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盛世为王>第87章 终至
  姜玄逸虽然担任着运粮官的职务,但他做的事更是像一个老师。

  为了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教学,专门给他准备了一个能够一次性容纳十个人的大型马车,基本上只要是姜玄逸醒着,他就要在那辆车里教士兵制作几种必需的物资。

  其实本来那些东西教起来并不麻烦,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能传遍全军。

  只不过姜玄逸觉得自己来都来了,反正也没有其他的事做,就教教他们如何绘制地图吧,就因为他这一个突然的想法,让他变得比当初在宫学就学时还要累。

  先是各部将领轮流来听课,关键听一次还听不明白,还得听很多次才行,然后他们自己一知半解的也教不了别人,还是得姜玄逸亲自来教。

  甚至连他的外公都成了听课的一员,听完一堂课后,直接下令全军都必须学习此法,这下姜玄逸更忙了,不只是要在行军途中讲课,驻扎的时候也要讲课。

  而随行的太医想尽办法保护他的嗓子,这个时候他可不能哑了,即便如此繁忙,在大军抵达战场的时候也没让所有人都学会他的绘制地图之法,但好在所有人都会看地图了,哪怕一个小兵都会看。br>
  从会看到会画的距离就要小得多了,以后多加练习,总能会画的。

  姜玄逸还顺便给全军将士都扫了个盲,也许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但最起码城、山、河以及数字这样的地图中会出现的字眼他们是认识了。

  只可惜,这一路紧赶慢赶,甚至沿途还征用了许多民夫运送物资,但最终到达战场的时候还是晚了匈奴的援军一步,但好在这一路上大军补充到了充足的物资,至于因此抄了多少贪官污吏的家、砍杀了多少鱼肉百姓的豪绅富商就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还好的是这一次匈奴的主要目标是攻打城池,城外零散的百姓因此躲过一劫,使得百姓有了转移的机会,只不过城池里的士兵为了给百姓争取转移的时间,不得不出城牵制敌人,使得守城战变成了正面攻杀。

  我军的武器装备虽然略胜一筹,但敌人骑兵数量太多,兵力占优,我军以骑兵伤亡过半,步兵伤亡三成的代价成功掩护百姓完成了转移。

  因为兵力过于分散,在匈奴的猛攻之下我军伤亡极大,眼看即将城破,不得已之下镇北将军江原下令放弃了四县之地,不过好在这四县之地本就人烟稀少,在撤离之前已经把大部分百姓转移走,剩下的百姓只能分散逃离,只要匈奴不派出大军搜索,百姓成功逃脱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还好援军来的及时,边军如今退守酒泉郡郡城,这是他们退的最后一步,再退的话将无险可守,整个酒泉郡都会被匈奴逐渐蚕食掉,而郡城里聚集着绝大多数百姓,这些百姓是没办法全部转移的,到时候这些百姓落入匈奴的手里,他们将会掉入地狱。

  边地的百姓许多都是边军将士的亲属和后人,他们也是边军的后备人选,很多青年和壮年男子随时可以参军入伍,若是逼不得已就算是跟匈奴拼命,用人命去堆,也不能让匈奴轻易杀入郡城。

  大将军的十五万大军算是解了镇北将军的燃眉之急,江原已经打算若是援军还不到,就要从郡城征兵了,这些新兵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一上来就参加这样的战斗,伤亡一定会十分惨重,但为了保住城中的大多数百姓,不得不如此。

  “报告大将军,前方酒泉郡城已被匈奴团团包围,从镇北将军江原发来的情报来看,匈奴有三十万兵力,其中有十万骑兵,兵力要远远超过我们,不宜强攻。”

  “如今郡城里还有从乾齐、沙头、玉门、延寿四县转移来的百姓,他们已经被围困了三天,大军转移的太过仓促,没带太多粮食,城中的粮食本就不多,若不尽快解围,恐有城破之危。”

  匈奴人擅长平原作战,数十万骑兵冲杀起来,任你兵器再利,在匈奴人的铁蹄面前根本没有多大反抗之力。

  而匈奴人不善攻城,他们没有可以用于攻坚的重武器,只能靠步兵去堆,而这种战法在城高且坚的郡城面前效果不大。

  因此,匈奴人向来都是强攻县城而围困郡城,这次也不例外。

  他们搜刮了前面四县之地的粮食,就凭他们三十万人吃上几个月都没问题,而郡城里的军民可坚持不了这么久,若是没有援兵,城破只是旦夕之间而已。

  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没想到匈奴这一次竟然动用了十万骑兵,而我军骑兵就算加上边军那几千骑兵也还不到三万,匈奴的步兵倒还不算什么,可这十万骑兵太棘手了。

  只要能解决了这十万骑兵,就那二十万步兵根本挡不住我军的利刃,没有铠甲的匈奴步兵在我军精锐面前跟稻草人区别不大。

  骑兵对冲不可取,我们的战马没有他们的快,数量上也差得太多,很容易被包了饺子,必须先消耗他们的骑兵才行。

  “李牧。”

  “末将在。”

  “命你率两千骑兵,日落前赶到匈奴驻地附近,夜袭敌营,毁掉他们的粮草。”说着看了李牧腰间的千里镜,郑重道:“若不慎被抓,毁掉此物,绝不能让它落到匈奴的手上。”千里镜的第一个作用,提前找到敌军的粮草,直奔目标,就不用杀入大营后凭运气撞了。

  “末将领命。”

  “你们也一样,这件神物给你们用不是让你们资敌的,若是不慎兵败,就是用牙咬也得给我咬碎它。”

  “末将谨遵大将军之命。”

  “传令下去,明日寅时一刻大军开拔,于日落前赶到匈奴五里之处驻扎,即刻起,兵不卸甲、马不卸鞍。”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