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盛世为王>第44章 举荐
  元宵节后,各地学子陆续进京,准备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学子们数十年寒窗苦读能不能得偿所愿就在于此了。

  历年来,一般都是由礼部或是吏部轮流主持会试的一应事宜,但今年有些特殊。

  楚皇令户部主持会试事宜,这可令户部尚书是又喜又愁,喜的事这对户部来说是件大好事,上一次户部主持会试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户部主持会试,那么考官便会以户部官员为主,那么这些官员对考生们来说就相当于半师的身份,若是考生高中进士,入朝为官,天然就会对户部有好感,那日后户部不就多了一些支持者了吗?这也是吏部和礼部在朝中话语权如此重的原因,无他,朝中支持者太多了。

  愁的是这可怎么出题啊?凡是了解朝中动向的都应该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如今楚皇又让户部主持会试,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天下学子会试要考什么吗?

  经义倒是好说,翰林院还有都察院那群清贵有的是经验,绝对能让学子们考出不一样的感觉来。

  但这策论怎么办,这跟泄题有什么区别,这一旦考生提前有了准备,不就跟科举的目的相违背了吗?以往的策论考的都是国家治理之道,这可太宽泛了,年年考都可以不带重样的,可是,这一次能考出什么花来?核心不变,形式上再怎么变也是无用。

  至于换题,户部尚书想都没想过,你以为楚皇让你户部主持会试是为了干嘛,不就是为了让户部挑出真正能理解这个政策的学子吗?

  在户部尚书李宾言付出几十根头发的代价仍是没有想出结果之后,果断把问题扔给了两位侍郎,反正他又不可能是主考官,又不是他出题,他才不愿意费这么大劲呢。

  他作为尚书都想不出来,两位侍郎又能如何?这是两位侍郎第一次在这种好事上互相推辞,这哪是好事,一不小心就成了催命符了。

  两位侍郎想尽了一切办法走动关系,都不想接下主考官的位置,忙的是不可开交。

  而楚皇命礼部草拟一份主考官的名单给他看,而礼部却迟迟选不出来,开玩笑,两位侍郎腿都遛细了,这要是还能让名字出现在楚皇面前才怪了,最后,礼部草拟了一份名单,都是已经致仕的大儒,你以为走动的只有那两位侍郎吗?都不傻的好吗?谁愿意接谁接,反正他们不干。

  最后,楚皇也是无奈,圈中了一位大儒做主考官,而那位大儒明明赋闲在家,颐养天年,却不料这么一口大锅盖在了头上,还真是人生无常。

  主考官既然没希望,那么副考官自然是大家争抢的对象了。看書溂

  户部认为,我主考官都让出来了,副考官还不得是我的,而其他人认为,你这么大一个锅甩出来让别人背,还有脸要副考官的位置,都是十年寒窗苦,凭什么你们这么秀?

  就在官员们私底下抢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吏部左侍郎刘士谦却在朝会时举荐九皇子殿下姜玄逸为副考官。

  朝臣们看着刘士谦义正言辞的样子都懵了,我直接好家伙!我们都在抢座位,你把椅子搬走了,是不是玩不起?

  皇子做副考官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九年前太子殿下做过,三年前景王殿下做过,好么,这又要来一次。

  户部两位侍郎一看,既然你们不让我俩做副考官,九殿下也行,反正也是我户部的人,肥水不流外人田,两位侍郎对视了一眼,瞬间达成了一致,高呼“臣附议”。

  其他官员看了一眼楚皇饶有兴趣的样子,又看了一眼站在最前面闭目不言的御国大将军,纷纷高呼“臣附议”。

  礼部尚书刘永诚本想说九殿下还未成年,且职位太低不宜做副考官,但一看见楚皇那副一言不合直接封王的样子,瞬间闭上了嘴,所以说,让步只有一次和无数次,以后,且有他让的呢。

  就这样,朝堂众臣对姜玄逸做副考官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姜玄逸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毫无波折的当上了今科会试的副考官。

  当姜玄逸接到任命的时候都懵了,派人一打听,原来是吏部侍郎刘士谦举荐的。

  姜玄逸瞬间警惕了起来,他可不认为刘士谦有什么好心,刘士谦跟儿子断绝关系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京城,要说这事跟自己没有关系,打死他都不信。

  可他明明已经直说要放过刘志了,是你刘士谦自己非要跟儿子断绝关系的,这么心狠的一个人让姜玄逸对他的印象变得极差,姜玄逸甚至觉得刘士谦以前为百姓做的事都是在作秀。

  如今竟然推荐自己做会试副考官,谁知道这里面挖了什么坑等着自己。

  如今刘士谦的所作所为在姜玄逸眼中就是他在阴谋计划些什么,推荐自己做副考官,肯定是想要设计自己。

  他刘士谦可不是刘志那个手法稚嫩的小狐狸,作为一个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二十几年的老狐狸,不知道坑了多少人才坐到如今的位置,若真的想阴谋设计自己,自己还真不一定顶得住。

  有那么一刻,姜玄逸甚至都想把刘志谋害自己的事情说出来了,到时候他们一家都得完蛋,可姜玄逸是个重承诺的人,既然选择揭过,就不会翻旧账,大不了到时候各凭手段,看谁斗得过谁。

  而刘士谦若是知道姜玄逸会这么想估计要哭死,他就是想要感谢一下姜玄逸而已,他不仅饶了自己儿子一命,还给他指了一条明路,不管儿子以后会如何,这份恩情他刘士谦一定会承。

  刚好碰上了会试副考官这么一档子事,刘士谦想到陛下如今这么喜爱这个皇子,这还不是一拍即合的事,当即就决定要举荐姜玄逸做副考官了,结果跟他想的一样,姜玄逸几乎以全票通过的优势当选为会试副考官。

  可刘士谦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在姜玄逸眼中已经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了,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怎么能把人看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