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王仲青去送了饭回来, 带回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许文崇从正七品的编修升为了从六品的检讨。

  这一下子,京城权贵的目光都落到了许家。

  永宁帝去吴府召集的工匠之处看活字的印刷过程时, 还带了几位重臣。

  许家的赏赐下来后, 众人正四处打听这个活字印刷是什么东西的时候, 风声到底传了出去,京城本地百姓也有所耳闻。

  等许文崇傍晚下值归家的时候,京城的士子们都知道了这个活字印刷术可以大大加快书本的印刷速度,而这一切都是许编修,不对,现在应该叫做许检讨的夫郎, 嘉淮宜人带来的。

  读书人们大喜过望, 再听闻许检讨是吴先生的首徒, 纷纷赞扬, 许文崇算是在士林声名鹊起了,算是活字印刷术带来的的隐形附加价值。

  许文崇到了家, 就听柳嬷嬷笑着说要再买几个人了, 不然许府人手多少有点少了, 以后拜帖定然不少, 远的不说,近的,府上势必要办一场宴会,请诸位夫人夫郎同来,亲封的诰命也该有这么一个正式露面的宴会。

  周子墨自己也知道, 只是让柳嬷嬷去办, 尽量拣选培养过的人, 免得他们还要分神去调教这些奴婢。

  柳嬷嬷应是, “夫郎放心。”

  周子墨还在侧对着门口低头看那些送来的宴会帖子,找出那些实在推拒不掉的,再按照时间一一对照着想着后面一个月是没有的空闲了,没有注意到许文崇站在门口,柳嬷嬷看到了,她福身道,“老爷回来了。”

  周子墨这才抬头看向了门口,许文崇见他注意到自己了,这才举步进来,“帖子很多吗?”

  周子墨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你说呢?永宁年间,也就封了嘉昭县主,县主还不在京城,而是在南凕州那边游巡海线,我也算是本朝开国以来第二个凭的不是战功获封的,虽然只是一个五品宜人,但也够京城的贵女贵子们好奇的了。”

  说着,他摊开了手,“喏,你看吧,这么多,都是邀请我去参加宴会的,我一个人劈成八瓣才去的完。”

  许文崇定睛一看,帖子铺满了一整个书案。

  周子墨今天一天下来不是在接帖子,就是在安排日后的参加宴会的顺序和斟酌如何婉拒致歉不去那些可以不去的人家。

  柳嬷嬷在一边提点也没用,关西侯太夫人走了之后她已经很久没有管事了,所以对京城新兴的人家并不是很了解,只能说是了解那些老牌的世家贵族,对于前期的周子墨而言算是合用,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柳嬷嬷虽然来许府之后已经尽量打听过那些东西了,但作为许家的仆妇,能打听到多少东西?

  许文崇闻言坐在一边笑道,“你是不是忘了师娘和二嫂?”

  “明日你带上这些帖子,然后去寻师娘,要是师娘管家实在抽不出空来,那就去寻二婶。”

  周子墨一边分类,一边道,“你说的这些我难道不懂吗?只是把拿不准的拿去问问师娘还好,一气儿的全拿去叫师娘怎么看?”

  说着有点嫌弃的赶许文崇,“你要是没有什么事,就去看孩子去,不要在这碍事。”

  柳嬷嬷听周子墨这般不客气,心中有些想笑,没有什么担忧,实在是像老爷那样还会喂孩子吃奶果的老爷太过少见了。

  果然,许文崇刚要伸手去拿一张帖子看一眼的手顿住,悻悻的放下手来,起身去了内室,瞧见了正玩积木的两个孩子。

  等到春杏过来说谭氏晚膳做好了,问周子墨什么时候摆饭时,许文崇已经和团团圆圆推倒重搭一次了。

  周子墨看看天色,“摆饭吧,去叫老夫人和小姐少爷们。”

  匆匆吃过了饭,周子墨又一边问着柳嬷嬷各家的情况,一边整理那些帖子。

  团团和圆圆今天一天都没怎么和爹爹玩过,圆圆非要爹爹哄着才愿意睡,团团都扒拉着小床的栏杆眼巴巴的看向父亲。

  许文崇无奈,摸了摸两个小家伙软乎乎的小脑袋,跟周子墨说了这件事。

  柳嬷嬷也劝他,“这些帖子,都没有不通人情的,最早的都是三日后才有的,夫郎不必心急。”

