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生羡慕,她如今虽然也为组织做事。用自己的铺子给大家提供聚集的地点,帮忙在现实里送信,或者打探消息之类的。但是却不能像她们样做更大的事情。

女子科举虽然放开了,桃花却也知道,自己是没有这份才学的。

如今也只是在空间中读那些书,而不是学习圣贤书。

杏花道,“姐,每个人做的事情都有独特的意义。我们就如同一块砖一样,缺了谁都不成。天下以后会有更都人加入,难道人人都必须走出番大事业吗?更多的人是在默默无闻的为这个组织出力。不是吗?何必强求自己呢?”

桃花笑道,“是我想多了。”

“而且姐也不是全然没机会,日后说不得科举要改。正好考的是姐你所擅长的东西呢。”

桃花却是一脸满足道,“我却不敢求奢求太多。有如今这个模样,我已经很满足了。你说我们以前何曾想过如今。”

杏花也想起过去,感慨万分,“是啊。不曾想过。也不敢想。”

姐妹两人回忆过去,又想想现在,只觉得未来充满希望。

云月瑶很快就随着吏部任免部安排的官员起出发,这走,归期不定。

也许很快做出成绩,就会调动回来。也许做不出成绩,就在那边蹉跎。或者她自己放弃自己的心愿,让家族运作。不过那时候,她就会面临比以往更加艰难的局面。

他们还未曾到西北,谢夫人和来寿他们已经接到了朝廷安排过去的嘉奖令书。

所有将士们都有封赏。官升级,基本上都可以得到奖金。来寿这个大将军也升职了,依然是整个西北军区的军长,只不过他如今的级别上升之后,连西北多出来的蛮人那边的军队也归他一并管理。这在过去,被称为句西北王都不算过分了。

当然了,现在来寿是没人家西北王那么大的权利的。他只管理军务。当地政务是一点都不能插手的。应钱粮都是由朝廷支出。

这样也就不担心将领手中军权过大而生出野心了。这和前朝大虞之前的做法有点像。但是华国的军事制度还是改过了的,精简许多人下来,只要精兵。而且提升这些人的待遇。宣传当兵光荣。所以军队也更加有归宿感。

来寿这事儿倒是顺理成章,倒是也没有引起什么很大的反响。倒是关于谢夫人的安排,很是让西北这边的人都惊呆了。

叶夫人和吴夫人她们也是万万没想到啊,自家夫人这冷不丁的就当官了。

且还是这么厉害的官。

一个个看着谢夫人,激动得都不知道如何言语。“大姐,你以后就是当官的了?管那么多蛮人?”

谢夫人道,“他们以后不是蛮人了,也是我大华百姓。”

不就换了个名字吗,不还是那群人吗?

虽然想不通,但是大家还是很听谢夫人的。都称呼他们为草原华人。

要管理那么多人啊,这多不容易啊。

谢夫人让她们以后就好好管理牧场的生意。这牧场以后还是要继续开。而且要越开越大。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牧人归心。掌控他们,就可以让这片草原平静。

只要这些人过几代人的太平日子,大家就只会记住自己新的身份了。

“你们想要帮我,就要帮我做这些事情。”

几人顿时都有了使命感了。

连连保证自己定能办到的。这么大的事儿,咋能让大姐个人去承担呢,大家起拼了。

谢夫人很快就上任,一刻也没耽搁。

因为很多部落里面如今帮忙管理的人都是从她的牧场出去的。所以谢夫人不需要和他们重新熟悉,很快就能和他们达成有效沟通。然后开始在当地搞建设。

谢夫人认为,部落不能太过于分散。要划分区域。以免日后区域不明,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各地划分区域之后,再开始给每户百姓安排生计。

她和大家许诺,“以后每年的冬天,都不允许再有老人走出帐篷的事情,也不允许有孩子冻死的事情。”

这承诺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许多人暗自抹泪。这是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亲人。

那些亲人在冬日里走出帐篷的时候,他们躲在帐篷里面不敢看那些单薄的背影。有时候他们也在想,未来自己老了,是否也要这样走向死亡。

现在终于不怕了。

他们要过上新的生活了。

谢夫人划定区域之后,自然也会引起不满。因为都想要水草丰茂的地方放牧。要不然养不活那么多牛羊。

谢夫人告诉他们,水草风貌的地方负责放牧,而那些水草不丰茂的地方,则建设工厂、集市之类的。甚至还要建设大城。

这样下来,资源就平均了。甚至很都想去水草不丰茂的地方了。

对于这种,谢夫人也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每个部落给他们名额,自己选择去自己想去地方生存。如此来,就将这些部落打乱重整了。

