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经战乱的百姓们已经对金陵是否易主并不感兴趣了,不过当他们的平北郡王整顿吏治、恢复生产时, 他们也有了一丝盼头。

  虽然救济他们的食物不是米, 可那种叫红薯的作物却实打实地救了他们的性命, 对于平北郡王要求他们划出一些地来种红薯, 他们是一点意见也没的。

  三月下旬, 邺沛茗正式受册封为平北郡王,辖东至明州, 西至信州,南至括州, 北达金陵的十五座州府。

  当然, 这并非是周督宁愿意的,可如今邺沛茗主动要这些地方, 他也没有拒绝的余地。邺沛茗派去的使节向他展示了鸟嘴铳和威远炮的威力,他和周曲等人被吓得腿肚子直哆嗦,知道邺沛茗这是堂而皇之地来威胁他们了。

  周督宁回到宫中, 难得地想起了曾经的王太妃,如今的太后朱氏来。

  自从他大婚, 又在周曲的教唆下渐渐地和朱太后离了心, 毕竟邺沛茗之所以能发展至今日,便有朱太后当年委曲求全的缘故在。

  虽然他每隔几日便会去向朱太后请安, 不过每次没坐一会儿便以处理政事为由而离去,朱太后渐渐地便明白了他跟自己不亲近了。

  可是周督宁的身边围绕着周曲这样野心勃勃,又无能力的臣子,她的劝谏, 他全然听不进去,反而还不许她过多地干预朝政。渐渐地她便清闲了下来,每日在宫中看教坊司排出的舞曲,养些花草、逗逗暹罗那边进贡的奇珍异兽。

  邺沛茗派去的使节展现威远炮的时候,朱太后正在看猴戏,她被逗得乐呵之际便被撼天的响声给吓得从椅子上摔了下去,猴子们更是吓得四处乱窜,只不过被链子拴着而不得脱身,便急得大叫。

  受到惊吓的还有朱太后身边的宫人,他们纷纷打发人去问情况,有的人也跑上前去护住了朱太后。

  好在这样的声响响了两三下后便没了,朱太后被宫人护送着回到寝殿,她急忙让人去将司天监的人找来,看是否是白天起惊雷,有异象。

  不过司天监的人还未查出什么来,底下的宫人便得到了消息急忙回来禀报。得知是邺沛茗的人闹出来的动静,据说那威远炮将两里开外的废陵石碑都炸毁了。

  废陵是当初越忠王去世后,朱太后之堂弟朱承泽借故在灵洲山大兴土木,却被邺沛茗弹劾而停工的工程。

  显然,在邺沛茗离开广州后,这儿便再度大兴土木,不过建造的并非庄园、行宫,而是陵寝。下令修建的人是周督宁,他听从术士之言,要为越忠王挪一个地。

  不过因建到一半,却发生刘励派兵攻打的消息,为了筹集军饷,陵寝的工程又不得不停了下来。

  直到威远炮一炮将那儿捣毁,这儿便成了真的废陵。

  那使节还懊悔道:“炮口的位置没调整好,失误,这可真是大大的失误。”

  还处于被威慑状态下的周督宁哪里有勇气拿他问罪,便匆匆地跑回了宫中。

  他刚回到宫中,朱太后便派人来问他是否受伤。见她依旧这般关心自己,周督宁便后悔极了,他去见朱太后,与她说起威远炮之事,他忿然道:“一个小小推官,竟敢在朕的面前撒野,他居然还敢威胁朕!邺北他真的是要反了!”

  朱太后叹息,她也不知道这君臣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分明当年的邺沛茗还是十分忠心耿耿的,她护着年幼的周督宁西巡岭南诸地,又舍弃兰家而选了他们母子……

  “不行,我要杀了他,我要杀了邺南他们!”周督宁怒道。

  邺南只是代为传旨,他还会回到这边来,周督宁想要杀鸡儆猴!

  朱太后连忙阻止他,又安抚了他,等他情绪好了许多后,母子俩又谈了心。

  他们一致认为,朝中之所以有那么多替邺沛茗说话的人,主要还是因为邺沛茗战功显赫,为收复大孚的国土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故而周督宁眼下要做的是先避邺沛茗的风头,再率兵出征,以此建立功勋,累积声望。

  朱太后认为邺沛茗是一个看重名声之人,她行事谨慎,不会留下谋反的骂名给后世评说,故而只要周督宁有名声在外,邺沛茗便不会造反。

  母子俩的关系似乎又回到了从前。而在周督宁为威远炮的事情担忧的第二日,那使节便前来面见他,并称会留下那台威远炮,毕竟威远炮太重,路途遥远,运送极为不方便。

  周督宁闻言,大喜过望,为此,他嘉奖了几句,还违心地称赞邺沛茗忠君。

  他本来还想厚着脸皮要几支鸟嘴铳,不过使节装傻充愣,他愣是拿出了五百两黄金赏赐给邺沛茗,才换了两支鸟嘴铳,一支用于研究,另一支他自身携带,防身用的。

  他相信,只要有这威远炮和鸟嘴铳,他便能派人日夜研制,他便不信,将来邺沛茗还能拿这玩意来威胁他!

