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盛世为王>第58章 千里?万里都行
  工部的大火炉可比姜玄逸粗制滥造的小火炉温度要高多了,再加上一些可以降低石英砂熔点的纯碱、石灰石等物,最后烧制出来的玻璃透亮度要高上很多。

  无论是原材料的挑选还是制作工艺都比姜玄逸自己来要省时省力,效果还要好。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最后的打磨,要把玻璃磨到厚处厚的均匀,薄处薄的均匀,还要把握好角度,这对把手艺练到巅峰的众工匠们来说,虽然是第一次做,但也是一触即通,比起姜玄逸这么个外行要强得多了。

  在姜玄逸的全程辅助之下,仅用了一天多的时间便做出了成品,有了第一个成功的,后面就要容易多了。

  第三天一早,楚皇刚结束朝会回到勤政殿,一个制作更精美、体积更小、看得也更远的望远镜便呈到了楚皇的面前。

  如果说晚上用它看月亮效果还不明显的话,此刻天色大亮,楚皇站在高处甚至可以看到皇宫外的行人百姓,而且据工匠们所说这还只是缩减版,如果个头变大的话看得还能更远。

  即便是现在这个,不过尺许长,却能看清百丈之外人的长相,数千丈之外也能看到人的身影,对作战来说足够用了,而姜玄逸自己做的那个大家伙是不方便随身携带的,行军途中倒是可以偶尔用一次,而这个小的每位将军都佩戴一个刚刚好。

  “好好好,此千里镜当为我朝神器,传令下去,派一队禁卫保护工坊,严禁工艺外泄,此外,尽快把此物送到边军将领的手上。”

  姜玄逸对此很是反对。

  “父皇,我认为此物名字应该叫望远镜更为贴切。”作为文化的传递者,姜玄逸有义务维护名字的正统性。

  然而楚皇听后却不开心了,不屑道:“叫什么望远镜,俗气。”

  姜玄逸听后满脸黑线,小声嘟囔道:“切,千里镜就不俗了吗?”

  楚皇摆出一副帝国之君的派头说道:“嗯?朕给它取名字你有意见?”说完还斜睨了姜玄逸一眼。

  然而姜玄逸却撇嘴道:“呵,跟小孩子抢东西你还有理了?”

  楚皇顿时噎得脸都红了,本来嘛,楚皇给任何东西取名字都是合理的、合法的,是能流传后世的,准确的说应该是赐名而不是取名,是皇帝的恩赐,是上天的恩赐。

  楚皇就是硬要给“荷花”赐名“荷树”,那么举国上下也得跟着他这么叫,这就是皇帝的权利。

  但是呢,姜玄逸偏偏就是不吃你这一套,而且,楚皇本就是抢了人家发明者命名的权利,这要搁一般人还巴不得能有皇帝赐名呢,但谁让姜玄逸是二般人呢,就是不惯着你。

  楚皇吭哧了好一会儿,憋出来一句:“哼,你还小不懂事,我是你老子,帮你取个名怎么了?”说完甩手离去。

  留下姜玄逸独自一人在风中凌乱,不讲武德,玩赖的,以大欺小,然而现在姜玄逸就算仗着小孩子的身份撒泼打滚去都晚了,刚才他分明看见史官把此名已经记了下来,以后这东西就叫“千里镜”了。

  姜玄逸很伤心,感觉对不起地球上发明望远镜这个词汇的先辈,心中暗下决定,以后再拿出什么东西来,一定要先把名字确定下来才行,不,不光要确定下来,直接刻上去。

  想到此处,姜玄逸不再停留,一溜烟跑回自己的小仓库,拿出一把锋利的匕首,挨个给刻上了名字。

  一众内卫们看着自家殿下忙碌的身影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受啥刺激了?

  “还愣着干啥,这玩意我刻不动,还不拿个凿子过来帮忙。”姜玄逸看着自家内卫一副围观群众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看不到自己这么忙吗?没点眼力见,这届内卫真不好带。

  在工匠们的日夜赶工之下,一个真正的千里镜终于被制作了出来,那个头比起姜玄逸所做那个只大不小,这个东西军中可用不到,给谁用的呢?除了景王殿下,谁有这么大的面子。

  当然楚皇也知道玄林是为了钦天监要的,楚皇虽然很想给所有边军的将军都配上一个,但事分轻重缓急,如今边疆无事,而农耕之事近在眼前,当然要优先给钦天监修订天文历法之用了。

  等钦天监众臣拿到千里镜的时候,一时间还真没认出来,因为这一个跟姜玄逸带过去那个除了形状上差不多以外,个头要大得多,看上去也是极为精美,工匠们甚至在上面雕刻上了精细的花纹,比起姜玄逸那个粗制滥造、看起来一碰就倒的千里镜简直不是一种东西。

  同样是在夜晚,在场的人也还是那几个人,不得不说,景王真的是个讲究人,虽然是姜玄逸的兄长,但并没有像楚皇一样以大欺小,姜玄逸作为此物的发明者,虽然被工匠们给升级换代了,但丝毫不影响姜玄逸发明者的地位,这种可观测更远距离的千里镜当然要由姜玄逸来看第一眼了,这也是景王特地把姜玄逸请过来的目的。

  姜玄逸也没有推辞,他也是迫切的想知道这个世界的月亮与现世究竟有什么区别?

  这些年来,姜玄逸一直在读书的目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想要查清这个世界跟自己以前那个世界究竟有什么联系?答案是没有,虽然出现了很多类似的东西,但人物都不一样。

  而且地形也不对,迄今为止,姜玄逸还没有发现与现世相同的地形,只是比较接近而已,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要大上很多,很多很多,楚国身为七大国之一,还不是最大的,如此就已经差不多有现世半个东亚这么大了,再加上这么多小国,还有不知道边界的海洋,若是陆地与海洋之比同样也是三比七的话,恐怕这个星球的大小会是地球的十倍不止吧。

  而姜玄逸也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的发展其实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在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条件下,会出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结果其实都是必然的,也许细节上会有差别,但历史的整体走向是不会变的,就像这个星球的形成一定是与地球的形成是同样的过程,才有了如今的日月,有了如今的人,有了如今星球上的一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