这些工作量非常大,等云月瑶这些官员从京都过来的时候,就很快投入繁重的工作当中了。点抱怨环境艰苦的时间都没有。

他们来到这里,手一脚的和当地的百姓建立起自己的家园。

来寿也没闲着,带着自己的部队就在草原上面建设防线。然后还对正在建设中的草原部落进行征兵。

以前草原是人人皆兵。只要是拉得动弓箭的人,都能称之为战兵。平日里都是在部落里面放羊谋生,需要战斗的时候则自己准备马匹和武器出征。

来寿来替华国征兵,自然不能如此。

这些兵的待遇非常好,和华国其他兵一样,每个月都有固定的饷银。吃住都在军营里面,受到军区统一管理。平日里除了训练就是训练,不用做别的事情谋生。他们的家属还会获得一些优待。比如说孩子上学免费之类的。

这些待遇在各部落中宣传,很快就吸引了大批量的男人们。

他们每个人都能拉弓射箭,不过因为平日里营养不良,所以看着很瘦。

朝中的大臣直以为蛮人比他们的士兵要更健壮,有三头六臂般。事实自然不是如此。哪怕是曾经的大虞兵,好歹也能吃上饭,哪怕也吃不饱肚子,但是肯定比草原蛮人要好。

蛮人才是饱一顿饿顿。什么福利都没有的。他们身体其实并不算好。只不过是生活环境才促使他们发挥更大的潜力。

如今这些人对来寿的征兵待遇心动不已,都希望自己能过上有稳定收入,不愁吃喝的日子。

而且听说战死了,自己的家人也会得到优待和物质的补偿。可比当初为首领而战要强。当初为首领战斗。赢了固然可以分得一些战利品。但是若是输了,自己的家中没了强壮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就会过得很艰难。甚至会在部落迁移的时候为了节省粮食,被赶出部落。

来寿本来还以为这些人会有点儿抵触的。没想到这么积极响应。

“对人而言,生存才是第。所谓的民心,其实就是过日子。谁让他们过日子好,就跟谁混。”

这些陆续征上来的兵员,被来寿统一的安排在了新兵部队里面。这新兵部队是专门用来练兵的。里面的兵员也是来自于五湖四海。

蛮人士兵接受了大夫的体检之后,被打散分配下去,和其他人分配在一起。首先第一堂课,就是给他们讲述段历史。

这段历史是谢来后来找人写的,也不算编造。算是将史料进行统一,然后从中推测些需要的结论。

讲的是在数千年前,华人和蛮族人其实都是个祖先。这片大陆原本是祖先们分配给子孙的,草原和关内也是统一的。只是在后来经历战乱和天灾之后,各自的祖先为了躲避这些,就天各一方。有人在关内各为王,也有人在草原各自为部落长。

后来渐渐的,关内有人统一,建立了统一的皇朝。草原也有了统一的王。

只不过却始终没有一个人可以再次将草原和关内统一,让一家人再次团聚。

这才有了数千年来不断的战争。

实际上都是自家人打自家人。如今华国终于有能力帮助关外的亲人们回家了。

从此以后,不分华人与蛮人,大家都是华人。

当然了,蛮人也能保留自己的族群的名字,他们可以自称为蛮族人。但是他们都是属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名字为华。

训练新兵的教官还将一个蛮人和一个华人请到台前,让人指出他们的长相有什么区别。

本来还有头发和服饰的区别的,现在都穿着军装,都是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珠子。还真就没啥区别。要是不仔细说,还真看不出来谁是蛮人谁是华人。