  周子墨揉了揉额角,他知道这些都是三日后才开始的,但问题就是不仅需要处理请帖,他还得安排时间在府内举办一场宴会,这才是重中之重,请谁,座位怎么安排,还有必要的丫鬟小厮都得备齐。

  这才是最让他头疼的,因为这个宴会近期就得举办,时间上就比较紧迫了。

  也怪他,他在知道自己可能获封诰命之后一颗心都扑到了报纸和等待陛下旨意上了,哪里想得起来后续还有这么多需要准备的东西。

  那些帖子上一天只有一张帖子过来的是肯定要去的,能叫别人在他们举办宴会的时候避开来的人,要么家中位高权重,要么在京城的圈子里颇有脸面,这些都是不好得罪的。

  至于一天内好几张帖子的,几乎可以断定不用去,多是小门小户,还没什么人脉,才打听不到别人举办宴会的时间,撞到了一起。

  偏偏那些一天两张帖子发来的,家世也不是很低的,才是最难拿准去哪一家的。

  这里统共有两天是有两张帖子发来的。

  其中一天好挑,一张帖子是周武侯嫡小姐举办的宴会,另一家是户部员外郎,从五品夫人设宴,虽然那位夫人是五品宜人,但谁都知道应该去周武侯嫡小姐的宴会,就是那位夫人可惜了,设宴时间出了问题,以后就算爬的高了,也会被人拿来笑话这一次宴会冷清了。

  周子墨迟疑了一瞬,还是在帖子底下隐晦的提了一句周武侯嫡小姐设宴了。

  至于那位夫人怎么做,跟他也就没有关系了。

  路都是自己走的。

  但剩下的两张真的不好说,一张是明旋郡主的嫡孙女设宴,一张则是宣平侯夫人设宴。

  按理说明旋郡主的嫡孙女应该是太子的表姐,吴家是太子的属臣,他于情于理也该去明旋郡主府,可现在的宣平侯很得陛下重用,宣平侯府手里还有兵权,况且侯夫人的地位还是要比明旋郡主的嫡孙女这么一个官家小姐高一些的。

  最主要的是,宣平侯夫人娘家是吏部右侍郎,吏部的三把手,许文崇要是一直在京城的话还不怕吏部,可许文崇是想要外放的,那就需要考评了,吏部的态度就很重要了。

  这种档次的人家怎么可能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设宴?

  这是打擂台呢!

  神仙打架,小鱼小虾反倒遭殃了。

  柳嬷嬷知道明旋郡主府上的一些事情,这位嫡小姐很受明旋郡主宠爱,自幼就跟着郡主入宫,听说太后也很喜欢这位侄孙女,特地求了陛下说到时候商定了婚事让陛下下旨赐婚给一份尊荣。

  宣平侯府的话,柳嬷嬷就只知道老宣平侯府上的事情,现在的宣平侯刚继承老宣平侯的侯位一年左右,宣平侯夫人也是两年前才嫁入侯府,吏部右侍郎家是四年前才从地方上调入京中的,明柏夫人也是四年前去世的,之后柳嬷嬷就没有怎么了解过京城中世家的消息。

  周子墨内心是偏向去明旋郡主府上的,不过还是拿不太准,还是去问一问嫂子,小心为上,免得得罪人,虽然这种事情只能选一个人得罪了。

  周子墨叹了一口气,让柳嬷嬷把这些帖子收好来,那些已经决定回绝掉的帖子明天送回,这才进入内室。

  团团圆圆望眼欲穿,见到周子墨来了,两个小家伙都奶声奶气的喊了一声,“爹爹~”

  周子墨感觉自己一天的疲惫顿消,挨个把小宝贝抱起来亲了一口,让他们躺好来,在团团和圆圆紧张的小眼神下,温柔的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整理下昨晚说的故事,娓娓道来。

  “……所以小羊又逃回了草原。”

  见两个小家伙明明很困了,还是努力睁着眼睛看着他的样子,心下酸软,开始哼着摇篮曲,没有歌词,却也足够让本来就很困的两个孩子彻底闭上眼睛。

  被许文崇抱在怀里的时候,周子墨有点担忧,“之后这一段时间,我经常不在家中,团团还好,圆圆却离不开我太远……”