  不过他并不知道,邺沛茗已经让人研制出了比威远炮射程更远,更轻便一点的加强版威远炮。

  相较于被统一后而趋于安宁的吴越之地,淮河以北便一直是天灾不断。

  早在二月之初,郓州、曹州、博州、相州等地便发生了蝗灾,流民纷纷向南迁徙。

  卢力因被邺沛茗击退,损失惨重,自己内部尚未安稳,无力招抚流民,便抓了不少壮丁充军,使得流民纷纷越过淮南,渡江南下。

  朱徽本就对卢力擅自出兵而不满,心中猜忌他,可是考虑到南边的门户还需他来守着,于是便就此事训斥了他一顿。

  卢力不曾想朱徽会因这点小事训斥自己,心中也生出不满来。

  朱梁君臣离心之事自不必提,邺沛茗对流民的容纳程度倒是深,毕竟吴越之地刚受战乱打击,人口稀少,正是需要恢复生产力的时候。

  而为了巩固军权和势力,邺沛茗在受封后便开始整顿军队,将牙军、亲卫军改成禁军。不过她不想和后孚朝廷有任何冲突,故而在后孚朝廷六军的基础下设了侍卫亲军。

  侍卫亲军系统中,以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为长官,而这职位由邺沛茗兼任。其下是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分别为石大明和韦叔瑜担任。

  而侍卫亲军系统下又分为马军和步军。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为宋庆柏,副都指挥使为齐仲,都虞侯为孙良朋;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为马锋,副都指挥使为余阳,而都虞侯则为叶克。

  马军部队又有五支军队,分别为邵武军、义武军、振武军、骁武军和匡武军。各军皆是以指挥使为长官,其下有副指挥使、都虞侯。

  步军部队有七支军队,分别为鸟铳军、上直军、中直军、下直军、向明军、忠卫军和怀德军。向明军、忠卫军和怀德军皆有吴越降兵混杂在内,故而较之别的军则显得人员混杂。

  十二支军队,人数多的如骑兵邵武军有两万人,少数少的如鸟铳军,只有一千余人,不过邺沛茗的军中拢共便有十四万兵马,人数甚至已经超过了后孚的兵马数。

  除了整顿禁军,邺沛茗还整顿了吏治,其治下的十五座州府,除了金陵刺史由她兼任之外,其余的十四座州府刺史及其佐官皆由邺沛茗任命。

  而让人感到惊奇的是,邺沛茗的军中首次出现了女子为将领的情况。当然,邺瑶为鸟铳军的副指挥使这是路人皆知的,因她的出身而得到此职官并不奇怪。让人咂舌的是朱光卿之妻聂秀清竟被任命为上直军的副指挥使。

  聂秀清在朱光卿统帅兵马开始便被赋予随军的权力,故而这些年她凭借自己的智慧从旁给予了朱光卿不少建议,并获得底下将领的敬重。

  如今她成为独当一面的上直军副指挥使,却仍旧让人感到惊诧。

  除了聂秀清外,各州府的佐官中也出现了不少女官,不过因反对的声音仍旧占据上风,故而刺史中倒是没有女子的身影。

  好在邺沛茗这些年的政令产生了不少积极的作用,否则聂秀清和那些女佐官的出现必然会引起混乱。

  除了任用自己人,邺沛茗也善待了招降的吴越官员和将领。除了之前便投靠过来的杜白梅等人已经被慢慢地重用,伏仁、席飞章、刘哲瀚等文官幕僚,也有张朔敖、钱橦滨、江泷文等骁勇善战的武将,也都被接纳了。

  邺沛茗招抚他们,分别派与中直军、向明军、怀德军副指挥使、都虞侯等职务,也有担任州府刺史的。而见识到邺沛茗的手段后,他们有的是畏惧她的力量,有的则被她的德行所折服,心悦诚服地投靠了她。

  做完这一切后,邺沛茗将重心转移到金陵来,力求将金陵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堡垒,同时也要发展它,使它成为军事和经济重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