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支教十年,你告诉我这是大唐>第202章好阴险啊
  如此一想之下,李二立刻就冷静了下来。

  李二身后的王德,看到李二不再说话,就悄然隐退。

  一点生息都没有。

  偌大的太极宫里面,就剩下了李二和李承乾。

  刚才还气势腾天的李二,此时一脸愁苦。

  完全没有了刚才了气势。

  他重重的叹口气。

  “承乾,你说这件事,朕该当如何?”

  李承乾想了一下,然后缓缓的说道:“父皇,在儿臣看来,这件事是我们想的太简单了。

  以为把孔德伦留在长安,百官就不会有什么小心思。

  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这样。

  这次他们,就是趁着咱们大意,才趁机煽动天下士子。

  以儿臣之见,当务之急,还是如何平息读书人的怒火。

  否则的话,此事会愈演愈烈,万一被有心人利用,恐危及大唐江山呐!”

  李二皱着眉头。

  缓缓的点点头。

  李承乾说的没错,天下的读书人,力量可是异常强大的。

  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如果这些读书人闹起来,那破坏力,却是堪比十万大军。

  李二承认,这次他确实是大意了。

  他没有想到,大唐的臣子,居然会耍弄如此手段。

  煽动天下士子……

  真是阴险啊。

  不过,这更加坚定了李二变革的决心。

  李二在皇宫设立军机处,目的就是削弱臣子的权力,让皇权变大。

  可是现在他发现,大唐的权力,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不在他李二手里。

  而是在读书人的手里。

  这个读书人里面,包括大唐的文官,世家大族、以及天下的读书人。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庞大到李二根本就无法忽视。

  军机处毕竟只是一个临时机构。

  虽然这个机构让他李二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以后呢?

  一旦文官集团的力量在此变大,那这个军机处就会灰飞烟灭。

  到时候,大唐还会继续走上原来的老路。

  这种事,不是简单的诛杀大臣就能解决的。

  长孙无忌身为大唐宰相,百官之首,权力够大吧?

  可是杀了他,皇帝的权力就能变大吗?

  不见得。

  没有了长孙无忌,还会有其他的宰相。

  只要朝廷的法度不变,那这种局面,就会一直存在。

  这一点,李二太清楚了。

  如果他李二不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那大唐以后的皇帝,恐怕就更解决不了了。

  他李二起于战阵,杀人无数。

  文武百官都被他李二压制的死死的。

  即使是这样,大唐的变革还没开始就如此不顺。

  如果到了大唐后面的皇帝手里,那只会更加棘手。

  起码李承乾就无法做到。

  甚至,等到他李二死后,那些文官还会把自己描绘成如同始皇帝那样的暴虐之君。

  纵使他李二这样说为了天下百姓,可是他已经死了。

  他为天下百姓的心,谁会知道?

  即使知道又如何?

  这天下评论的笔,可是掌握在文官的手里啊。

  甚至连他李氏子孙都反驳不了。

  李承乾知道,可是李承乾后面的李氏子孙呢,还会同样知道吗?

  那些教授他们的名师,会如实相告吗?

  等到百年之后,他李二在百姓口中,在李氏子孙口,在史书之中,都会彻彻底底的变成一个暴虐之君。

  自己为了天下百姓,甚至连皇位都可以让出去的那个李二,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李二越想越愤怒。

  文官力量的强大,远超他的想象。

  当年晋阳起兵,他李二心怀天下。

  他以为只要推翻了暴隋,只要打败了所有对手,就可以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曾经他以为只要自己成为了皇帝,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那可是皇帝啊!

  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皇帝拥有更大权力的人吗?

  可是现在,李二猛然发现。

  他这个皇帝,是如此的憋屈。

  如此的卑微。

  如此的无奈。

  他想为百姓做事,但是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阻止他。

  他可以杀任何人。

  可是杀大臣,可以杀士子,也可以杀士族。

  可是那又如何?

  这些人,杀不完的。

  到最后,他李二死了,新的大臣,新的士子,新的士族,还会冒出来。

  他李二到头来,什么都阻止不了。

  只为自己赚了一个千古骂名。

  何其的荒唐啊!!

  李二深深的叹口气,生出来一股无力之感。

  而此时在皇城的朱雀大门外面,孔德伦被声势浩大的士子集会给弄蒙了。

  此时的朱雀大门外面,读书人已然讲朱雀大门给围的水泄不通。

  人头涌动。

  看的孔德伦一阵咋舌。

  这些读书人,都在发什么疯!

  在孔德伦的前面,一个衣着华丽的士子一脸的不忿。

  “诸位,陛下受奸人蛊惑,居然要废黜儒学圣道,咱们可不能坐视不理!”

  “就是啊,我都听我爷爷的三叔说了,那日在朝堂之上,陛下亲口说要变革大唐。”

  “那也不能变革咱们的儒学啊。

  朝廷这么一变,咱们这么多年读的书,岂不是都白读了?”

  “敢问,您的爷爷的三叔是谁?

  居然能身居庙堂。”

  那士子一脸傲气。

  “这个不便多说。

  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我爷爷的三叔,当日就在立政殿。

  亲耳听到的。

  绝对错不了。”

  这个士子这么一说,周围的读书人,立刻就投过来一阵羡慕的目光。

  这家伙也是个有背景的人啊。

  能去参加朝会,那品级一定低不了。

  这家伙有这个便利条件,那还在这里瞎掺和什么?

  直接想办法搞一封荐书,说不定直接就能入朝为官呢。

  孔德伦一听,火气立刻就上来了。

  简直是胡说八道!!

  老夫当时就在朝会之上,陛下何曾说过要废黜儒学!!

  你们这些人,听风就是雨,没有一点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居然还在这里大言焱焱。

  读书人的脸,都让你们给丢进了!

  “你休要在这里妖言惑众,陛下何曾说过这话!

  你在这里大言不惭,就不怕大唐律法吗?”

  孔德伦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人家李二为了天下百姓,殚精竭虑,夜不能寐。

  可是你们这些人,居然还在这里胡说八道。

  煽风点火。

  哪里还有一点读书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