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月瑶的要求让云家乃至其他世家也陷入了困扰中。

但是他们没有想过放弃云月瑶。

因为如今不止云家,连其他世家也开始培养家里的女孩子了。

世家的人能存活这么久,就是因为他们以利益为重。只要对家族有利益的,他们就可以牺牲。什么人都可以牺牲。更何况是打破这点儿世俗?

女帝都出现过了,皇帝都能没了,女官都上朝了,乡下还出现女吏了。自家女子出去当父母官,似乎也不是不行。

只是这如何操作呢?

寒门那些人必定是要反对的,他们巴不得世家青黄不接。而且寒门那群人读圣贤书读傻了,群老古板。

但是这难不倒寒门,为了达成目的,向来是无所不用其极。

很快,就想出招数来了。

云月瑶也提前和谢来打了招呼,汇报这个情况。

谢来自然高兴,他就希望女同志中多出一些这样有能力又有勇气的人,打破陈规。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要想争取更多的自由,更高的权利,就要更多女性起努力。

且新的国度里,他也很需要更多女同志发挥自己的能力,一起建设更好的国家。

然后听到了世家所说的那个招数。

谢来道,“这倒是稀奇,平时都是我逼着他们放权,如今他们倒是要逼着我放权了。这就是需求决定脑子啊。”

云月瑶也觉得唏嘘,然后觉得谢来果然更了解这些男子们。

世家的招数很快就出来了。他们上来就直接用舆论的方式倒逼朝廷。

虞都很多读书人聚集的茶馆茶楼就流传着些谣言。

比如说前朝女帝压根就没有什么权利,都是被权臣掌控朝堂。

女帝退位也不是自愿的。

朝廷这些臣子们都不会拿女人们当回事,如何会听女帝的呢?女帝只是他们的傀儡。

其中以司马丞相为最。

他就是最大的权臣。

谢来则是第二。

若不是世家这些忠臣与司马老贼抗衡,只怕如今司马老贼就要当皇帝了。

也是因为世家抗衡,如今才有了所谓的执政,才有了如今的太平。

但是如今朝廷还是被寒门把持着,他们软禁女帝,控制朝堂,之所以让那些女帝留下的女官上朝,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否则诸君且看,哪位女官正式参政为官过?

司马丞相听了这些传言,但笑不语,

寒门官员则把世家骂了个底朝天。

事后世家这边的议政大臣就在议政大会上面提起了此事,“执政大人,如今要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只能顺应民心。女帝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是女官还在。重用女帝留下来的女官,才能让百姓们相信朝廷直以来都是重视前朝女帝的。退位之事乃是名正言顺。”

谢来稳坐钓鱼台,看寒门,“诸位以为呢?”

寒门自然喷了起来,觉得这是有心之人为了私心,想要倒逼朝廷。朝廷不应该被裹挟,应该找出这些乱臣贼子,以儆效尤。

世家这边有话说,“如今众口已开,难道还能堵上吗?堵不如疏。”

然后看了圈那些没吭声的女官,“再说,难道百姓们所提的事情不是真的吗?如今朝廷女官确实没有参政。前朝女帝也不过是听政罢了。”

寒门这边气得发抖。只觉得世家无耻。明明都是一起干的缺德事,现在倒是都给他们寒门扣上大帽子了。

世家还转身成了忠臣。

这真是千百年来最大的笑话。

寒门最看重名声了,对他们来说,没有世家那样好的家世和底蕴。名声就是他们安身立命,混迹朝廷的基础。世家这是要砸了他们吃饭的锅。

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加上头上已经没有皇帝这种存在了,胆子就大起来了,到了剑拔弩张要打架的地步了。

谢来这时候赶紧阻拦了。“诸位,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为了朝廷的合法性,我看还是先解决此事。至于调查到底谁挑起事端,还需等以后再议。”

司马丞相道,“我支持执政大人的想法。我们寒门行得正立得端,便是要证明绝不是传言中那样。”

世家这边自然也不多和他们闹腾,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纷纷附和,“我赞同执政大人的想法。”

于是谢来便顺应民心,让这些女官们以后可以参与议论政务。且还将她们安排去各个部门。

云太傅提出,还是要再安排父母官,父母官是要去当地为政方的。做不得假。如此才能彻底断绝民间谣言。

“如此大任,我云家女子首当其冲,必须担当起如此重任。”

谢来立马就准了。

寒门的官员看着世家,然后就知道世家的目的了。原来如此,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啊。

世家这是要让他们家的女子们也出来争权夺利了?

无耻。果然无耻!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边骂着,他们心里已经开始计算起自家的女子中有没有能培养的了。这杯羹可不能只给世家占了。既然朝廷要让女子为官,还能主政一方,这些位置不能只是世家的吧。

司马丞相这时候又站出来了,“此举虽然有利于朝廷稳定,破除谣言,可是到底对那些参与科举的举子们不公平。这些举子们过五关斩六将,寒暑十年才博得机会入朝,女子却只靠家族举荐就能为官,是否不公?”

