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反清>第九十章:扩军
  现在的中军帐,还是有些简陋。

  除了处理军务的桌案以外,就只有几方小凳,一副摆放衣甲的架子,李自敬平日穿戴的黑色建议及锁子甲、棉甲,正挂在上面。

  营地之中的营务,扎营等事,照常进行皆离不开顾君恩的安排。

  由于李自敬本人对这位新军师的态度比较礼敬,因此前营之中,目前还没有出现那种不服从顾君恩命令的刺头。

  就连郝摇旗,也都听令行事。

  “制将军叫我?”

  顾君恩已经从其他前营士卒口中听到,关于前营一些特殊规定的事,这次也是改了称呼。

  李自敬注意到这些,两人对视一眼,各自心中也都明白原因,没有在这种繁文缛节上多说。

  “我有一个想法,问一问军师的意见。”

  “方才,吴兆胜前往同仁堂襄阳总铺买药,但这乐氏依旧借口拖延,为尽快救治守城驻军伤员,出了下策。”

  顾君恩一愣,连忙询问。

  “这下策是...?”

  李自敬眼眸深沉,手上的指甲敲打在桌上。

  “吴兆胜强行扣押了乐氏在襄阳城中的全部铺面,如此一来,算是彻底和乐氏撕破脸了。”

  “城中百姓都在询问,我前营将同仁堂充公,是不是只作公用,军师且听我言。”

  李自敬说着,摆了摆手。

  一名护卫在中军帐的精骑随即上前,为他端上一碗凉水。

  李自敬随而起身,在营帐中往来踱步。

  “月前在潼关一战,我大顺军中常有伤员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死于救治不及时。”

  “本将来到襄阳,恰逢屯驻襄阳的刘体纯将军部下有此祸事,便就想着,与同仁堂合作一番。”

  “到时候,同仁堂出药,郎中入军,帮助救治伤员,我前营则可护卫同仁堂在襄阳的买卖安全。”

  顾君恩想了想,眉眼笑开。

  “制将军想的的确是个好办法,乐氏在全国药铺行当首屈一指,各地皆有分铺。”

  “药材的调度,郎中的数量,当是没有几家能与之比肩,如果能与我前营合作,伤员便再不会有救治不及以致死亡的情况了。”

  李自敬叹了口气,转过身来。看書溂

  “计划不如变化快,这乐氏看来是铁了心要狮子大开口,吴兆胜的做法,已经是比较妥当了。”

  “如今撕破脸皮,乐氏倒是其次,这些商人,对付小民都是恶虎豺狼,可我李自敬却不怕他们。”

  “主要是城中百姓,不等几日,消息传开,到时人人说我前营扣押同仁堂,只为私利。”

  “襄阳几面受敌,人心本就不稳,又该如何是好?”

  顾君恩听到这里,大致明白了李自敬的想法与顾虑,见后者脸色难看,他却是哈哈大笑。

  李自敬有些意外。

  “军师何故发笑?”

  顾君恩眼睛再度眯成了一条缝,一副胸有成计的样子。

  “制将军不必为此忧虑,既然事已至此,不若顺其自然,考虑那么多做什么?”

  “小民趋利,只要我前营能将这同仁堂在襄阳的资源运用得当,为军队造福,人言未必可畏!”

  李自敬微微一怔,转过身来,走向他。

  “军师的意思是...是要我将同仁堂彻底并入前营秩序之中?”

  顾君恩微微颔首,话只说了一半。

  “论及军事建设,在下可就比不上制将军了。”

  李自敬神情微动,眼底闪烁着亮光。

  方才顾君恩这一番话,算是替初次独自建设城镇的李自敬,解开了心结。

  管他那么多作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这么干了!

  ......

  几日后。

  前营在抵达襄阳的第二天,便扣押了乐氏同仁堂在襄阳的全部资产,充为军用。

  这一消息传开,使得整個襄阳的豪商们都是人心惶惶,许多人更是开始散播谣言。

  称前营军纪败坏,随意抢掠。

  但是很快,李自敬通过马队沿街叫喊的方式,向整个襄阳城传达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扩军!

  前营将要在襄阳城内,将军队正式扩充为两万人,被选为正式士兵的人,都会有编制。

  这是李自敬根据后世,在前营新出台的一个玩意儿,叫做编制。

  前营的普通士卒,会被纳入一个叫做编制册的东西里。

  这个东西很新颖,但是道理很容易理解。

  俩字,只属于前营士卒的福利。

  就算你是普通士卒,你也有福利。

  一旦你的名字被纳入前营编制册,便会登记在世的妻儿老小姓名籍贯,每个月从饷银中扣取一部分费用,用来缴纳军费。

  但这些军费不是白交的,被扣取的饷银会被如实记录数额,告知士卒及其家人,归入档案,随时可以查阅。

  正式的前营士卒,可以获取一枚前营兵牌,凭此兵排以及扣取饷银的收据,可以到同仁堂诊治抓药。

  有了这两样东西,你抓药治病就不需要花钱了,全都从被扣除的那些饷银里出。

  由于同仁堂在襄阳的家当,已经被李自敬下令全面接手,因此定价也是李自敬说了算。

  拥有编制的顺军士卒,不仅可以带着妻儿老小前去治病,就连价格也一定比市场价低。

  说白了,这就是李自敬给顺军士卒搞的医保。看書喇

  李自敬的确就这么做了,将同仁堂充军,也只作军用,但却是用来给士兵发福利的。

  这就是顾君恩的理念,小民趋利。

  这一消息传开,当然会有些许的谩骂声,但是更多的,却是城中百姓对此的趋之若鹜。

  这种福利,放眼天下,也就是李自敬的前营才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如今乱世,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是流离失所,无田耕种,也无地可住,一天能吃上一顿饭就不错了,更别说抓药看病。

  连看病都看不起,药铺这种地方,还有那些坐诊郎中,几乎成了官绅富家子弟的专利。

  给全家看病抓药这种事,听起来简直像活在梦里。

  在哪当兵有这种福利?

  李自敬之所以耽搁三天没有扩招,正因为给全城百姓一些消化的时间,毕竟这种理念放到现在,还是有些新颖的。

  医保这玩意摊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是利还是弊。br>
  李自敬只知道,在如今这个时代,绝对不能学我鞑清去遵循守旧,路是走出来的,有想法就要试试。

  说不定,这就是一个新路子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