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大明,朕不做亡国之君>第213章 大战之前(上)
  很快袁崇焕就把辽东集团几个重要的首领给召集来,商讨此事。

  “大人,朝廷让我们出兵西平城,是不是儿戏了,虽然皇太极现在在草原,可是西平、广宁、辽阳互为犄角之势,牵一发而动全身,打下西平是没问题,但是我们辽东必定会损失惨重啊,那些大人任由小皇帝胡闹吗?”祖大寿扯着粗嗓门咧咧道。

  “住口,不能对陛下不敬,这是廷议后的决定,朝堂已经不是原来的朝堂了,老师说让我们听命行事即可,不要有什么异议,我们辽东的任务就是拿下西平,其他的陛下自由安排,现在我们商议的是如何拿下西平的同时,保存我们辽东的实力,明白吗?”袁崇焕说道,但好像他对皇帝也没什么敬意。

  至于祖大寿说的那些大人,无非就是辽东集团在朝堂上的靠山江南党了,想钱龙锡这些大佬,但在崇祯的安排下,还是通过了出兵西平的决议。

  经过商议后,辽东集团决定一日后就打响西平的战事,他们想要保存实力,就得在消息走漏前开战,辽东不管女真族还是汉族,自上而下都是沾亲带故的,谁能保证没人会通风报信,所以越快动手越好,一天时间是辽东最快的时间了。

  更有趣的是,袁崇焕他们想保存实力,连偷奸耍滑都不行,因为他们没有友军坑了,所以只剩下最后的办法,那就是往死里打,越快攻下西平,他们的损失就越小,因此他们把城墙上的火炮都带上去了。

  也就是现在皇太极主力在右翼蒙古,不然袁崇焕哪敢把城墙上的火炮卸下。

  袁崇焕的人准备好后,就向西平城进发了,这些辽东士兵装备上可比毛文龙那六万大军豪华多了,什么攻城车、云梯这些东西一应俱全。

  而在广宁城方向的,此时风平浪静,好像没什么事一样,广宁城里的建奴士兵,该吃吃该喝喝,丝毫没有察觉到城外二十里处的异样。

  在广宁城外的二十里处的密林里,这里驻扎着有秦良玉率领的数万大军,这批大军的装备更加厉害,连真理大炮都带了三十门,燧发枪兵就有一万,白杆军作为崇祯最开始的倚靠,崇祯当然不会亏待,所有装备都按新军标准给他们换了一换。

  早在两日前,秦良玉根据崇祯的密旨,悄悄带人从喜峰口出关,绕道大凌河,来到这。

  现在只有司令部高层才知道此事,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甚至北京城的那些大佬们,还真不知道有数万军队被调动,,因为这些完全隶属司令部的军队,跟兵部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而作为主帅的秦良玉,平时只在司令部坐镇,连崇祯在北京时的早朝她都不怎么上,何况现在崇祯不在北京城呢,所以那些人都没发现这位柱国夫人已经离京的事。

  甚至朝堂上那些人都快把这位战功赫赫的柱国夫人和他的白杆军给忽略了,因为她太低调了。

  崇祯之所以要秘密调动秦良玉,就是怕朝堂上的奸细和辽东军奸细通风报信,同时也给他们一个假信号,打西平城只是为草原上的皇帝减轻压力而已。

  所以他们觉得西平城打下后也守不住,丝毫不影响他们养寇自重,以后退出西平城时,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一直用建奴来压迫皇帝,给钱给粮!

  “母帅,探子回报,袁崇焕的人已经开始出发了,预计明日午时就能到达西平城”,张凤仪进帐说道。

  假寐中的秦良玉,缓缓张开双眼,“嗯,知道了,让探子盯紧西平城,只要那边战事打响,就到我们行动时候了,还有派人出归化城通知陛下,我们已经到位,随时可以发起进攻!”

  “是,母帅,孩儿告退!”

  “慢着,不急这一时半会,咱娘俩好好聊会,凤仪啊,万年(马万年,马祥麟和张凤仪的儿子)还小,离不开你,娘还要把你带出来打这仗,实属不该,但我马家身为军人世家,又被陛下倚重,怎能不报君恩,娘希望你不要怨怼,陛下身为一国之君,也亲自上阵杀敌,都是为了大明!”

  “孩儿不敢,能常伴娘身侧,为国杀敌,是孩儿的福分,是我们马家人的荣耀!”

  “你能这样想,为娘很是欣慰,我们的陛下,文韬武略、知人善用,相信很快大明就会中兴,到时不仅是万年,还有天下大明的孩子,都会在盛世成长,不枉我等抛头颅洒热血!”

  张凤仪听的有点失神,畅想这未来盛世的美景,若果是以前的皇帝,她们哪敢奢望什么太平盛世,但当今陛下不一样,他有一扫沉珂的决心,他心系天下百姓、、、

  “等打完这仗,你就卸下军中的职位,在家好好陪伴万年、、、”

  还没等秦良玉说完,张凤仪就大惊失色说道:“娘,您不能不要凤仪啊,凤仪要陪母亲一起征战、、、”

  “你先听娘说完,这是陛下的意思,陛下说打仗本来就不应该是女人的事,那是男人的事,大明的男人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女人,这也是为娘最后一次征战了,以后陛下只需要为娘坐镇司令部即可,你虽然卸下军中职务,但也同为娘一起在司令部供职,陛下还说了,你把万年培养好,将来大明就多了一名无敌的将军,比你打十场胜仗的意义还大,明白吗?”看書溂

  “嗯,凤仪明白!”

  ······

  辽东三路大军紧锣密鼓,在归化城的崇祯也不轻松,自从上次歼灭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后,消息就被偷跑的建奴带回去。

  皇太极一听,既高兴又愤怒,高兴是少了一个不听话的莽古尔泰,四大贝勒变成三大贝勒了,除了代善,就剩阿敏这个有异心的杂毛了。

  但是他又很愤怒,八旗直接被灭了一旗,他是想除了那些旗主,可不想除掉大金的实力啊,还有明狗什么时候有能力歼灭他们一旗的能力了?听逃回来的士兵说,明狗很强!

  所以他就风风火火,带上剩下的八万多兵力,来到归化城,连途中的部落都来不及去劫掠了。

  现在归化城已经被围了一天了,被攻了三次,但是全被城内的明军轻松挡住,建奴甚至连城脚都靠近不了,因为建奴同样面临崇祯坚壁清野的作用,没有像样的攻城器械。

  城内崇祯自从入驻后,就开始准备防守了,各自防御用的石头檑木不知堆积了多少,箭矢也加班加点制作,还有现在归化城有洪承畴带来的十门真理大炮,五里之内的建奴,都被摄于它的淫威之下。

  还有那两千多的燧发枪,虽然射程不远,但是威力巨大,这可不是以前那种火枪,装弹麻烦,现在的燧发枪平均一分钟内可以打两枪,快的可以打三枪、四枪。

  这种燧发枪用起来和安全,炸膛机率微不足道,又不像用弓箭那样费力,作用在此战种,被最大化了,崇祯在每个城门各安排了五百明锦衣卫,专打攻城门的建奴,所以不论建奴用什么防御,都挡不住子弹,根本靠近不了城门。

  理论来说建奴根本无法攻破归化城,就算围城也没有用,崇祯早就做好死守的准备,水源食物这些完全无忧,肯定建奴先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