寒门这边听,立马站出来大喊不公。他们可都是科举考出来的,吃过这样的苦头。而且他们也想借此挡住世家前进的步伐。你要让自家女儿当官,也没那么容易!

谢来顺势询问司马丞相的意见。

司马丞相道,“如今已经为官的暂且不提,日后总还要培养女官的。既然如此,总要有个章程。莫不如,就和男子样科考。”

寒门官员们:……

世家官员们:……

谢来也装作苦思冥想起来,然后表示此举确实可行。既然开了口子,日后女官肯定少不了的。总不能光靠家里举荐。若是真如此,那些举子们该要闹了。

本来说要分开考,然后分配名额。

谢来又表示,如果分开考,到时候举子们肯定还是会不公平。当初南北两榜的事情就闹了许多年,谁都不服气。搞得最后同朝为官互相不服气,本是同僚却成了仇人,这如何共事?

为了大家都服气,干脆起考试。

谁考上就该谁当官。

如此,寒门官员就开心起来了,特别是看到世家一脸郁闷的时候,他们就更开心了。

因为女人们肯定考不过男人们的,世家想要继续培养女子当官,也没那么容易了。

世家这边还指望着云太傅再争取下。但是云太傅也是见好就收的。代人有代人的责任。他能培养一个云月瑶就不错了,至于其他女子,就靠自己去考吧。反正此次的目的已经达成,实在不宜得寸进尺。

于是在他的示意下,几位世家出身的议政大臣也表示支持此举。

谢来笑了起来,“诸位,今日又开创这开天辟地的壮举,日后青史留名该有诸位的名字在册。以后看谁还敢笑话我们华国的合法性,正统性?”

说实在的,朝臣们下朝之后,也是觉得很意外。今日只以为要和世家拼杀一场,结果竟然是如此结果。

但是想想,似乎也只能如此了。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从立国开始,他们就必须承认女子的地位了,谁让这个国家是前朝女帝退位呢。

他们要是不承认女帝的地位,天下还有不少野心家也要不承认呢。到时候又要乱起来。

女子参加科举的消息,很快就先在官僚家眷圈子里面流传开了。

很多后宅的夫人们都觉得这世道变得太快了,她们还真有点儿不适应。

之前还在要求教育女子三从四德。贞静贤淑,现在还要女子读书识字考科举了?

这以后找婆家,难道还要比才学了吗?

那针线管家之类的,还要教导孩子们吗?

夫人们都找自家丈夫商议此事,要寻个章程出来。她们所受过的教育可都是教女子如何在内宅待着的。真没学过如何教导女子成为国家栋梁。教不了,这些真的教不了。

别说他们了,连官员自己都还没摸清楚这世道会怎么变。但是目前为止,肯定是要念书的。

君不见自从科举之后,家家户户的男子都以读书为尊。还出了一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名言。

如今女子要参加科举……那女子最起码肯定要读书吧。

于是头疼的表示,回头就请夫子教授。

女夫子还不行,女夫子都没参加过科举呢。还得请男夫子。隔着帘子教。

“实在不行,先去都城里开的女子学院学学。前朝女帝开了之后,不是去了不少人吗?如今虽然女帝退位了,但是她还管着那学院呢。先去念书识字,等以后要提高的,再请人,或者我亲自教导。”

有些内宅夫人受不了这个刺激。纷纷头疼。

空间里面,虞敏悦兴奋得不得了。

她如今是荣誉执政,平日里除了听政之外,主要就是管理她开办的那些学院的事情。

谢来也让她以后主要管理女子教育,争取把女子书院开遍整个大虞。以前她还觉得有些难,现在她和怒有信心了。“今日下朝后,都城书院就去了不少女子。往日里就是一些十多岁的女子过来学几个字,如今几岁就来开蒙了。还有夫人过来询问这里的夫子是否能教导科举。”

她高兴的抱住云月瑶,“你真厉害!”

云月瑶自己都觉得在做梦呢,她其实就准备开扇门,结果这是连围墙都给拆了?

她知道还是谢来周旋得好。“多谢院长为天下女子开创此举。”

谢来笑道,“这是起努力的结果,我不过是略微出力罢了。没有你的努力,世家不可能从你身上看到希望,而想栽培你。继而为你开道。没有世家这开的一条道,我又如何能顺势开创这条康庄大道?”

