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大明,朕不做亡国之君>第133章 将士归来
  很多生员因为被处罚的事哀声怨道,要不是有各自派系的大佬压着,还真会有人上街游行去。

  开始听到朝廷对自己的处罚时,这些生员就不干了,不给考试?那不就是断人前程吗,不行,当初可是大人们安排我们做的,现在出事,大人们必须给我们解决!

  所以很多生员三三五五结队,各自去找大佬们要说法,别想着你们赚钱了,就把我们生员们给卖了。

  “大人你说这事怎么解决吧,不给我个交代,事情没完!”

  刚应付完皇帝陛下,还有应付这些小祖宗,这些大人们头都大了,他们不是皇帝,不服就直接咔了,主要是人太多,要是人少的话,偷偷噶了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

  于是大人们就把锅推给皇帝,“学生们,老夫尽力了,但是这个皇帝不讲理,我们也没办法了,要不你们五年后再考?”

  生员们听了,五年?你知道我们要怎么过这五年吗,大人你说的倒是简单,“大人,我们等不了五年,我们现在就要去皇宫门口,我们要找皇帝给个说法,不然、不然我们、、不然我们就雇人撞死在皇宫门上!”

  看看,这读书人真是一点骨气都没有,想以死明志都不敢,还要雇人去死,什么世道啊。

  但这也吓坏这些大人们,什么你们这帮二百五,还敢去告御状?嫌皇帝整我们整的不够惨啊?

  现在皇帝不追究我们,不是他没有证据,是他跟个明镜似的,他不把所有东西摆在台上,是和我们达成默契,现在倒好,你们去抖出来,到时皇帝也保不住我们。

  气归气,这些大人当然不会去过分刺激,这些脑袋不灵光的生员,而是对这些学生好言相劝,“学生们,你们不要急,皇帝不是说了吗,你们虽然不能参加科举,但只要你们考上了,就可以进入北京大学啊,皇帝不是说了,到时学满即可为官,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你们可以保证你们就一定能进士及第吗,不能吧,现在有一个更好的机会,说不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到时你们进入官场,我们再帮你们运作一下,那和科举也相差不多嘛!”

  好嘛,这个大佬们才是渣男的鼻祖,连这个洗脑都用上了,不过也管用,原本会发生一次轰轰烈烈的学潮,就这么被熄灭了。

  但是大部分学生被传统思想的禁锢,认为科举才是王道,什么北京大学,不就是个小吏集合班吗?

  所以街上多了很多买醉的生员,酒肆、妓院的生意都不知好了多少,想要离去,不吃皇帝给的“嗟来之食”,但是心又有不干,总归还是被北京大学这个希望吊着,希望到时那些大人不再食言,给他们运作好,也是可以当大官的,虽然出身不怎么正,但能赚钱谁在乎?

  随着北京大学建造的开始,那些被处罚的生员们,慢慢的就没有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情了,而那些官员们也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为什么呢?因为皇帝陛下对这个大学重视,都临近科举考试了,这位大明的陛下却毫不关心,反而对这个大学,上心无比,一有任何问题,都亲自派他的心腹大臣去处理,有谁敢消极对待,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当把大学占地划出来,所有的人都震惊了,那根本不是什么学堂,他娘的就是一座小城,和皇宫一起对比,都隐隐有点逾规了,但这位皇帝还是总碎碎念,说:“太小了,再大一点,房子要多一点!”

  一般的书院最大撑死就一座大一点的宅子,可这个书院却可以说是一座城,起码一些小点县城,就没办法跟它比。

  所以还会有人觉得,所谓的北京大学,是皇帝用来打发那些被处罚的生员的吗,谁家打发人会动用几万劳工?谁家打发人会建一座城?谁叫打发人会花掉几百万两银子?

  太多太多的疑问在人们的心中,皇帝这是要干嘛?原本不在意的大儒们,现在有意见了,“陛下,就为了些学生,建造一座城?是不是有点浪费了,我们教书育人,就一个小学堂就可以了,还有到现在为什么还没请我们这些大儒去授业啊?”

  针对这样的问题,狗皇帝当然不会承认,这个大学是将来取代科举体系的一个地方啊,于是就忽悠道:“读书人是一国之本,朕不能怠慢了,夫子们传道授业也辛苦,朕就多建点房子,以后夫子们可以住在里面,你们看,这个小城都是住着些文雅的读书人,到时候夫子们就‘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岂不快哉!”

  这一顿忽悠下来,都把那些大儒都捧上天了,他们都开始幻想,自己在里面有一座房子,都是些读书人,那得有多清高啊,不要看见那些贱民、泥腿子,这是如此高尚的一件事情啊,大呼:“陛下如此重视我等读书人,我等真是国之栋梁啊!”

  随着大佬的自嗨,那些生员的情绪也渐渐平复起来,有些人还三天两头去看,北京大学的施工现场,一天一个样,如此大的书院,才能配得上我等肚子中的圣贤书,但心里深处还是有点不得劲,还是科举出身正。

  时间一晃就到了六月尾了,新军的所有将士们都回来了,从山西回到京师的行程,用了将近一个月。

  这不是新军将士们的慢,反而已经很快了,孙传庭他们领着崇祯的命令,带着银子绕道山西两大边镇,都是积年累月下来的欠饷,再不发就可能发生哗变了,因为陕西的欠饷基本解决了,这样就形成对比。

  要是消息一传到山西,士兵们就会说:“大家都是边军,凭什么给陕西发,我们后娘养的?反了!”

  好不容易评定的陕西,又来个山西,崇祯还怎么发展大明啊!

  加上新军新招的两万多士兵,这些士兵都是步兵,大明本来就缺少马匹,崇祯能在新军配那么多马,也是下来血本的,又还有抄家而来的大量财物,补完军饷后,都还剩余小一千万两,还有一辆辆马车的珍惜宝物,没办法谁叫陕西的王爷那么“热情”!

  就这样的情况下,新军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赶回京师已经很了不起了。

  将士们一回到京师,就迎来了皇帝的检阅,严格上来说,这次行军不算出征,除了剿灭绥德城的王自用,还算小打一场,其他的就是抄家了,这种对于新军将士们来说,根本不是个事。

  这次行军,最多就算个拉练,跟本达不到崇祯想要的实战练兵,但是一个来回几大千里,也是非常辛苦的,也会死人的,古代长征就是一次生死的考验,水土不服、疾病等等这些,都会要了人的命。

  就像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就是去陕西时,感染了风寒,然后就病死了,崇祯当然知道这些,就算是他亲征,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所以这次行军,也是一次伟大的“战斗”,这么辛苦,将士都该赏,新军一回来,皇帝就马不停蹄的检阅,检阅完后,那就是一个字“赏”!

  每个随同的出征的将士,都有赏银、肉、酒,这可让那些没有随同的将士们一个羡慕啊,下次出征一定要争取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