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盘点华夏意难平榜,皇帝们怒了!>第37章 “最浪漫之人,扶苏感到死而无憾!”
  【盘点华夏意难平榜!】

  【第六名——楚国,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人物介绍:华夏第一位真正的文学家,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华夏第一位爱国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人物生平: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人物评价:同流但不合污独立而不遗世也,屈原是华夏最伟大,影响最深远的诗人,没有之一!】

  …………

  大秦

  “原来是先生啊!在看到国君在敌国病死之时,寡人就应该要想到了!”

  “先生之死,乃是这个天下的损失啊!”

  嬴政此刻的脸上充满了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国破投河之时,嬴政就已经猜测到了对方的真实身份。

  若是仔细说来的话,对方之所以会落得一个投江的悲催下场,其中有很大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大秦而导致的。

  金榜中所说的敌国正是他们大秦,对方的国都正是被他们秦国的大将白起所破的,对方的君王也是在咸阳病死的。

  即使有这一层因果缘分在,嬴政还是很尊重屈原的。

  只因为屈原的爱国之情让嬴政肃然起敬,面对这一点世人都需要向其学习。

  而一旁的扶苏,眼中早就灌满了崇拜之色。

  屈原正是扶苏所崇拜之人,对方言行举止都是其所学习的目标。

  若是能够成为和屈原一样之人的话,那他这一辈子也算得上是死而无憾了!

  …………

  大汉

  “先生之死,乃是昏君之过,乃是天下之过也啊!”看書喇

  汉武帝刘彻面对屈原死去,内心感到无比的遗憾。

  此刻的脑海里,还存在着屈原那风骨无双的样子。

  他此时此刻迫切的想要见到一个人,他有着一道命令想要下达。

  片刻时间后,董仲舒匆匆忙忙的赶到大殿之上。

  等董仲舒到大殿后,刘彻用压迫感十足的眼神盯着对方。

  他说话的语气给人一种不容商量的感觉,只能选择答应下来。

  “你想让我大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话,你必须要答应朕一个条件!”

  “那就是要把每一个儒家弟子都给培养成屈原先生一般的爱国之人,只有这样儒家才能兴盛,我大汉才能兴盛!”

  “你告诉朕,你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

  三国

  蜀

  “主公,请允许亮对先生行敬拜之礼!”

  诸葛亮一脸庄重的对金榜方向,默默的行上了大礼。

  “这是自然的,我等一同啊!”

  刘备一副理应如此的态度,同意了诸葛亮的请求。

  随后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二人,也是一同朝金榜方向行上了敬礼,默默的举上了一鞠。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敬意,表情十分的严肃。

  在他们看来,屈原有和他们很相似的点,都是为了心中的理想奔波。

  而此刻的魏国。

  曹操也正带着官员们做着同样的事情。

  …………

  大唐

  在江上行舟的李白,看着那令感到泪目的金榜内容介绍,直接猛的干了一杯酒。

  “屈公,在下不才,有一首诗想要送给您!”

  只见他将笔中之墨挥舞在宣纸之上,很快就出现了一行行龙飞凤舞的字。

  字中则隐约带着些许伤感和怀念。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

  大宋

  “君之才能,足与日月争光可也!”

  苏轼开始赞叹起来,对对方所做之事感觉敬佩不已。

  与此同时的岳麓书院内。

  学子们开始齐声背诵起对方的诗句来。

  虽然屈原离他们而去已有数千年的时间了,但是屈原的作品,屈原的为人处事却一直停留在历史长河之中。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路漫漫而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大汉,武周,三国,大宋等不同时空的无数读书人,纷纷都选择读着《离骚》里的诗句来祭奠怀念着屈原。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本“浪漫至极”的诗。

  …………………………………………………………………

  回到金榜之上,又出现了新的内容。

  【君王耻辱处刑榜!】

  【楚顷襄王,芈姓,熊氏,名横,楚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

  【人物介绍:身为楚国的国君,自视其国家之强大,不亲身关心国家之政策,而且朝廷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也不修,】

  【原本傲立在七国之首的楚国,到了如今的情况后,竟然面临着既无良臣,又无守备的情况!】

  【若是在此刻下定论,楚顷襄王必是昏君无疑也!】

  【可对方却是华夏历史上,罕见至极的先昏后明之君主!】

  【接受了一番教训之后,楚顷襄王选择亡羊补牢的同时开始了励精图治,设法收复了江旁十五邑。】

  【虽然此时楚国国力衰退,但是在楚顷襄王的努力下,还是保存了楚国剩下的实力,稳住了楚国形势。】

  【人物点评:楚顷襄王一生毁誉参半,但好在因为知错能改,也是强行弥补了不少错误。】

  【楚顷襄王——庸君!】

  …………………………………………………………………

  ps:感谢白玉狐(你好啊),肆玖拾,一弦一柱思年华(你好啊),血腥的现实,储存阳光,爱上现实,嫔黎,沉香故(你好啊),岚的礼物打赏,谢谢各位衣食父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