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大明,朕不做亡国之君>第188章 到达林丹汗的老窝
  林丹汗个素囊干上了,这对崇祯来说真是个意外之喜,这样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抄林丹汗的老窝了,也不担心林丹汗带人突然回来。

  可是卜石兔不这样认为啊,大明皇帝抄不抄林丹汗的老窝跟他有什么关系,他着急的是归化城啊。

  归化城被素囊躲了,他就很不爽了,但只要他能活着回到归化城,那些元老还是支持自己的。

  但是现在林丹汗又带兵攻击归化城了,林丹汗什么尿性,他卜石兔再清楚不过了,臣服后又“背叛”的归化城,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林丹汗屠杀。

  那是他的子民啊,或者说那是他的财产啊,卜石兔怎么能不着急,归化城被屠了,他这土默特台吉还有什么意义,没有归化城的还能叫顺义王吗?

  “大明皇帝陛下,臣请求你救救归化城吧,不然归化城就完了”,求人的卜石兔还是没有行君臣之礼,只是弯下的要比之前的低一点而已。

  草原的贵族都是一个尿性,能拿到足够多好好处时,他可以接受成为你名义上的臣子,要是真要当臣子,他们是一百个不愿意的。看書喇

  理论上他们是看不起大明的皇帝的,大明人在他们这些草原勇士眼中,就是弱鸡。

  为什么现在卜石兔在崇祯面前,点头哈腰的?他娘的,皇帝身后有好几万士兵啊,随时可以要了他的小命,所以说对付这些人,只要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就行了。

  对于卜石兔的请求,崇祯当然不会答应,现在林丹汗的人在和素囊的人打得焦灼着呢,崇祯突然从后方突袭的话,战果无疑是可观的,但是林丹汗现在还有一战之力啊,崇祯是不允许大明的儿郎作出不必要的牺牲的。

  而且素囊有一万多的兵力,崇祯要这么快就把他救下了,他的实力不会损失太多,这对大明有什么好处?无疑给崇祯控制草原增加难度。

  “顺义王,难怪你会被林丹汗打败,你完全不懂兵法啊,现在朕派人扑上去根本就救不了归化城,还会跟城内的土默特部人产生误会,到时朕的人和城里的人打起来,将如何处理?双方都杀红眼了,就算朕也没有办法让士兵停下来”,崇祯张口就来。

  卜石兔听了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突然杀出来的一波人,谁知道是哪方势力,双方语言又不是很通,还真有可能打起来的,“皇帝陛下,那该如何是好,臣也担心归化城的子民挡不住那狗贼啊!”

  瞧瞧,都喊皇帝陛下了,比直接喊大明皇帝陛下,态度软多了,真是贱!

  “顺义王,你就应该多学习大明的文化,这样就知道什么叫围魏救赵了”,崇祯接着忽悠。

  “围魏救赵?”卜石兔完全不懂是什么意思,呆萌的看着崇祯。

  一旁的孙传庭和卢象升也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意思了,不就是想坐收渔翁之利嘛,都快把顺义王忽悠瘸了,但是他们也默契帮着崇祯搭腔,“顺义王,围魏救赵的意思就是,我们去攻击林丹汗在意的东西,让他不得不退兵,这样归化之围自解!”

  哦!原来如此,卜石兔觉得很有道理的样子,看来以后要多看点大明的书才得,不过好像汉字认识自己,自己却不认识汉字。

  “报~,启禀陛下,找到林丹汗的老窝了,就在归化城东边一百余里的泽地,驻守兵力大概一万左右”,又一队斥候来报,终于找到林丹哈的老窝了。

  “传令全军,绕开归化城,直奔林丹汗的老窝,途中注意隐匿,出发!”崇祯下令。

  很快全军就往东边而去,还有意离归化城的方向远远的,也不敢狂奔,生怕被发现了,达不到突袭的效果。

  卜石兔父子当然也只能跟上了,让他们留在这,他们敢吗?

  ······

  一百多里地,不算远,但也不近,对于奔波了一天的新军将士来说,还是很累的,所幸没有急行军,不然身体真扛不住,从大同镇出来后,就没怎么的休息过。

  到达林丹汗老窝五六了里外,已经是日落后的一个多时辰了,月明星稀,挺好,新军将士在月光下慢慢潜行,丝毫不要火光,让人发现不了。

  直到将士们潜行到敌人大营二三里时,才在敌人的背阴坡停下!在这里已经可以看见远处敌营的火光了,延绵几大里地,这个驻地加上平民应该有个十万人左右。

  林丹汗的老窝是沿着一大片水泽扎起来的,这里水草丰盛,难怪林丹汗选择这里,而不要归化城,一是林丹汗的部落是传统的蒙古族,不习惯住在挤挤的城内,跟归化城这些长期和大明互市的部落不一样。

  二是就算林丹汗想驻扎归化城内,可那里养不了他十来万人的大部落啊,还有到处劫掠的牛羊呢。

  加上林丹汗满草原树敌,他还真怕被人围在城里出不来,那种感觉不是他这种草原雄鹰想要的。

  “老规矩,四面围攻,卢帅北边,马帅东边、张帅南边,孙帅和朕西边,明白吗?”

  “末将明白!”

  “现在就各自带人出发,但不要急着进攻,将士们都累了,战马也累了,到达攻击地点后,让将士们吃饱后先睡他娘一觉,今夜三点后,以朕这边的炮声为号,一同进攻,重骑打前锋,把敌人冲散了,轻骑再上,记住凡是反抗着皆杀,我们将士的命才是最宝贵的,但是也不能滥杀!明白吗?”

  “末将明白!”

  既然明白了,崇祯就放心了,“现在开始对表!”

  四大军帅就围过来,拿出自己的怀表,一一和崇祯的怀表对上,现在怀表是每个班长以上的军官都有一个,使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大家都知道这些玩意的好用,特别是那个望眼镜,觉对是神器,料敌之先。

  卜石兔父子和他们的心腹,远远的看过来,脖子伸得老长了,什么“对表”、“三点”,这些词,他们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些明军的军官脖子上挂着那个是什么鬼,老是拿过来放在眼前干嘛。

  没有人向他们解释,只要他们不作死,所有人都把他们当空气,连崇祯发布命令时,都没有避讳他们,堂而皇之。

  对完表以后,其他三个军帅就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还是那样悄无声息,草原上马匹慢行是没有什么声音的,所以根本就没有人发现这数万骑。

  其实也是林丹汗的部落在右翼打得顺风顺水,完全没有把右翼的人放在眼里,认为没有谁敢找死,敢来挑衅他们这个大部落,连斥候都没有放出多少,就算出来了也是在大营周边晃一下,就回去交差了。

  自大是一方面,还有更多的是他们在右翼劫掠了那么多部落,谁家帐篷里没有几个抢来的女人,满脑子都是自己的“战利品”,此时不享用,还等她们老了再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