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盛世为王>第33章 争取时间
  “草原的一统已经势不可挡,也许十年,也许五年,也许明天。”

  “近些年来,我朝发展为何如此迅速?甚至就连与他国交界的边关这些年来也是少有人犯。”

  没等众人回答,便听到姜玄逸接着说道:“我不否认父皇与诸位臣工的功劳,父皇多年来励精图治、呕心沥血,诸位多年来披肝沥胆、鞠躬尽瘁,这是我朝百姓有目共睹的事情。”

  “但是,这边关之事如何解释,为何周边诸国眼看我楚国国力蒸蒸日上非但没有多加阻拦,反而有意放纵?”

  “原因无他,因为我楚国是挡住草原人铁蹄的第一防线,他们也害怕草原人灭了我楚国以后也去清扫他们,所以,他们希望我楚国能够拦住草原人南下的步伐,把战争限制在我楚国境内,要死也是死我楚国的子民。”

  “呵,他们可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姜玄逸虽是不屑其他国家的这种做法,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楚国如今只能按照这条路走下去。

  可惜,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国家却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在姜玄逸现世的古代,那些坐看敌人发展壮大,把天然的盟友推出去顶包而丝毫不加以援手,最终导致自身也难逃国破家亡下场的例子真的是不胜枚举。

  可是,姜玄逸对此毫无办法,因为,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而中原其他国家此刻不就是在装睡吗?他们天真的以为只要把楚国送给草原人,就能免掉国破家亡的下场,呵,愚蠢。

  “而我们如此与草原人交易的目的,你们当真是以为只是为了赚钱吗?”

  “我们是要把我中原王朝的文化思想传过去,让那草原民族无法顺顺利利的完成一统,若是能造成他们的内乱我们就成功了,而若是能争取一部分盟友过来,来壮大我楚国一方的势力,甚至把他们划为我楚国的国土,届时,在面对草原人铁蹄的时候,也许我们还有一战之力。”

  “盟友,我们与草原人也能成为盟友吗?”诸臣有些不解。

  “为何不能,要知道,这匈奴王庭本就是由大大小小的部落融合而成的,换句话说,他们本就不是铁板一块,而且,他们如今还没有完成大一统,越靠近我楚国边境的草原游牧部落便越亲近我楚国,在他们还没有被匈奴王庭收服以前,为何不能为我楚国而用。”

  “草原人信奉的是弱肉强食,他们的统一之路也是充满了血腥的,越是反抗的部落越是被他们屠戮的越多,若是不反抗,却会被他们抢走一切财产。”

  “最终,大部落成为王庭的王公贵族,小部落变成了炮灰,那些小部落是心甘情愿成为炮灰的吗?当然不是,只是他们没有反抗之力而已。”

  “而若是他们能与我楚国成为盟友,起码我楚国不会抢走他们的财产,也不会完全拿他们去当炮灰,相比之下,与我楚国结盟便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而如今那些还未被匈奴收服的部落就是我们潜在的盟友,另一方面我们用交易来的物资继续发展我楚国国力,这样彼消此长之下,也许能延缓草原人扩张的脚步,为我楚国的发展争取一些时间。”

  “而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我楚国何愁不能壮大,甚至有一天我楚国能反攻草原也说不定,难道诸位臣工没有信心让我楚国国力更上一层楼吗?”

  听到姜玄逸的解释,众人也明白了他提议那样去做的原因,虽然心里有些恐慌,但正如姜玄逸所说,他们这些人都是寒窗苦读多年,越过千军万马成为有官身的人,他们若是再没有信心让楚国更强大,那还有谁能做到呢?

  因此,虽然心里依旧很是担忧楚国的未来,但也变相激发出了众人的信念,曾经身为天朝上国的强大信念。

  他们的学识,他们的尊严不允许他们甘愿倒在草原人的铁蹄之下,为此,他们愿意付出全部精力,使出浑身解数发展楚国国力,让楚国强大起来。

  而且,他们心中未尝没有一种野望,一种能在自己的手底下打退,甚至消灭草原人的野望,若是如此,自己等人便能真正的名留青史。

  想到此处,众臣只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就好似自己已经流芳万古了一样,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最放不下的就是名利二字,而名还要在利的前面,而名垂青史的千古美名是他们完全无法拒绝的。

  姜玄逸看到众臣的情绪似乎都被他调动起来了,不禁问道:“如此,诸位可同意本殿下方才的提议。”

  “我等谨遵殿下喻令。”众臣异口同声的回答,这一次再也没有了反对的意见,甚至他们在心中已经开始完善此项计划,毕竟,他们才是真正专业的人,也许比不上那些常年在商海中滚打的民间商人,但比起姜玄逸这个门外汉来说,他们专业的简直不能再专业了。看書溂

  事实证明,当文人心黑起来的时候,那是真正的心狠手辣,比起那些军中的大老粗们来说,他们整起人来简直就是钝刀子割肉,杀人不见血。

  这若是按照他们的计策去走,这草原人还真的可能被他们卖了还要帮他们数钱。

  随着一条条毒计从诸位臣工的嘴里面说出来,在众人的帮助下逐渐完善,姜玄逸看着众人的眼神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虽然对文人的心黑早有预料,但还是让他长了见识,这一群人简直是恶魔啊,这还只是一个户部而已,而这样的衙门还有五个,甚至还有更多其他形形色色的衙门。

  这朝堂之上该有多少这样的心黑的文人啊?真不知道他的父皇是怎么在这群心黑的文人中游刃有余的,他却不知道,他的父皇才是这个朝堂之上最心黑的那个人,而这也是成为皇帝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会有很多老师教着一朝储君去心黑,去学习帝王心术。

  而姜玄逸还年幼,还未曾经历过这些,也未曾学过这些,所以他还无法接受这些。

  总之,经历了这件事使得姜玄逸对皇位更没有兴趣了,可真是麻烦的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