  “子墨,孩子迟早有一天需要离开你的,更何况,圆圆他是个男孩,他更需要自己独立起来。”许文崇拍抚周子墨的后背,“你不可能寸步不离两个孩子,”

  周子墨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轮到做的时候,他就总是心软。

  许文崇低声道,“明天你就自己一个人去找嫂子,不必带他们。这也是让他们适应一下。”

  周子墨沉默了许久,这才道,“好。”

  次日清晨,周子墨哄了哄两个孩子,就独自一人坐上了驴车去了吴府。

  之前吴大夫人说了他要是想要去吴府不用再提前报信,可以直接去,这次周子墨没有提前遣人和吴府说,有些忐忑。

  周子墨坐在车厢里面没有动,吴仲青跳下车架去敲吴府的侧门。

  一般正中间的大门都是不开的,多是开侧门,周子墨和许文崇除了第一次借住的时候是从正门进的以外,其余时间都是走的侧门。

  这次自然也不例外,等周子墨入了侧门,就坐到了东院的正厅里等着吴大夫人。

  吴大夫人来了后,喊了一句,“嘉淮宜人。”

  周子墨面色微微一红,“师母,您就别笑我了。”

  吴大夫人笑着坐到了主位上,“今儿怎么没有带着团团和圆圆一起过来?”

  周子墨苦笑道,“他们如今也有一周岁了,也该离人了,我之后还需要赴很多场宴会,实在做不到每天都陪在他们身边,也该让他们适应一下了。”

  吴大夫人赞许的点点头,“孩子不能过于依赖母亲和爹爹,不然长大了也很难有所出息。”

  吴大夫人只是说了一句。很快问起了周子墨的来意,“想来你也是来问帖子的处理问题的吧?”

  周子墨正色点头,“正是,大部分的帖子子墨都能决断,只是有两家正好撞到了一起,我却是实在拿不准该去哪家?”

  吴大夫人呷了一口茶,“是不是明旋郡主府上嫡小姐和宣平侯府上?”

  周子墨丝毫不意外,这些东西要是吴府的当家夫人不清楚,那才是有鬼呢,他点头应是。

  吴大夫人放下茶盏,沉吟片刻,方才开口道,“这两人之间的恩怨一时半会的说不清,如果你不急着回去的话,那你就去寻你二嫂,她要是无事,就让她与你说一说京城新兴世家的情况,不过这两家之间,你该去明旋郡主府上。”

  吴大夫人本来就是抽空来见一见的,陛下让吴家继续烧制胶泥活字,她要安排府上的支出,这段时间都比较忙,略坐了一坐就走了。

  周子墨等吴大夫人离开后,这才往西院而去。

  正巧邓氏正在剪花枝,算的上比较清闲,见他来了,笑着迎了上去,“我刚听了下人的回话,正巧我在修剪花枝,正缺一个陪我说话解闷的人呢。”

  周子墨福了一福身,邓氏忙扶起他来,“可别呢,我们嫂嫂弟弟的,有什么好行礼的。”

  周子墨顺着邓氏的力道站直,“这不是弟弟来找嫂嫂听故事来了吗。”

  邓氏跟他说笑了两声,这才说起了宣平侯夫人和她娘家的事。

  简单点来说,就是宣平侯夫人刚来京城的时候,不识人,宣平侯夫人不留神撞到了明旋郡主府上的嫡小姐郭二小姐,二小姐的茶盏打碎了,水溅到了宣平侯夫人,当时宣平侯夫人不依不饶,非说要郭二小姐行大礼道歉。

  郭二小姐从小娇宠着长大的,还没见过这么无礼的人,回禀了明旋郡主,郡主听了自然不高兴,点了两句宣平侯夫人的母亲,叫她加强儿女的教育,不要是非不分。

  本来是小宴,这事不算大。

  结果两年后郭大小姐相看人家的时候,本来相中了宣平侯世子,没料到都快要说定了的时候,现在的宣平侯太夫人突然登门致歉,说宣平侯世子非要娶现在的宣平侯夫人。

  其实郭大小姐是不怎么在意的,后来又寻了一家不输于宣平侯府的人家。

  可宣平侯夫人却很是得意,这就体现在了隔三岔五的就要举办宴会和郭二小姐撞上。

  至于京中其他人家的龌龊也不少见,像是郭二小姐和宣平侯夫人之间的都不算什么了,有眼睛的人都只会笑话宣平侯夫人小家子气。

  周子墨恍恍惚惚的听完了一肚子的八卦才回到家中,要不是担心圆圆长时间见不到他回着急,他还想继续听下去呢。

  不过令周子墨后悔的是,要是他知道今天的圆圆这么乖,他就在嫂子那里多听一会的八卦再走了。

  下次再听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陪两个想爹爹了的小家伙黏糊了一会儿之后,周子墨这才看向柳嬷嬷今日一早就出去买来的几个人。

