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大明,朕不做亡国之君>第164章 袁可立来了
  第二天温体仁等人在城门打开时,就离开了北京城,一路往天津而去,早朝上对于温体仁消失,崇祯只说了一句:温爱卿突发恶疾,感觉时日不多,想回乡看看!

  要是温体仁知道皇帝这样说他,肯定又是百万羊驼在心中,出这个差,这么见不得人吗,还突发恶疾,陛下你怎么不说我死了呢!

  反正这些人是信了,温体仁这么喜欢关怀失足妇女,染上点什么病不是很正常吗?

  而温体仁这边得知要走水路,也是心中大呼羊驼,这哪是出差啊,这是赶着投胎,皇帝你真是够够的了,赶时间也不要走海上啊,万一翻船了,我温某找谁喊冤啊,秦淮河的姑娘,不是温某不想你们,是陛下不让啊!

  而自从大学和银行的事落定后,朝廷就不得不处理一些事了,就是朝堂大佬的调动。

  崇祯登基后,阉党没落了,但以前阉党占据了很多重要的位置啊,比如内阁的张瑞图、李国等这些人都是原来听魏忠贤的命令行事的,之前没有换下来,是因为阉党还有点实力啊,可现在阉党被打的七七八八了,其他党还会允许他们占着茅坑吗?

  还有吏部尚书房壮丽辞官了、刑部薛贞被办了,又空出两个大坑,是个萝卜都眼馋,之前被崇祯一套组合拳下来,众人应接不暇,现在尘埃落定了,那就得开始打算了。

  所以经过廷推王永光不出意外当选了吏部尚书,四朝元老韩继思当选了刑部尚书,兵部尚书也换成了阎鸣泰,只有工部和户部没人敢指染,这是皇帝心腹把持的。

  内阁中的除了崇祯的心腹,还有八面玲珑的施鳯来、拥立崇祯上位的来宗道这两位保住了位置,其他的都下来了,取而代之的是周道登、钱龙锡、韩爌三人。

  在崇祯上位之前,内阁一般是三到七人,现在却有八人,甚至他还想再增加两个席位,凑个十全十美,人太少的话,容易视听闭路,对大明以后的发展不利。

  ······

  在御书房编教材的崇祯,被王承恩的声音打断,“陛下,河南的归德府的袁相公求见!”

  袁相公?崇祯愣了一下,一会才反应过来,是袁可立来了,可算是把他盼来了,当初宣召孙承宗等入京时,也宣召了袁可立,只是当时袁可立病了,崇祯只好作罢,七十多了,难为他了,但崇祯也是没有办法,没有袁可立有些事还真办不了,所以就推迟了很久。

  “快请进来,顺便把孙阁老叫来”,崇祯边说边整理自己编写的教材。

  ······

  “老臣袁可立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袁可立下拜到一半时,崇祯就把他扶起,这样也算他行过礼了,“袁爱卿,无需多礼,爱卿年事已高,这边坐!”

  袁可立也没有做作,皇帝的为人他多少还是听说的,自从听到召令以来,他无时无刻盼着和皇帝相见,可是身体实在撑不住,后来皇帝又下令让他养好身子再进京。

  在这期间,他无时无刻关注皇帝,没想到新皇竟然如此魄力,不管是斗阉党、还是平陕西,都可圈可点,如此他更加期待面见新皇了,这不,病刚好就来了!

  “袁爱卿爱卿身体可还好,还能不能再干它十年?”崇祯就像唠家常一样,先问候袁可立的身体。

  “托陛下的福,老臣现在康复了,陛下吩咐老臣就再干它十年!”

  崇祯知道正史上,袁可立是在崇祯六年会死去,年老是一个原因,主要是年老了还操心,忧国忧民啊,不然他再坚持个十年是没问题的。

  其实比起孙承宗,他更加喜欢袁可立,纵观其一生,都是可歌可泣的,民间称他为“袁青天”,他是华夏史上十大清官之一,与文天祥这类的人并列。

  崇祯更看重的他的统兵才能,要不上当年党争等问题,辽东早就被袁可立收复了,哪还有皇太极什么事。

  他一个文官不单止会统兵,还勇,六七十岁的年纪,在路上遇到白莲教作乱,带着家丁就上去冲杀,他六十岁的夫人还亲自上战场擂鼓助威,一家人都猛地一匹。

  在在任用首辅时,崇祯却只能选孙承宗,辽东那帮骄兵悍将都是孙承宗的老下属,只有他才能稳住辽东的局面。

  正说话时,孙承宗也到了,相互见过礼后就坐了,严格上说孙承宗和袁可立两人还算一路人,当年打建奴时,彼此配合过。

  人到齐了,崇祯就直接进入主题了,“朕就有话直说了,召袁爱卿入京,其实是希望爱卿重振旗鼓,登莱那边还需要爱卿坐镇,那些人基本是爱卿的老部下,他们服爱卿,特别是毛文龙那厮!”

  “老臣单凭陛下吩咐,拼了老臣这把老骨头,也为陛下守住辽东的后方!”

  “爱卿有这心,朕深感欣慰,但朕不单止要爱卿守,还要钳住辽东后方,不让建奴往东发展,朕要限制住辽东,给大明争取发展的时间,届时一举将辽东拿下!”

  “陛下,光钳住辽东后方,还不行吧,建奴还可以向西,往草原上发展”,孙承宗提出疑问。看書溂

  “爱卿也看出来了,建奴现在不敢南下进犯,是因为他们地少、人少,一旦让他们吃掉整个草原,届时他们的土地就于大明差不多了,也有能力南下进犯大明了!

  今年初皇太极亲征察哈尔就说明他们正在做这些事了,左翼蒙古几乎已落入皇太极手里,林丹汗只能苟延残喘在右翼,朕料想,皇太极还会再次西征,林丹汗根本拦不住,草原被皇太极收服后,大明的防线就被拉长数千里,我们没办法防,而且会被拖死!”

  “陛下,那我们要不要把土默特召集起来,让他们一同守住右翼!”孙承宗担忧道。

  “没有用的,我们只能召集几个部落,还是挡不住皇太极,而且林丹汗这个缺根筋的玩意,大敌当前还在右翼到处攻击自己人,草原都让他弄得众叛亲离了!”

  “那陛下如何打算?”袁可立抚须说道。

  “朕打算帮草原一把,但到底怎么帮,现在还没定,说不定朕还会亲自带兵到草原走一遭,然后把皇太极压回去,让其只能龟缩在辽东,从草原、蓟辽、登莱三面包围,等我们恢复国力,三路出击一举收复辽东!”

  孙、袁二人双目放光,如果这样,收复辽东完全没问题,陛下的战略深远啊!

  “那陛下需要老臣怎么做,还是巡抚登莱吗?老臣可以即刻出发!”袁可立心动无比。

  登莱巡抚?那不是大材小用吗,登莱可是蓟辽督师袁崇焕辖区,用一个比袁崇焕老师孙承宗还厉害的人去给他当下属?崇祯不会那么傻,那样还是免不了沦为现在的局面,何谈三路包围!

  只有袁可立单独坐镇一路,毛文龙这些人才会被盘活,但去登莱无疑又受制于袁崇焕,不过崇祯早就做好打算,袁可立有更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