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重生之夺嫡【完结番外】>第182章 道高一丈

  孟近竹起身说道,“如果南离的兵马大元帅乌千里被擒或者兵败身亡,对大烈总归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两位都同意吧?”

  王阁老微微点头,“乌千里有勇有谋,是南离国的一员骁将,多次与大烈的边关守将交锋,互有胜负,若是他真的死了,简直是除去了大烈的心头之患啊。”

  “因此太子虽然是在谋自己的私利,客观上确实帮到了大烈。”孟近竹继续说道。

  骆钰昭不满的瞅了他一眼,“可是这却要以大烈放弃大红山为前提!”

  “殿下,我们既然答应将大红山割让给南离,也就有办法将它再收回来。”孟近竹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双方在边境的军力差不多,咱们如何轻易的从他们手里夺回来!”

  “殿下别忘了,在我们收回大红山之前,乌千里已经损兵折将,再加上南离已向大烈进贡了二十万石粮食,国力大损,很难再与咱们正面对垒了。”孟近竹依然不疾不徐的分析着。

  “可是大烈也已经跟南离签订了割让领土的条约,怎么能言而无信,再随意出兵攻占呢?再说了,一旦两国交兵,大红山一带地势极其险要,就算大烈占了上风,也是惨胜,何况咱们还不得不提防北方的山戎诸国。”骆钰昭也搬出了自己的理由。

  王阁老插口道,“殿下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咱们割了领土,再去要回来,难免有出尔反尔的嫌疑,以后与其他国家签订条约,只怕没人会再信咱们了,鹰扬将军的计谋即便可以得一时之利,可大烈的信用还是要受损的。”

  “南离之所以要不惜代价取得大红山这块土地,目的就是想要开挖那里的铁矿。两位也知道,南离的冶铁技术,远远不如咱们大烈的先进,他们想要大规范的冶炼,肯定会设法到大烈来招聘工匠,到时候咱们就来个将计就计。”孟近竹神秘的笑笑。

  “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骆钰昭一听,心思顿时活络了起来。

  “大烈最好的炼铁师傅都在沧州和通州,近竹愿意去跑一趟,将那些有经验的工匠全部都召集起来。”

  王阁老不解,“你总不能把他们都关起来吧。”

  “不,我会给他们发放足够的银两,让他们的家属生活无忧,然后把他们都派到南离去。”

  “中原的铁器都不可以随意卖给周边诸国,何况炼铁的技术!到此打住,要是让父皇知道了,非得治你个通敌卖国之罪。”骆钰昭一个劲的摇头。

  “殿下请听近竹把话说完。”孟近竹笑了起来。

  “近竹派他们去可不是为南离发展炼铁技术,而是让他们当大烈的奸细的。近竹在通州的时候,曾经知道一个炼铁的秘方,只要在滚烫的铁水中多添加一些炭粉或者石墨,炼成的铁器表面看起来上很锋利,但是却非常的脆,容易断裂。比如做成刀子,平时干农活都行,一旦做成兵器,交战之时,一根敌兵的兵器接触,马上就会折断。”

  骆钰昭总算听出他的意思来了,拍手笑道,“等南离的军队上了战场,等于是赤手空拳来跟咱们大烈的勇士对垒了。”

  王阁老随即想到另一个问题,“那些工匠到了南离,你凭什么保证他们都听你的话?”

  “这一点阁老尽管放心,近竹派去的工匠,一定都是在大烈有家有室的,他们的至亲都在国内,应该明白叛国会受到怎样的惩罚。何况近竹给他们的好处,绝对比南离的工价还要高出一两倍。”

  “计策虽然毒辣了些,却很管用。”王阁老不得不点头表示佩服,“可是太子打败了乌千里,等于立下了不世之功,只怕再也难以与他抗争了,咱们这不等于是为人作嫁吗?”

  骆钰昭也一直想提及这个,只是碍于王阁老在场,不好当面开口罢了。

  “阁老的担忧不无道理,但近竹早就有了对策。”孟近竹说着掏出那本《百官行述》来,“阁老请看,裴毅谎报军功,通敌叛国的证据都详细的记录在案,等他们杀乌千里,也就是裴毅锒铛入狱的时候。”

  王阁老看了看里面的内容,任何一条都足以定裴毅的死罪,顿时心头巨震,不知里面有没有记录他本人那些见不得人发事。

  他合上书,不由抬头重新打量了一番孟近竹,觉得越来越看不清眼前的人了。

  此人十多岁年纪,心机却是如此深沉,计谋更是如此毒辣,心想幸好没有选择与孟近竹为敌,否则啥时候脑袋搬家了都不知道。

  只是他为何要如此处心积虑的来对付裴毅和太子呢?