说着,他一顿,“其实还有人也有功劳,若不是司马丞相,今日也不能达到这效果。”所以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众人努力后的必然。

几人听到司马丞相的名字,都很惊讶。因为她们一直以为司马丞相是需要防备的。

现在看谢来如此,似乎很推举此人。

谢来自然也不能说出真相,但是他还是告诉众人,司马丞相是未来可以发展的同志。

这话就让人倍感亲切,也很能理解司马丞相的为人了。能够发展,那就说明此人心性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啊。

晚些时候杏花也来了,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她也是一愣。然后喜极而泣。

“这真是我这么长时间里,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我即将到达那大月帝国,待我画完地图,完成这次探路,我一定要回来参加科举。”

想当年她也是做过兄弟们考试的那些题目的,夫子都说她答得好。

她有信心。

谢来就告诉她,自己已经为她留了官位了。还想着等她回来就上任呢。且这官位肯定适合她。

“我又不是像月瑶她们那样直都是官。我都辞官了,回去直接当官,这不是让人说你任人唯亲吗?且如今科举之路开了,我若是走捷径,别人肯定要说闲话。如今既然已经有了这个规定,我就要遵守规定参与科举。”

她有这想法,谢来也自然只能支持。

不过谢来想的是,是否要改改科举的模式了。比如考试内容就要改。天书肯定要成为必考内容的。他要逐渐的改变科举内容。以后还要改变科举形式。让选拔人才的制度更符合国家需要。

这些事情自然只能徐徐图之,并且多方研讨。不能自己个人定。

但是谢来决定的事情,总会做到的。

女子参加科举的消息传遍整个天下的时候,自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百姓之家倒是觉得这很新鲜,觉得世道变了。连家里的丫头都能去识字考科举了。不过在只能供应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们还是趋向于供应儿子。毕竟儿子是传家的。只是女子也能科举这个观点一旦进入脑袋里面之后,女儿自然也成了第二选择了。这也直接的让女性的地位提高了。

反应最大的反而是那些读书人。

读书人都很不能接受朝廷的这个政令。对他们来说,和女子一起考试,简直就是耻辱。

为此,他们还直接去县衙放话,若是有女子参加考试,他们就不考了。

县令们不能违背朝廷的法令,又不可能不顾及这些年轻学子们的想法,所以只能将此事上报。

实际上,谢来比他们更早知道这个情况。

知道之后也不着急,“他们大概没弄清楚情况,不是朝廷需要他们,是他们徐需要朝廷。不考也好,可以多点人缴纳赋税了。”

谢来还真不缺当官的人。首先是世家这边可以贡献一批人,然后就是官员子弟又可以供应一批人。各大国营工厂里面管事的也不是不能提拔当基层公务员。

所以真不缺人。

这种思想不端正的人,不来参加考试也好。省得带坏朝廷风气。

所以对于各地奏报的情况,谢来和议政大臣们稍微商议了一下,就决定让他们哪儿来的回哪儿去。那些人确定不参考的,把名字记录下来。下次就不用让他们参加考试了。

谢来不注重他们,大臣们自然也不会注重这些人。

如今还有很多以前考中的进士们都还在等待分配官位呢。每次考中进士不少,但是一个位置一个坑的,没有人疏通,可没有官位分配给你呢。

朝廷的态度表露出来之后,这些闹事的人反而慌了。

就没想过闹事竟然没用!

特别是县衙开始登记不想考试的人的名单的时候,这些人纷纷走了。并且喊出口号,“我们若是不考,就是让那些女子捡便宜。到时候岂不是以为我们男子无人?考,必须考。让她们知道,她们只适合待在内宅!”

县令家的千金让丫鬟去打听情况。

丫鬟急急忙忙跑回来,“小姐,他们都跑了,还说必须考试。要证明男人的本事。”

本来还挺幸灾乐祸的县令千金立马呸了一声,“还以为多硬气呢,白高兴一场!”听说县里这些读书人不考试,她可真是惊喜。虽然捡便宜不大好听,但是有便宜谁不想要?她可是家中独女,家里就指着她了。本来还准备找个县里读书人好的人当女婿的,如今自己能上,当然是自己上更稳妥。

“一群没胆的,言而无信。就他们还想当官?哼!”

除了县令千金,不知道多少人在心中暗骂这群没胆的家伙。

此事闹腾一番,如此也就过去了。倒是各地确实开始了女子学堂。之前虽然是三年一次科举。可如今是新朝初立,谁知道新朝第一场科举什么时候考。所以都开始准备着呢。

谢来也给大家时间消化此事。免得一件一件的,让他们接受不了。刺激太大。

于是朝廷倒是平稳了一段时间。

谢来每日重点也是关心一下各地新上任的村吏做事情况,看看此举成效。然后关心一下粮仓发展。以及修路的情况。至于教育方面,便是虞敏悦的事儿了,他基本不用参与。

其他事情各部都有所管理。

他现在可比那些皇帝轻松许多。不用像那些明君一样凡事亲力亲为。也不用像昏君一样担心管理的事情少了被人篡位。

就在这平静的当口,杏花倒是给他带来一个极大的好消息。黄金之路走通了!

她终于到了大月帝国了,且一路走来,发现他们的贵族确实很奢华。平民百姓还是很苦,穿着很破旧,看起来比大华的百姓还苦,但是贵族打扮真的是豪气冲天。各类色彩的宝石、金饰,简直能把人闪瞎眼了。然后他们很喜欢大华的丝绸!杏花出了一个非常高的价格,还准备给他们还价的空间的,他们竟然一口同意了。

“我当时真的有点心疼。我还是低估了他们。到底还是见世面太少了,以后我肯定不能犯错了。”杏花捂着心口艰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