然后再给他们看请他发色不一样的人。这些人都是来边城做生意,然后请过来当托的。

这些人来自遥远的地方,是根据杏花提供的路线,来到这里做生意的。

然后一比较,确实和蛮人华人都不大一样。

然后这就证明了,蛮人和华人真的是一个祖先。

这第一堂课,就是消除他们之间千年来的隔阂,虽然不可能让他们互相之间一下子接受。毕竟这会儿地域之分还是很明显的。但是也能让他们有了更近一步的联系。

等时间长了,他们脑子里同种同源的观念会越发的深刻。最后他们就是亲密的战友。

甭说关内出身的士兵有什么想法,反正蛮族出身的士兵知道这段历史之后,心里是踏实许多的。他们很怕被当做敢死队,也很怕被排外。到时候在里面日子不好过。现在知道原来大家都是一家人,只不过分开很久罢了,这心里就有了点安全感了。

而且对于这些故事,蛮族人也很感兴趣。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没有什么历史。曾今他们是否叫蛮族这个称呼,也没人知道。就比如华一样,曾经也叫大虞。

蛮族可能之前也有别的名字,但是他们自己没有记载。

所以对于这种可以追溯到祖先的记载,很是感兴趣。甚至生了羡慕之心。

这种求知的好奇之心,渐渐的也能演变为对知识的渴望。

对于那些识字的士兵,他们甚至产生一些敬畏的心。

教官告诉他们,日后也会教他们学字的。

这个识字就是教他们共同的历史,教忠于华国这个国家的思想。让他们熟记军规,改变过去的作风。

就在草原上面忙忙碌碌搞生产的时候,杏花的队伍也慢慢的接近了华国的领土了。

曾经离开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探索道路,所以在路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经过一路的探查,以及安排,回城就顺利许多了。

就是队伍比较庞大,因为包括大月帝国在内的许多大小国家都派了使臣一起回来了,还有他们国家的很多商队。加上自己国家这边一起过去的商队也在那边采购很多商品回来了,这队伍远远看去,望不到尽头。

来寿自然从空间就提前知道了消息,所以提前派兵去接他们。

为了让这些国外使团不敢轻视华国,这些士兵都全副武装,装备精良。他们骑着雄壮的马儿,驰骋在这广阔的天地里面。

马蹄的声音震动得地面都在响动。

让这庞大的商队都紧张起来,以为遇到了什么强敌。他们可知道,这草原上面有些部落特别凶悍,喜欢劫掠。虽然他们也带了武装,但是真的打起来,难免误伤。万一人家打不过回去叫人,自己这边肯定吃亏。

但是看着渐渐清楚的旗帜之后,杏花所在的队伍里面就爆发了一阵欢喜声音。

因为还在大月帝国的时候,他们的领队杏花大人就已经得到了来自遥远家乡的消息。虽然他们也不知道消息是如何传递过来的,反正这消息已经确定了。他们出发之前的大虞已经没有了。新任女帝退位,且废除了帝制。日后管理天下的是执政大人。

而如今的执政大人,正是他们的领队杏花大人的弟弟。

看到名为华的旗帜,众人如何不欢喜雀跃?

这是家乡的人啊,这就是安全感。

带兵的是火器部队的人,这些人各个都很精神,气势十足。他们才经历了一场灭国之战,即便打得不惨烈,但是那股子天下第一的骄傲还是油然而生。让这些国外使团看着心惊。

如此强军,不是大国,可无法养成。而且必定是常胜之军。

为首的将领和杏花互通了消息,然后一声令下,军队就分列两边,护卫着这庞大的队伍继续前进。

士兵们一言不发的执行自己的任务。而将领则负责和杏花他们交流国内的情况。

比如这草原也已经属于华国的势力范围了。只是还有一些人逃窜,成为流匪。为了避免威胁他们的安全,特地安排人来护卫。

这消息可算是让这些人狠狠震惊了一把。

国外使团看着这茫茫的草原,就知道这里的部族必定十分的强大。但是这说灭就灭了?

本国商队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可是知道蛮人的厉害的,都和大虞打多少年了?

一度压着前朝大虞抬不起头来。还要派公主和亲呢。

当初他们出来寻找新的路程的时候,都还是要躲着蛮族人。生怕他们找麻烦。

如今就已经灭了对方的国家,还管理了这片土地?

他们这出去一趟,不止大虞灭了,连邻居也灭了?