  这个世上,除了骆钰昭知道孟近竹的真实身份,对他所做的一切能够理解,其他人就是绞尽脑汁,也猜不出其中的缘故。

  骆钰昭一见到《百官行述》四个字,就知道孟近竹捏着裴毅的七寸,有心要成全他的复仇计划,立刻点头道,“鹰扬将军果然是妙计,咱们就这么商定了。”

  王阁老见骆钰昭已经同意了孟近竹的计划,虽然心里直嘀咕,但也不好再出言反对,现在就是想下船,也是不可能的了,便又问道,“明日早朝,太子肯定会提及南离要求赎买大红山的事,咱们该如何应对才好?”

  “我们只需顺水推舟,不反对他们的计划就行。”孟近竹将书收进怀里。

  “明天本王不但不会反对,还要大张旗鼓的附和他们。”骆钰昭向孟近竹投以微笑。

  “殿下和阁老如果没有什么异议,近竹就告辞了。”孟近竹朝两人欠了欠身。

  “近竹刚才可是当着殿下的面答应下来要帮老夫的忙的。”王阁老以为他要回军营,急忙拦住道。

  “近竹应承过的事,几时不兑现的?阁老请,咱们这就去见见彦军他们两兄弟。”孟近竹伸手示意王阁老先行。

  回到府上,王阁老立刻差人将王彦军和王彦民叫到了跟前。

  两人一见孟近竹也在,都觉得惭愧,跟他打过招呼,便都垂下头不说话了。

  孟近竹对王阁老说,“近竹有几句话想当独问问他们,阁老能否行个方便?”

  “只要能让他们兄弟之间解开心结,近竹做什么都可以。”王阁老迈步走了出去。

  孟近竹将王阁老已经走远,劈头便问,“你们究竟是怎么回事,上次当着我的面都和好了,竟然又闹气别扭来了?”

  两人支吾了一阵,还是不吭声。

  “彦军,你可知道,我将你要进西柳大营,就是怕你们兄弟俩又出乱子,谁知你竟然告假回来跟彦民吵架,你倒是说说,对得起我的一片苦心吗?”

  孟近竹端坐在椅子上,他现在既是王彦军的老师,更是他的顶头上司,如果对王彦民还不好太过词严厉色,对王彦军可就没啥可顾忌的了。

  王彦军为人比较老实,又不善言辞,张了张嘴,半天才说出几个字来,“师傅,徒弟错了,请您责罚。”

  孟近竹不依不饶,“上次你也是这么当着我的面认过错的,可结果呢?你们可知道,今夜阁老为了你们的事,都跑到靖王府去了。”

  王彦民不安的看了看孟近竹,“师傅,彦民已经请求吏部放我到通州为官,以后再也不会与彦军争吵了。”

  “吏部的活可是最历练人的,对你今后的仕途很有助益,再说你去了通州,难道真的就什么都放下了?”孟近竹上下打量了他一眼。

  “至少是眼不见心不烦。”王彦民显然赌上气了。

  孟近竹更是奇怪,虽然王彦民比哥哥心思多,但也从来不敢这样当面顶撞他,问道,“你的意思是从此之后跟彦军老死不相往来了?这样的话亏你说得出口。”

  孟近竹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指了指他,气得站了起来,来回踱了几步,“彦民,我从来都把你们当兄弟看待,可你今天的话实在是太让我失望了。”

  “是彦民的错。”王彦民的认错听上去更像是死不认错。

  “你……你们无非就是为了阁老留下的田产、房屋这些东西争来争去,为此连兄弟情义都不要了,值得吗?”孟近竹本来还想给两人留点面子,可是王彦民的话显然激怒了他,让他想起了慕容府上手足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他可不希望同样的悲剧发生在这两兄弟身上。

  “师傅,其实……其实咱们虽然为了谁做阁老府的世子有不同的看法,但也不全是为了这个。”王彦民直言不讳的承认了。

  “不全是这个,呵呵……”孟近竹嘲笑道。

  “咱们之所以走到今天,全是为了师傅你。”王彦军鼓足勇气反驳道。

  孟近竹气得脸都白了,指了指他,又指了指王彦民,“你们兄弟失和,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倒怪起我这个做老师的了!”

  他不怒反笑,今天真是撞了邪了,朝廷的大事,都一一在他的掌握之中,想不到竟给这两兄弟弄得气急败坏,“你们倒是把话给说清楚了,否则今晚就别想睡了,一直给我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