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古代言情>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第194章 赈灾之路

谢来出了宫,脸上还是挂着挤出来的笑容,让人觉得他如今春风得意。

但是内心深处多愤怒,多恶心,就他自己知道了。

之前谢来以为只要自己虚与委蛇,取得皇帝信任,得到一些权力,就能为以后做事情提供便利。

现在谢来只觉得这条路真艰难。

因为这条路不止艰难,且还恶心人。

这皇帝的下限真的无限往下落,压根没有底。

回了家里,谢来就去老师们这边的学堂。

老师们果然在,看来都知道了今天皇帝找他的事儿了。

皇宫都成筛子了。

谢来给他们见了礼,然后把今天的事儿给他们说了。

司马丞相道,“收拢人心倒是不着急,届时我们交待一番,自然不给你添乱。让他们助你一臂之力。难的是去了当地,你不熟悉那边的情况,容易遭人算计。”

多少有能力有手段的官员,就折在了赈灾这件事情上面。

强龙压不住地头蛇。

过江龙只有被忽悠的命。

谢来心中却已经有了想法了,只是不方便和老师们详说,“学生总要去经历一次的,总不能一直活在老师们的羽翼之下。”

徐宗元是不大想让谢来去的,但是既然是赈灾,那也无可厚非。

“别的老夫不敢保证,但是青云书院一脉必定是要全力赈灾的。”

司马丞相道,“寒门出身的官员自然知道民间疾苦。”

最后是云太傅。

云太傅自己心里都有点没底气,但是这次也不想在谢来面前丢人,“我自然是会交待下去,以百姓为先,全力赈灾。”

听到这些话,谢来越发的有底气了。

若是大家都团结起来,自然是最好了。

当然,也怕下面有人阳奉阴违。

晚间谢来写了赈灾计划之后,就去了自己的学堂里面。

学堂里昨日来了许多人。

谢来给了他们极大的空间和充裕的时间适应这里,没给他们灌输什么东西。但是因为这里的‘前辈们’都是一腔热血,这些人自然也受到了影响。一晚上都经历了思想的拉扯。

但是最终因为这个地方太过神奇,所以打破了他们传统的观念还是很容易的。也就挣扎了一天,第二天来这里的时候,大家已经开始努力适应这里的思想了。

生怕自己跟不上。

而且因为这地方太过神奇,犹如仙境,他们更觉得自己使命神圣,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才会被选中。既如此,哪里能因为自己思想腐朽而辜负上苍呢?

此时看着谢来的眼神是狂热的。觉得这就是给他们指引前方的星辰。

谢来道,“众位能来到这里是缘分,也是对你们的认可。你们都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这话让下面等着听院长训话的学生们都兴奋异常。

谢来道,“不管你们是否能接受新的思想和制度,但是能来到这里的人最起码有一样是必须要有的,就是良心。为生民立命的良心。”

“谨遵院长训示。”大家齐声道。连来禄都是一脸激动的跟随附和。

谢来看着大家,都是一张张年轻的脸。

或许他们也有野心,有自己的私心,但是他们也拥有着对新事物的热情。

说完话,谢来就让大家自由活动,然后叫了户籍是在江东的两个学生过来。

这两人都是当地的举人。只是不在一个州府,一个叫宋城,是当地宋家的次子。一个是江林玉,是当地大族江家的子弟。

这两人倒是没什么不得志的地方,纯粹就是家里养得太好。没什么烦恼,所以还有几分悲天怜人的想法。又因为来了这个地方,有了使命感,所以倒是可用之人。

谢来和他们说了自己即将去赈灾的事情。

“你们二人既然来了这里,就不要再惦记那些小利。如今灾情严重,正是你们为民立命的时候。不过如今你们势单力薄,我也不让你你们做什么。只需要为我提供当地的情况即可。如此一来,里应外合,自然能将这次灾情顺利解决。”

两人本来还有些犹豫,听到谢来如此说,自然心生欢喜。

谢来也知道,他们的家族和当地的官员肯定是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所以也透露了自己此次的态度。那就是顺利赈灾,保证灾情结束,保证银子和物资都能到老百姓的手里。只要一切顺利,他自然不会大动干戈。

“院长放心,我回去之后就去调查,这些事情倒是不难。”宋城保证道。

江林玉也赶紧儿道,“我家在当地人脉颇广,我也能方便打探。”

