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中“幸运读者名单”, 究竟是厄运,还是好运?

  珀尔无法给出肯定回答。

  参考以往经验,E先生的「罪犯吸引器」头衔绝非浪得虚名。

  当这一份邀请名单公布时, 依照迷信逻辑, 本次美食品鉴会注定会发生不详事件。

  做人却不能迷信。

  爱德蒙坚持认为有朝一日能够摘除古怪光环,那一天说不定就是在这次宴会。

  不过, 他没执拗到为了证明厄运将尽, 就一定要去参加这次评审宴会。

  比起一群人的狂欢,与珀尔两个人在大街小巷里寻觅巴黎之美的感觉更令人沉醉。

  于是,只做没读过幸运读者名单,没有去信杂志社表明有意参加宴会。

  时隔三天,两封邀请函却是分别寄给了基督山伯爵与兰茨先生。

  寄件方是「味道审查会」。

  大概内容就是邀请社会名流,前往巴黎郊野的一座城堡里进行美味品鉴宴会。不必携带侍者, 主办方会做好充足安排。

  本次主题《复古夜色之美》, 用美味食物带人领略无尽黑夜的魅力, 发现旧日时光的美好。邀请函的用词有些虚浮,看完这一主题内容, 也不知道它的实际菜式会有哪些。

  主办方不写清楚菜式, 只说如果有意向, 麻烦在五天内回信到巴黎XXX地址。

  两人难免意外。三天前将参与宴会的机会拒之门外,这玩意居然通过另一种方式再次出现在面前。

  品鉴会一年四次,每次共有三十一人参与。

  除了主席团十一人, 向外邀请二十位来宾一起品鉴美食。六位是特邀嘉宾,十四人是读者抽奖携带同伴。

  每个季度选择不同的主题。

  根据这一主题, 有意参加的餐厅或送菜上门或派来厨师当场烹饪。

  嘉宾们在宴会结束后说出各自感受, 也评选最好的三道菜, 这些都会刊登在颇具点评美食权威性的《美味不停歇》杂志上。

  看似白吃白喝的免费晚餐的背后, 实则另有玄机,能登上邀请名单或要运气或有实力。

  幸运读者被摇奖选中,前提往往是他们多次购买杂志,变相支付了一定的入场费。

  特邀来宾就更加不同,往往非富即贵。

  通过观察以往品鉴会能看出一些端倪,被邀请者的喜好往往与宴会主题相关。

  比如曾经办过一次主题为「五光十色」的晚宴,将金银珠宝与食物联系在一起。与其说比的是食物味道,不如说是比宴会奢华装饰。

  那次邀请了六位爱好珠宝的权贵,他们大加赞美奢华就餐环境。

  当这些评价刊登于杂志上,宴会使用的金银珠宝餐具与装潢风格很快在巴黎有钱人的餐厅中流行起来,背后的商家数钱数到手抽筋。

  由此可见,美食品鉴会不是单纯的吃吃喝喝。

  味道审查会举办宴会多多少少与利益挂钩,参赛餐厅与受邀来宾最后也都能获利。

  哪怕邀请函上写得不够清晰,但以主办方七年以来累积的口碑,绝大多数的被邀请人都会欣然前往。

  巧了,珀尔与爱德蒙不属于绝大多数。

  两人对着请帖在思考。

  爱德蒙:“如果宴会主题与被邀请人的喜好相关。兰茨先生,您认为该如何解读《复古夜色之美》?我们的什么行为能与它联系起来?”

  珀尔猜想应该与哥特风相关。“黑夜往往与神秘诡异联系在一起。我写了两本异闻录,今年春天又在报纸上与人偶复活新闻同框。

  您也不逞多让,在巴黎范围内买下了三栋的闹鬼别墅,又因「剃须马厩」的血案在报纸上发了悬赏线索通告。”

  为什么批量购买闹鬼别墅?

  爱德蒙当然不是单纯撒币,而是模糊视线焦点。

  其中有一套是十年前维尔福被行刺且活埋私生子的府邸。

  外界不清楚事发经过,只知道维尔福在第一任妻子死后就搬走了,而别墅一直有闹鬼传闻。

  近年才将这套地产对外出售,最终被基督山伯爵买下。

  钞能力,绝大多数时候真的很好用。

  爱德蒙与维尔福面对面时,维尔福丝毫没有怀疑买家的动机,想也没想对方是来调查十年前的别墅血案。

  基督山伯爵仿佛是一只如假包换的面色惨白吸血鬼。

  他一掷千金买下了几套有古怪传闻的地产,让人觉得他就是哥特故事的氪金爱好者。

  话说回来,味道审核会在此背景下发出邀请函,令人揣测此次品鉴会的主题与神秘传说有关。

  去,还是不去呢?

  第一次,爱德蒙作为幸运读者被选中,选择了拒绝赴宴。

  意料之外,第二次机会来到眼前。它究竟是命运的巧合,或是有无形之手的操纵?