本来以为自己寻找到黄金之路就够轰动世人了,结果国内也没闲着啊。

不过这对于商队来说,却也是极大的好事。这代表着这条路以后就安全了。以后更方便走这条路经商了。

国家强大,百姓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啊。

这些旅途中原本已经精疲力尽的人们,都开始有了底气,精神抖擞起来。

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更好的日子。

队伍庞大,经过草原的时候,还引来了蛮人看热闹。

这些蛮人要在这里设立集市,建造房屋,以后给这些过路的商人提供住宿和吃食,以此来赚取银钱。

看着这么多的人从这里路过,原本还抱着怀疑的心情的众人都欢喜起来。

果然会有很多人经过这里。

商队的人自然也看到了他们。见他们都在热火朝天的做事,并没有过来打扰自己这边,也都有了闲心打量这些已经归顺的蛮族人。

带队的将领给他们讲述了这些蛮族人工作的目的。

听说以后这里要建立集市,方便旅途休息,商队们心情更好了。看来朝廷要大力扶持这条商道啊。

这会儿他们还没想过朝廷会通过这条商道,赚取多少进出口税。毕竟曾经也没有先例。他们实在想不到。

杏花虽然知道母亲谢夫人已经来此地上任,若是想见也是有机会。不过杏花还是没去见。

不想去打扰如今正忙碌的母亲。

她一路进了关,倒是和来寿见了一面。

来寿看着她道,“又黑又瘦。”

杏花还没来得及发脾气,来寿道,“我们杏花可不是靠外貌的人,你可是开道第一人啊。等到了都城,天下谁人不知?名传青史妥妥的。”

杏花顿时露出骄傲的神色。

“回去吧,来弟还等着你去开创历史呢。下次见面,只怕又要换个身份了。”

杏花抿着嘴控制情绪,“以后说不得,我要常常经过此处了。”

因为入了关内,所以商队就不用一直跟着大部队了。大家都要回去各找各自的家人了。还要尽快的将商品脱手,然后组织更大的商队去外面做贸易。

只有使臣是跟着杏花一起前往都城的。

边城早已改造过了。

当初谢来在此地的时候,就让此地大变样,民生越发好了。后来谢来离开,百姓们继续赚钱,加上边境安全了,吸引了很多商队来此地。所以边城已经是人口发达,商业繁华的城市了。

眼见边境的城市都能如此繁华,可想而知这个国家该有多么富裕,多么强大。

使臣们对于这个国家越发敬畏起来。

大月帝国的使臣更是在见识到边城守卫军之后,也收起了作为大国的那股子骄傲。

他们也认识到,可能土地人口差不多,但是国力肯定是有差距的。

就是有一点很想不通罢了。

他们见这边的将领虽然穿着铠甲,但是并不算奢华。不像他们的将领头盔上方面还要镶嵌宝石。

这个国家的将领的盔甲都很简单,朴实。和普通士兵差不多。

所以这个国家是很穷吗?

还是他们不喜欢?

他们将这个疑问传达给了杏花。

杏花:……

穷是真的,不搞花里胡哨也是真的。谁往头盔上面镶嵌珠宝?难道是要用美丽征服敌人吗?

杏花当然不能承认穷,而是表示,本国审美就是如此。“我们这边的人更喜欢低调的奢华。比如我们卖给你们的那些昂贵的商品,他们就很喜欢用。”

“……”

这回答很让大月帝国的使团紧张,因为他们带来的礼物就是大批量的宝石和黄金制品。这是他们的特产。

“希望他们会喜欢吧。”

早在知道这些人要来都城了,谢来就让人准备起来了。

这种国家贸易,国家强大才能争取到更好的份额。

谢来让人准备好了各种商品了,到时候就可以敲定这些商品哪些可以用来国与国之间进行进出口。

最让谢来遗憾的是,大月帝国不需要羊毛制品,他们那边比较暖和。

只有沿途的一些小国家需要。

不过加起来量还是可观的,总比只能内销强。

谢来准备等国内安定之后,准许云长玉的申请,去北方那边探路。羊毛和皮料制品可能在那边更有市场。

虽然不能交易羊毛制品,但是这些国家的进出口谢来肯定是大赚特赚的。

因为技术的碾压。

谢来相信,任何国家都拒绝不来先进技术做出来的产品。

比如可以用炼制好的铁和他们交换矿石。进行一番互通有无。

出售一些便于书写的纸张之类的……

想着渐渐空荡荡的国库,谢来是日盼夜盘,天天盼着他们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