  皎洁的月光下,庄园内的红梅白雪也染上了一层温柔的色彩,风铃随着风叮咚作响……风花雪月,也诉不尽其中的万种柔情。

  “只要有你在我身边,我的世界便是永恒。”

  121 番外

  我叫张璧,是大将军张勉的长女,如今的大周皇后。

  我的父亲是大将军,祖父做过大将军,外祖父生前也是大将军,因此,我是一如假包换的将门虎女,不做皇后时便在长安叱咤风云。

  我唯一怕的,便是我娘。

  我娘是常大将军的庶女,年轻时受了许多的苦,所幸最后苦尽甘来了。据我父亲说,我娘从前也是个温温柔柔、谦和有礼的女子。只是如今,我实在看不出那温温柔柔的模样了。我娘如今严肃的很,比我父亲还要严肃,管教我也很严。

  或许是骨子里流了太多大将军的血,我自小便喜欢舞刀弄枪,我父亲和那个名唤杨深的世伯倒是乐呵呵地教我。而我娘,她十分反对我学这些,每次一见我碰兵器,她便要大声斥责,说什么姑娘家家学什么刀枪?

  有一次,我终于忍不住了,反驳我娘道:“谁说女子便不能舞刀弄枪了?我偏要!”

  我娘听了这话不由得一愣,半晌,竟滴下泪来。我觉得是自己说错了话,忙要去劝慰她,却不想我娘摆了摆手,竟自己钻进了府里的小祠堂,跪在一堆牌位前念念有词。

  那里供奉着我那一生传奇的姨母。

  说起我这个姨母,那真是正史不知道该怎么评论她,野史又乱评论她!我姨母儿时便和桓帝订了亲,十七岁那年成了大周的皇后,可皇后做了半年,就因桓帝忌惮我外祖家而被设计废后了。我姨母不知为何移交给了昭阳殿的陈昭仪看管,从此幽居昭阳殿八年。后来,冲帝即位,姨母才又跟着当时的陈太后去了长乐宫。这也就罢了,偏偏几年之后,冲帝驾崩,陈太后自立为帝,一年之后,竟然又立了我姨母为后!

  于是,自一统天下以来,未央宫里发出的前两道立后的诏书,立的都是我姨母一个人。

  但这第三道就不同了,第三道立的是我。

  说起我和姨母的缘分,那还真是一言难尽。我的名字是我姨母取的,据说我姨母随便说了一个字,就刚好和我今日的夫君对应上了。

  “问士以璧,召人以瑗。”

  其实,我觉得这是姨母被周室影响的铁证,因为我今日的夫君,他们这一辈刚好是玉字辈,我和他同辈,因此才取了这个名字。而大家既然都是玉,那肯定是有相似之处的。

  巧合,纯属巧合。

  之后的缘分更是一言难尽了。我姨母薨逝的那一日,正好是我的百日,正好是在我的百日宴上。

  也是自那日起,我便被人耻笑,说我是天煞孤星、专克亲族。

  不过我才不信呢,我只信太卜祝为的。

  这个祝大人,看人一向很准。他说我姨母有后命,于是我姨母做了两个皇帝的皇后,虽然做皇后的时间不长,但她一辈子不是在做皇后、就是在做皇后的路上;他说我夫君的堂姐沣阳长公主是个祸害,果然几年前,沣阳长公主周琬妄图趁着我夫君年纪还小,想效仿当日冲帝在位时的陈太后挟天子以令天下,却没想到刚要动手就被柳相给收拾了,被放逐在外,并且此生不能再回长安。

  而如今,这个胡子花白的祝大人看着我的面相,对我说,我的后命承继于我的姨母,但我和她不同,我可以一生一世一双人,儿孙满堂,一世安宁。这种话我自然是必须要信了!

  我是极喜欢我的夫君的,他聪明的很,又宽厚的很,可该果断的时候,他也绝不拖泥带水……简直完美!

  我出嫁那日,我娘给了我一块白玉佩。她和我说,这白玉佩有大用,是块令牌,她的不少心腹都只认这令牌,让我收好了,若有难,只管亮出这令牌。

  “娘,我是去嫁人的,怎么紧张兮兮的?”我问。

  我娘叹了口气,道:“实在是因为,你太像你姨母了。”

  我知道,因为姨母当年第一次做皇后时过得不好,而我如今的背景和姨母当年又太像了,我娘这才担心的。但我和姨母还不太一样的,我姨母只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我却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还都是我娘所出。某种程度上来说,给我撑腰的人可比姨母多太多了。更何况,我的夫君又不是那为了巩固皇权便陷害忠良的桓帝。

  可即使这样,我娘还是不放心。她总是这样,对过去耿耿于怀。

  “你若能像长清公主些,我也可稍稍放心。”我娘又叹了一句。

  长清公主,肃敏公主,陈国的长清公主。这个名儿乍一听很陌生,但实际上,她和那个昭阳殿的陈昭仪、长乐宫的陈太后以及后来自立为帝的女帝都是同一个人。

  长清公主的传说几乎满长安都是,一会儿说,她和柳相如何如何;一会儿又说,她是桓帝最宠爱的妃子,实打实的红颜祸水;又有人会说,她祸乱朝纲,伤风败俗,自立为帝,篡了江山,还和另一个女子结亲……种种传闻,混乱不堪。

  但我以为,她生命里最为有趣之处在于,她这一辈子,把翁主、县主、郡主、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婕妤、昭仪、太后、皇帝当了个遍!我有的时候甚至在怀疑,她是不是带了什么目的降临人世的,比如说……收集各类尊贵的头衔?

  当然,皇后她是没当过的,皇后是独属于我姨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