  一个七八岁的小哥儿,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还有一个也是十三四岁的小哥儿,再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子,两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两个高大健壮的夫郎,和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

  观外貌不说多好,至少小子和那个男子都相貌周正,小姑娘和小哥儿清秀可人,两个夫郎虽然健壮,却也五官周正。

  至少面相上是过了关的。

  一次性添这么多人,周子墨其实有过犹豫,虽然二进的宅子还是住得下这些人,但他们家平时其实用不到这么多人,只是要办宴会的时候,他们就需要人手了。

  但他初次正式进入京城的上层举办宴会,也不能搞得太寒酸了。

  柳嬷嬷介绍道,“依您的话,我儿子,我儿媳,还有我孙子都买回来了,另外两个小子都是是另外一个夫郎的孩子,我寻思他们都是清白的,不如一道买了。”

  周子墨观察着几人的神色,听着柳嬷嬷说话,“我儿子之前是做侯府的管事,管的是侯府的车马,照料马匹牲畜很有一手,力气也大,我儿媳是帮着管照着库房的,力气也大,孙子是跟着当年的侯府小少爷的,读得一点书,可以跟着周二少爷,做一个书童。”

  “这个夫郎年纪虽然轻,却是关西侯府上管宴会事宜的人,之前被陛下打了三十大板,将将养了回来,身子也坏了,做不了太重的活计,这才留到了现在,不过没有跟着流放,那就是没有犯事,只不过是受了牵连。”

  柳嬷嬷没有说的是,她只想压下价,只买这个夫郎的,不过官牙可能看一直没人要他,再加上十四五岁的小子也被打了板子,因为是侯府男丁身边的小厮,被打了四十大板,养的更久,还没好全,七八岁的小子,能做什么,索三人一起卖,便宜了许多,差不多那个七八岁的小子就是一个搭头。

  这才三人一道买了,剩下的那些就是家中过不下去了才发卖的。

  周子墨温和的问了几句话,就点头让他们跟着春杏去了。

  柳嬷嬷绕到周子墨的身后来,给周子墨按头,“夫郎也太心急了些,这个宴会晚一点办没有关系的。”

  周子墨摇头,“不行,下个月那就是太后的大寿了,我是五品宜人,该按品大妆进宫去了,我需要在这之前自己办一场宴会。”

  宴会的事还要做计较,也没有机会再去想报纸的事,只好等到太后大寿之后,再仔细计较,刚好也让许家沉寂一段时间,在外人看来,这才像样,不至于太过急促了。

  接下来的时间就在赴宴中度过了。

  周子墨发现嘉淮宜人这个身份真的很不错,最开始那个宴会还要邓氏带他一起,后面的几个明显就轻松许多了。

  虽然他是诰命中等级最低的一个,但他有封号,严格来讲,超出了这个级别的界限,一品诰命夫人见了他也会语笑晏晏。

  在参加郭二小姐举办的小宴的时候,明旋郡主还见了他。

  明旋郡主并不严肃,她还是笑着问了他两句话,但是那种凛然之感一直萦绕在他身边,周子墨还不清楚这种感觉到底是什么,直到见到了来明旋郡主府上小坐的两个二品夫郎,感受到了同样的凛然之气,他才恍然察觉,这是经历了战场的人才独有的。

  三人有女子和哥儿特有的婉转温柔,也有不逊男子的英气。

  他们的封号是凭借着赫赫战功,是守卫了国土,上阵杀敌才得到的,是身上刀枪留下的伤疤才赢得的国朝供养,也是因此称其为明旋郡主,明英夫人,他们名字前面没有夫姓,他们的荣耀不依靠丈夫,不依靠父亲,完全是他们自己的。