  不论是哪种原因去了才能一探究竟,所以这次选择去。

  珀尔闲着也是闲着,决定一起赴十月之约。

  根据邀请函所示,赴宴地点是废弃多年而去年刚刚完成修复的城堡。

  城堡的新主人正是味道审核会的主席保罗?雷东,这也是他首次以此城堡宴请宾客。

  十月二十日,巴黎,阴。

  晚宴将在夜间七点开始。

  从巴黎市中心到郊野城堡,单程马车也要两个小时。

  黄昏时分出门,空中乌云越卷越重,令人怀疑夜晚必有雷暴雨将至。

  狂风暴雨却迟迟不来,头顶就看到黑云以遮天蔽日之势堆积起来。

  城堡主人雷东表示将为每位客人提供免费食宿。

  品鉴会的三十位来宾不必担忧今夜大雨影响归途,完全能舒舒服服休息一夜,待明日天晴再离开。

  或是有此保障在前,今夜没有人表示会临时缺席。

  珀尔与爱德蒙带了轻便行李,做好了万一暴雨不便赶路而需要留宿城堡的准备。

  两人提前四十分钟到城堡。

  审核会主席雷东亲自前来迎,“上帝啊,今天我高兴地能多吃几盘菜!终于让我见到赫赫有名的基督山伯爵与兰茨先生了。没想到两位是认识的,联袂而来。”

  “晚上好。”

  爱德蒙显得颇为冷淡。比起雷东的热情洋溢,他只微微扬起下巴,轻轻点了点头,就算打了招呼。

  珀尔稍稍多了几分温和与雷东寒暄。

  “很高兴认识您,雷东先生。《复古夜色之美》真是令人期待的主题晚宴,我们也迫不及待想要一睹全貌。”

  「我们」,这个词用太好了。

  爱德蒙非常乐意被代表,在基督山伯爵一贯无情的眼中竟是闪过不可捕捉的愉悦。

  雷东笑呵呵地带路,不在意基督山伯爵的冷漠,但也难免倾向于更加彬彬有礼的兰茨先生交谈。

  “我想今夜不会令两位失望的。我们将重见古罗马的荣光与黑夜的巧妙结合,感谢格里莫?拉雷尼埃尔先生,他带给法国菜以新的荣光。”

  正是格里莫?拉雷尼埃尔开创了味道审核会的品鉴形式。

  尽管他后来弄虚作假,用自身一个人对菜肴的评价蒙混取代整个审核团的综合评议,让他信誉扫地而不得不败走巴黎。

  即便丑闻缠身,可不能否认他的功绩。

  被认为是“美食文学之父”,开创了一种前途大好的文章专栏形式——美食专栏。

  让人们了解到许多餐厅美味,同时将用餐礼仪教授给大众。

  雷东显然是格里莫的支持者,否则也不会相隔多年续办「味道审核会」。

  他也延续了格里莫一些在外看来古怪的风格,比如敢把各个阶层的人弄在一张桌子上进餐。

  “也许,两位有听闻品鉴会的来宾构成。今夜还有几位幸运读者前来赴宴,他们从事着维护城市运营的辛苦工作,但愿两位不会介意与他们喝几杯酒。”

  这番话就是委婉提醒。

  有些傲慢的权贵总是看不起底层的劳工,却从未想过那些人才是社会基石。

  曾经,闻名法国的格里莫举办午餐会,是性情古怪地将权贵拒之门外。

  反而邀请平民阶层出生的穷律师、文学家,更甚是叫上乞丐与仆从同桌而食。

  那些都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之前。

  当时看来,格里莫的行为岂止是离经叛道,简直就是乖戾至极。

  说来格里莫出身在一个家产万贯的家庭。

  父亲出身低微,却通过做征税代理人而赚得盆满钵满。

  母亲是正统贵族的女儿,奥尔良主教的侄女,却是心高气傲瞧不起暴发户丈夫。

  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他对贵族厌恶至极,倒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举办当时人看来怪异无比的宴会。

  大革命发生后,格里莫的资产全部清零。才有了他开始撰写美食专栏谋生,然后创办「味道审核会」,另辟蹊径找到免费品尝各地美食的途径。

  珀尔并不介意餐桌上的食客来自何处,她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主席雷东对格里莫的推崇备至,今夜的宴会该不会因为效仿前辈,弄得过于古怪吧?

  不是她疑心病重,雷东刚刚提到了要复原古罗马荣光。

  谈到古罗马,其中就有一些奇葩用餐风潮。

  比如食客们手上沾了油渍,不用餐巾擦拭。

  侍者是不着寸缕的美丽少女,而食客们将油污擦在少女长发上,那一头长发还喷了香水。①

  古怪吗?

  据说这就是格里莫办过的古代风宴会。

  珀尔完全欣赏不了,她怀着这样一份隐忧进入城堡。

  先去客房摆放行李,整理衣衫又清洁了一路而来沾染的尘土,再被侍者引去了会客厅。

  夜间18:57,距离计划宴会开场只剩三分钟,会客厅内到了二十九位客人。

  只差最后一个人到来就能开席,一起去往楼上的餐厅。

  谁还没有来?

  雷东说,德?莫尔塞夫伯爵还没来。这位在曾经立下军功,九年前封爵。一直都在海外驻军地,上个月刚刚返回巴黎。

  话音落下,侍者就来传讯,莫尔塞夫伯爵来了。

  雷东再次亲自出门去迎接。

  十分钟后,他将一脸高傲的莫尔塞夫伯爵迎接进门。

  爱德蒙坐在会客厅的一角,他并没有主动占据醒目的上座。

  此时,不经意朝门口一瞥。本来只想看看这个姗姗来迟的家伙有多傲慢,这一眼却叫他绷直了背脊,目光蓦地暗了下来。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呵!军功赫赫的莫尔塞夫伯爵?不,这是假名。来者是化成灰,他也认识的仇人之一,费尔南?蒙代戈。

  珀尔敏锐地察觉到身边人的情绪有变。

  哪怕E先生面不改色,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动作,但她能确定亲爱的伯爵在这一瞬的情绪波动过于剧烈——那种情绪叫做仇恨。

  但,只有一瞬。

  两秒之后,爱德蒙身上强烈的恨意瞬间隐去,仿佛全部藏匿到无底深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