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大明,朕不做亡国之君>第153章 不还钱就出兵
  对于房壮丽的辞官,众心里五味杂陈,特别是他的一些老对手,斗了一辈子了,要是没有这个人了,好像又不习惯了,不过看到房壮丽这样风光体面隐退,也很欣慰,伴君如伴虎,谁能肯定自己就有这么好的收场呢?

  虽然这些人总是说伴君如伴虎,各种抱怨,但你说让他们也辞官,他们才不舍得呢,只要不死,就往死里干,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房壮丽这样想得开的。

  同时在房壮丽辞官这件事可知,想动摇皇帝的抉择,做梦吧!

  房壮丽也很果断,说辞官就辞官,放下乌纱帽,再认真下拜一次,就退去了。

  在房壮丽离开大殿时,崇祯叫住他,“房爱卿,一定要保重身体,朕一定要让你见到大明的盛世巅峰,让华夏族屹立世界之巅!来人用辇驾送老尚书回府,要风风光光的!”

  听到皇帝真情切意的话,房壮丽潸然泪下,回首深深作一个揖,“老臣领旨,谢陛下天恩,老臣一定活到大明中兴之日,祝陛下马到成功!”

  如此深情的君臣告别,不由得让人想起唐太宗告别房玄龄这一段历史,同样是御赐轿子,当今陛下真是唐太宗之才吗,大明真的能屹立世界之巅吗?看書溂

  “好了,朝廷发行纸币这件事无需再议,任何人都不能阻挠我们还是谈下银子的问题,朝廷要发行自己纸币了,就要有足够银子支撑,所以银子必须要兑回来!”崇祯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

  “陛下,既然已经决定发行纸币了,银票也可以继续保留的,银票同样可以作为纸币的支撑,两者并存岂不是更加便利”,韩爌还是不死心,哪有那么多银子给你兑啊。

  “是啊,陛下,银票、钱庄可作为纸币的后盾,两者共存,更加便利”,其他大佬也纷纷出言,就是不想给钱。

  “诸位爱卿是不是糊涂了,钱币涉及一国之本,尔等居然让将国之把柄交由商人,是不是朕的龙椅也可以交给他们还有朕没有说过两者不能共存,钱庄继续做它的生意,但银票不能作为交易的货币,它只是张存单而已!

  华夏币才是唯一的钱币,以后百姓有钱了,可以把华夏币存到钱庄,朕不追究,但华夏币和钱庄的银票,谁是谁的后盾这样分清了,不要本末倒置!”

  众大佬心中叹息不已,皇帝你怎么这么犟,刚才我们还在想你是唐太宗之才呢!

  “诸位大人,商行的收到的银票是卖货得来,光明正大赚来的钱,朝廷怎么兑换都是天经地义,这有什么好说的,难不成那些钱庄还敢黑朝廷的银子不成?”孙承宗神神在在说道,语气充满嘲讽。

  “孙阁老,难不成真的是钱庄要黑朝廷的钱,那就相当于造反啊,老夫觉得即可派兵围堵,不能让他们得逞,其背后家族尽诛之,”李邦华恶狠狠说道,只是眼睛是盯着那些大佬的,妥妥的威胁啊。

  “是啊,李提督说得对,商行的货物实实在在的,是科学院的工匠一手一脚做出来的,岂能给他们黑了去,连朝廷都敢欺瞒,这样下去必定会造反,防患于未然,立刻出兵!”毕自严这个正经老实人也学坏了。

  ……

  随着崇祯的心腹纷纷站出来,场面一时混乱,群情激愤,就表达一个意思:不给钱就出兵!

  就是直接出兵剿灭,完全没有交个给其他衙门的想法,很明显,就是信不过你们。

  “韩爱卿,他们说的可对,直接出兵可好?”看似问韩爌,实际上是问所有的大佬。

  “陛下不可,钱庄也没说过不给兑换,陛下不是给了五天时间吗,今日还在期限内,只不过、、只不过、、”韩爌支支吾吾,很是为难,就想他只是占了一份股而已,还有一些大佬,只是一把保护伞,钱庄的是由家族经营。

  肯定是不会愿意被皇帝抄家的,但你说全部给兑换了,家族会同意吗,能承受这么大的损失?主要赔不赔得起还是一回事,当初可是拼了命的要货啊。

  只要商行一出货,这边马上就抢,丝毫不管卖不卖的出去,反正就一张纸而已,所以有时候就算商行把价格定的离谱,他们也毫不在意,价格你定你的,我们只要把面额往大的印就可以了。

  所以才会欠下这么大债,不然也不至于达到一点多亿两,当时谁能想到还有挤兑这样的事情呢,谁也没经验啊,现在终于自食恶果了。

  “诸位爱卿,只是不过什么,朕要的是银子,这是朝廷应得的,在朕这里可没有钱钱的是大爷这种说法,不还,得问一下朕手中的刀利否!”

  “陛下,臣、臣听说那些钱庄可能、可能最近生意上周转不利,怕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银子,陛下可否宽限些时日?”韩爌说话的不自然了。

  “是啊,陛下,臣等请求宽限些时日!”其他人也附和道,是真没那么多银子啊。

  “这就是说钱庄发放了那么多银票,却没有那么银子支撑,朕手上的银票是假的,他们这是在欺君啊!”

  崇祯不断逼迫,这些大佬都要哭了,“陛下,不会的,他们不敢欺君的,只是民间商人从钱庄借了很多银子,现在手上的货还没销出去,资金还没有回拢,所以钱庄的银子才、才不足!”

  对于这些屁话,这大殿上的人都知道什么回事,什么叫商人借钱,商人是你的,钱庄是你的,左手进右手出?说辞而已,因为他们实在没有那个脸面把事情摆在明面上。

  现在大伙都知道皇帝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说话也是针尖带麦芒,只要不捅破这层窗户纸,官照样做,但这些事情一旦摆出来,可能就是直接抄家了,或者官做不下去了。

  比起这种黄白之物,他们还是更看重自己的官职,只要官职还在,还怕赚不到钱吗,大明的官员可是史上最会捞钱的。

  而崇祯也不想那样,把事捅破了,这朝堂上的官员还能剩几个?到时谁来做事,在大学制还没有完全取代科举之前,这些人仍是大明的最精英的存在,崇祯自己的都很郁闷,明知这些不是什么好货,就是杀不了。

  就像周延儒在陕西犯了那么大的错,他都碍于种种原因,不能杀他,当初要是杀了周延儒,自己是爽了,可后续一大堆问题就出来了,到这个级别的大佬,是代表着身后一股恐怖的势力的。

  这就是大明自从文官控制朝政时,达到和皇帝对抗的局面,要是后世,这就叫民主,但是现在不是说民主的时候。

  见皇帝陛下若有深意看着他们,这些大佬心里发毛,这又是在想什么诡计坑我们了?

  大佬们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在无言中达到了一种共识,然后韩爌继续说道:“陛下,臣觉得,可以让他们用当初从商行购买的商品,抵一部分债,这样可以体现朝廷的大度!”

  真是不要脸到极致了,崇祯就知道他们会这出,朕卖出去的东西,还想退回来?想多了吧,在朕这里可没有无理由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