  见过这三位夫人之后,周子墨遽然沉下来了。

  得到封号的喜悦还在,但再没有之前在宴会上听到那些夫人夫郎小姐哥儿们的奉承的脚没踩到实地的感觉了。

  明旋郡主、明英夫人还有那两位明玄夫郎、明靖夫郎的封号是真的凭自己得到的,可他的不是,活字印刷术并不是他的东西,在这一个层面上来看,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得要配得上嘉淮这个封号才行。

  许文崇感觉自己夫郎最近似乎又变得很沉稳了。

  问过之后,才知道是见过了几位先帝时期的有封号的诰命夫人。

  说了见到他们之后的感觉,周子墨才以前世身为男性和今生身为哥儿的两种视角满是钦佩的道,“他们真的很了不起,当年先帝给他们赐予封号,并且允许把诰命传下去的时候,那些大臣没有几个人反对才是真的不可思议。”

  是的,封号是不允许传递的,不过诰命等级却是可以传递的,比如李夫人,虽然李大人如今才是正四品的州牧,但李夫人在吴老夫人逝世之后就继承了诰命,累世降品下现在是二品夫人。

  如果李大人能做到正一品,就可以上奏请求恢复封号诰命的品级,李夫人的女儿就还能继承到二品夫人的品级,算是另类的女子爵位,相较男子爵位也多了一个限制,那就是要依靠丈夫才能恢复品级,最多也只能恢复到原先获得封号时的品级。

  如果想打破那个品级,那就做出比你先祖更高的功绩来,那个时候,会有新的属于你的封号,你身上另一个诰命可以传给第二个女儿或哥儿。

  这些是周子墨没有了解到的,他还以为这个封号诰命只能自己用,没想到团团也能用,只是现在他五品,团团继承不到。

  周子墨知道这点后再加上见过那三位之后觉得自己现在真正的功劳还配不上这个封号,下定了决心要好好做事,努力把书上的知识用到这里来,为公,想要让自己配得上这个封号,为私,就是为了团团。

  许文崇也是感概良多,“当时北境只有一万多兵力驻扎,其中真正的兵力只有三千,余下七千都是辅兵,北境之后就是当时先帝的总部清河,其中多少将领文官的家眷?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北境漠北城被突袭死伤惨重只余三千兵力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正带着四十万兵围攻京城,其余将领也都带兵南进,无暇回转,太后娘娘率领一众将领的家眷,带着清河的普通女子走出清河,奔赴漠北时,蛮族的将领都说他们是赶着找死。可实际上呢,他们以五千女子加上鏖战之后只余三千的士卒守住了北境,杀蛮贼三万余,还杀死了亲征的蛮族首领,此战一出天下哗然。”

  周子墨接过了许文崇的话头,这段话他从不同的人口中听过听了很多遍,每次村子里有人说什么女子哥儿不顶用,那些夫郎媳妇都会仰起头说这一段话,每次说,那些瞧不起女子和哥儿的人也只能嘟嚷说太后娘娘和各位夫人夫郎厉害,你又不厉害。

  听得多了他都快会背了。

  “他们身上都带着一种凛然气势,我见过之后,觉得我之前那些不算什么,所以……”

  周子墨坦然道,“像明旋郡主他们功绩如此之大,他们都稳重和蔼,如果说他们都是先帝时期封的,历经两朝稳重下来了,那嘉昭县主呢?戴孝领着父亲亲兵,打退上岸袭击南溟沿岸村庄百姓的一千余海寇?他不骄不躁,接到圣旨可是选择了留在南溟游巡海岸线呢。”

  “我一个运气使然的人,又凭什么越过他们去骄傲自满?”周子墨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自己之前说不上骄傲自满,但是在那些奉承他的夫郎夫人之间他确实心里有些飘了。

  “你能这样想就是最好的,不过你也不是依靠运气,运气本身也是你自身的本事不是吗?倒也不必一下变得否定自己的功绩。”

  许文崇揽住了周子墨,转移话题,“明天就是你自己举办宴会了,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周子墨拍了他一下,“准备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5000+营养液补更,欠更-1,目前欠更2更。

  晚了点,今天送前十个评论红包。

  明天再搞报纸的问题,报纸搞完了,就可以准备外放了。

  等等,我发现我欠更算错了??哪里出了问题,5500,6000和6500不是3更吗,我怎么算出来的是2更??

  算了,按3更算,不想去再算一遍欠更了(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