谢来赞赏的点头,“如此一来,就等着你们二位的消息了。

这样一安排,谢来至少保证了当地的情况能摸清楚了,不会两眼一抹黑。

第二日,谢来就第一次上早朝了。

因为皇帝要当朝宣布让他去赈灾。

看到谢来上朝,许多还不知道这事儿的文武官员暗自嘀咕议论。猜测谢来怎么突然来上朝了。

等皇帝上朝,提到了江东水患的事儿,众人就有了猜测了。

皇帝特意点了谢来,让他说说如何治理水患。

谢来是没有工作经验,但是他也看过不少相关案例。

所以提出了自己的思路,那就是确保粮食充足以及银钱充足。

粮食是确保当地水患之后粮食居高不下,给百姓带来打开恐慌。

而银钱则保证到了当地之后以工代赈让百姓能够有收入。

这两件事儿说起来简单,但是对赈灾□□,那是再好不过了。

特别是谢来提出的以工代赈,让众人刮目相看。

如此一来不止可以保证银钱都能到灾民手中,还能让灾民有事情做,不会因为太闲引起暴乱。又给这治水增加了人力。

老皇帝也满意的笑了,觉得自己没看错。这谢来不止为人圆滑,也有几分能耐。

他拿着帕子遮住嘴唇咳嗽了几声。

朝堂上的众人心都提了一下,各种猜测都往脑子里塞。

陛下怎么咳嗽了,是不是病了?

病得有多严重?

一瞬间,大家都往夺嫡上面去想了,哪里还在乎哪里有水患,治理水患的是谁呢?

皇帝当场点了谢来为治水钦差,前去治水。

从属官员的名字也早就拟旨。待当朝宣旨之后,众人赶紧回家去做准备。

明日就要直接出发。

这次皇帝点的名的人都是各家的后辈,没一个老狐狸。各派系里也都知道皇帝这次的意思,这新科状元年纪轻轻就被皇帝关注,还委以重任,那必然是有所图的。

众人都在思索对谢来这个人物的态度。

到时候是想办法拉拢此人呢,还是迷惑此人。或者是威胁此人。

特别是寒门一脉的,也在想着这次是不是要在世家欺辱谢来的时候袖手旁观,让他记住教训了,就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只是这话还没传出去,司马丞相就特意把这几个人叫进书房秘密议事了。“此次要以赈灾为主,”

被叫进来的两人都默默不语。

“民生最重要,不能失去民心。这谢来是寒门出身,百姓不会到他忠于谁的,只要是他能顺利赈灾,百姓念的自然也是寒门出身的官。”

这一说,大家就懂了。

立马表示愿意遵从。

徐宗元这边就不用说了,直接放话了,谁要是当官不当好官,延误灾情,就逐出师门。

别给青云书院丢脸。

虽然这些被训话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祖师爷就突然的关心赈灾的事情了,但是老人家亲自放话了,谁还敢不听,哪怕是想别苗头的,也不敢了。

倒是有人担心,“若是别人使坏呢?”

徐宗元摸着胡子,“那正好让这新科状元看看我青云书院的气节。”

懂了,祖师爷这是要争一口气。争面子。

世家这边,云太傅也在训话。

“谁若是此次伸手,就和上次边城那次一样。砍了谁的手。”

“此次可不是只有你们去,司马老狐狸那边必定也有所交待,就等着抓你们的错处。陛下最近身体有恙,正是圣心难测的时候,谁若是想当出头鸟,老夫不难着。”

这一番透着杀气的话,把小辈吓得浑身紧张。

连连保证会按规矩行事,决不让人抓错处。

各家如何训话不说,第二日谢来就出发赈灾了。

有三位老师的配合,谢来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也做的很顺利。各个部门也都配合,给了多少银钱,明细都在手中。谢来坐在马车里面,就在一一的查看,做到心中有数。

这一查不得了,钱竟然比他想的还少。

这是从户部直接发放出来的,不可能存在中间有人搞事儿的情况。

所以这次赈灾的款就这么多。

谢来仔细查看之后,恨不得把一文钱剥成两半。这可真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就身边跟着的那群人,都是没经验的。

看来治水的人还是要从当地找。

谢来心里默默的做着打算。

“少爷,还没到地儿呢,你先别操心,好好的休息,养足精神。我爹说了,干大事儿的人就要先睡好吃好。”柱子小心的伺候这谢来吃东西。

他一直是谢来的书童。倒是知道谢来的习性。

谢来吃了口糕点,“你才来这边安定不久就跟着我到处跑,能适应吗?要是不适应,就回老家去。家里会给你安排个好差事的。”

柱子赶紧儿道,“少爷,我咋会不适应呢,我太适应了。”

他可着急了,生怕谢来不要他伺候。

“我爹都说我比他有福气,遇着的少爷竟然这么有出息,咱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这要搁在以前,我哪里想过能来见这么多大世面?能伺候一个当官的?”

谢来笑了起来,想起了柱子以前的梦想就是养个儿子继续伺候小少爷。

他问自称见了世面的柱子,“你现在对未来有什么想法吗?”

柱子摸了摸脑袋,“想成亲生个儿子,以后给小少爷当书童,伺候小少爷当官。”

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