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大明,朕不做亡国之君>第118章 洪承畴
  陕西官员后面,接任务的是现任陕西督粮道参政,正是洪承畴,这个时候他名声不显,就是个地方四品官员,属于布政司下辖,跟那些京官四品,那叫一个天壤之别。

  说起这个洪承畴,名声可就大了去了,正史上在陕西剿灭多次农民起义,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之类的,被他追杀的如丧家之犬。

  后来洪承畴积功做到了五省总督的位置,官大的没边了,领兵之才,跟孙传庭有的一拼,可由于正史上的崇祯把大明都给玩残,这个洪承畴看不到希望了,就投降了皇太极,在满清朝廷做官,也是身居高位。

  所以后世对于这个洪承畴的评价嘛,奸臣,叛徒之类的,不绝于耳,但谁也无法否定他的才能。

  “出声的是何人?上前回话”,崇祯若有兴致的看着洪承畴,他现在还不认得此人,只是觉得一个小官,敢抢尽了他上官的风头,颇有意思。

  “臣是陕西督粮道四品参政洪承畴,参见吾皇!”洪承畴越过一位位上司,避开他们杀人的目光,他知道这是他上位的最好机会,一定不能放弃。

  崇祯听到他自曝家门,心中一震,原来是这个大咖,不过他却没有对洪承畴有什么偏见,在现在这个时空,人家也没叛变,又是个能臣,连周延儒这样的奸相都用了,还怕他洪承畴?

  再说臣下叛节,大部分都是因为君上无能,是把好刀,干嘛不用!

  “好,洪承畴,你很不错,你可想清楚了,朕只给你七天时间,而且朕要的不是剿灭,而是平复,就是说贼首和顽固之民你可以杀,那些善良之民,你只能劝他们回家!”看書溂

  “陛下,不用想了,臣敢接下此重任,就有把握,七日之后,臣完不成任务,陛下砍下臣的脑袋就好,不过臣要跟陛下讨要便宜之权!”

  “准了,朕予你便宜之权,在诸位大人面前,朕就直说了,做错了朕会罚,做好了,朕从不吝赏赐,洪承畴,这次你要是完成任务,朕会给你一个大大的赏赐!”

  “谢陛下,臣必不负所望!”

  说完洪承畴就告退而去,他可是一刻钟也不敢浪费,不然自己吹下的牛逼,就要用生命去弥补。

  再次震慑这些陕西官员后,崇祯就吩咐他们回去,这次以后,他们是不敢再乱来了,起码短时间内,他们不敢,等朝廷缓过来后,他们更翻不起什么风浪。

  、、、、、

  崇祯很久没有在外面露脸了,最近很多百姓听说他遇刺卧床不起,就自发从周边过来,看望一下他们的恩人,可皇帝哪有这么好见,而且崇祯有自己的计划,更不会出来,所以百姓就滞留在西安城外。

  还好崇祯有派将士们去维护秩序,给百姓们搭了些临时的草棚,还分发了些粮食,所以就没有出现什么乱子。

  略有杂乱的人群中,突然有人惊呼:“快看,是皇帝陛下,是真的,我在家乡时,陛下亲手给我发了粮食,我认得陛下,大伙快去参见陛下!”

  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向崇祯的方向涌去,不过他们也不敢靠太近,尊卑之分还是深入人心的,“草民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草民听说你被秦王刺杀,不知您身体安康否?”

  “陛下,草民给您带了个老母鸡,给你补补身子··”

  各式的问候,是那么淳朴,虽然有些问题问得很直接,有点不敬的意思,可崇祯不在意,他知道这些百姓没什么坏心眼。

  崇祯身边的一众随从,也是被狠狠感动了一把,纵使天下官员骂陛下暴君、骂他们这些人为爪牙,又如何,百姓永远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他们就是正义的一方。

  “乡亲们好,多谢大伙的关心,朕没事了,是朕让大伙费心了,大明有你们这样的子民,是大明之幸,朕必不会负你们,不会负了天下百姓!”

  崇祯带着众随从一路而行,百姓们自动给他们让出一条通道,然后远远的给崇祯递上亲切的问候,崇祯也点头致意,偶尔还跟百姓们聊几句,自古到今,有多少个皇帝能做到这样?屈指可数。

  但崇祯做到了,所以他得到了百姓的拥戴,而现在陕西为什么又有了民变?按说百姓这么拥戴他,是不可能反的啊,当然是有心人为之,那些首领就是打着为崇祯复仇的旗号,聚集些被欺压到活不下去的百姓。看書喇

  那些曾经受过崇祯恩惠的百姓,听说皇帝“遇刺身亡”,可是大哭一场,然后那些士绅余孽又卷土重来,百姓手里的粮食又被抢走了,哪还能活得下去,一些有心人一鼓动,百姓们就拿去农具,跟着去闹造反了。

  这些原因,洪承畴是知道些的,所以他才敢接这个任务,想要平复这些民变,抬出皇帝的旗号,基本上就瓦解一大批人的斗志了,再杀几个领头的,发点粮食,就解决了。

  当然也是又难度的,难就难在怎么把握那个度,洪承畴作为一个善于专研的人,他早就对皇帝在陕北的行事,分析了一次,不管皇帝怎么杀,陕北它就是乱不了,反而更稳定了,其中重点就是民心,皇帝做得就是顺应民心。

  现在洪承畴觉得自己照着做,问题就不大,其他大人高高在上,根本看不透其中的奥妙,所以便宜就被洪承畴捡了。

  洪承畴跟崇祯告退后,就去点了两千卫所兵丁,把所有的马都调走了,还好他有便宜之权,不然人家连马毛的不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