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诗邈, 你可真行!”

  上海老巷子里没多少盏路灯,灯光昏暗让人什么也看不清。

  穿着黑T恤的陆诗邈被薛桐用力推开,嘴角还挂了点彩,她用舌尖舔了舔嘴唇边, 一阵电击般痧痛。是自己破的皮, 没伤到薛桐就好。

  两人愣了几秒, 黑夜里只听见薛桐翻包的声音。

  “自己在这待着吧。”

  随后一瓶水被人扔在了陆诗邈身上,薛桐转身走出了巷子, 矿泉水从陆诗邈怀里滚到地上。

  由于视野太暗,陆诗邈只能听见薛桐的语气, 对方脸上的表情什么的也捕捉不到。可薛桐发火的什么样她心里门清, 这种低沉又冷清的语调, 就是恼了,自己贴上去无非就是两败俱伤, 再说上海的治安可比香港好太多, 33岁的人不至于走丢。

  得给人冷静冷静的时间。尤其是自己。

  人走了,陆诗邈想蹲下去捡起水瓶, 结果下蹲时没找好用力点,工作一天的腰像是生了锈的齿轮偏了轨,磕磕巴巴地发出声响,她皱眉扶腰快速站起,走到街道上找公共座椅。

  7月份的上海夏日要比香港要热上许多,原因不在地理差异, 而是香港特有的文化温度。

  文化研究学者称这种温度为,“中环温度”。在香港职场, 白领有严格dress code, 环境迫使他们必须西装革履, 所以为了保证社畜不会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中昏倒,中环大厦的空调温度永远保持在16度以下。

  香港越冷的地方代表场所越高级,就像是赤道物业的空调风,吹吹陆诗邈的脑门就能得到一场高烧。所以身居警司职位的薛桐一年四季都穿长袖衬衣。

  黑色的,白色的,黑灰色。永远都是低饱和度的颜色,长袖,大多解开衣领第二颗扣子。

  她里面偶尔会穿一件贴身的背心,或者短袖。这也是为什么她能在无数个场合里脱下身上衣服或者警服,披在自己的身上。

  陆诗邈现在想想,薛桐在夏天穿两件衣服的这个习惯是因为她才有的。

  而在上海。像邱雯这种活在金融圈的精致都市丽人,每日依旧会打卡般走进陆诗邈的房间,“吹空调头要痛的!会面瘫的呀!哎呦,你是要把电费用到第三梯度去呀?”

  所以陆诗邈有时觉得,温度真的能代表一个城市。

  上海和重庆比,上海冷。

  上海和香港比,上海热。

  冷热交替之间,除了文化饮食诉求出现了差异,生活习惯出现了特例之外,连人的性格都会随着温度发生改变。

  城市与城市之间也存在着这种温度。

  陆诗邈把它理解为。

  ——边界感。

  香港太冷。

  换句话对23岁初来乍到的陆诗邈来说,香港的边界感实在太重。不友好的同学,乱糟糟的顶层,疏远的教官,不能喝水的地铁,查身份证的警察,数不过来的罚款的条例,以及叮铃铛啦满裤兜的钢镚….和唯独对她伸出双手拥抱的薛桐。

  她怎会不上钩?

  她甚至赶自己上架,肝脑涂地的,奋不顾身的,嬉皮笑脸的,流着泪,红过眼的上钩。

  她喜欢薛桐,在梦幻中喜欢,又在飞机离港时清醒。

  当然她现在也喜欢薛桐。

  喜欢到四年里的每一天她都在想,在怀疑,在质问。甚至开始觉得这只是她在香港滤镜下——一场潦草又荒唐的梦。

  比起喜欢,懂更为重要不是吗?

  只是她不懂薛桐,也找到不到读懂的机会。

  她不知道薛桐的家庭背景,才会在昨天住进华山路后惊叹,哦,薛桐比她想象的还有钱。她也不知道薛桐的朋友,除了安霖,阿汤,勋魏这几个男同事,她几乎没见过薛桐和别人来往。她到现在也不知道那枚戒指,薛桐是在什么时候摘下的。

  陆诗邈只知道。

  薛桐不喜欢吃中式早餐,和自己接吻的时候喜欢摸她耳朵,做.爱时是易感体质平均两三分钟就可以gc,知道她喜欢带一根头绳在手腕上,知道她喜欢刷ig,骶骨附近有颗小痣,胯上有个纹身。

  知道她是个来去自如的人,就像四年前的离别,和此刻上海的相见。

  她知道薛桐好多好多秘密。

  唯独不知道薛桐为什么靠近自己。

  甚至陆警官都不敢说出,薛桐为什么“喜欢”自己。

  陆诗邈一直觉得喜欢一个人,应该会有生理欲望。就比如她克制不住的想要触碰薛桐的身体,闻她的味道,迷恋她的表情。

  可薛桐似乎对自己没有任何欲望,尤其是在床上她都从来不碰自己。

  想到这个还挺生气的。

  陆诗邈扭开盖子喝了口水,然后把水浇在胳膊上降温。

  “陆组长,饭买好了吗要归队了。”

  口袋里的对讲机发出声响,陆诗邈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有任务在身的。赶紧回了一句,“回警局吃吧,附近店铺关门了。”

  把水瓶扔进垃圾箱,陆诗邈赶回火灾现场,大部队开始陆陆续续往外撤,技侦组的同事们推着证据箱往警车上走,每个人都湿漉漉的。

  “十分钟后警队重案办公室集合哈。”市刑警队第一中队重案组组长李斯廷看着陆诗邈,两人组队多次彼此熟悉的很,对方拍拍陆诗邈的肩膀,“这案子得靠你。”

  “别,组长。”陆诗邈立刻退堂鼓,“这事,你得靠消防勘验的林舒,或者视侦那边的,我刚看现场太杂太乱,靠我们这边一时半会不会有结果。”

  “上头给了三天时间。”李斯廷盯着自己伸出三根手指头,“三天要求我们给出《呈请破案报告书》,呵呵。”

  “…..”陆诗邈忽然觉得七天之内和薛桐团聚也不是没有希望,但就是希望渺茫。

  “金盾工程没反应吗?”

  金盾工程是这国家公安部署的新型高效快速传输系统,侦查情报专用网络数据库,链接警务通,天网,人口户籍,指纹系统,算是一种共享识别信息库。

  “视侦,天网一潭死水。”李斯廷拍拍小陆警官,“所以说要靠你,大专家。”

  陆诗邈甩开肩膀上的手,拉开警车门独自坐了上去,“快点回去,我饿了。”

  开回警局。

  已经是晚上9点。

  一群人坐在会议室里吃盒饭,陆诗邈看了眼手机短信,薛桐什么也没发,消失在社交媒体中,她有些无奈地发了一句:「安全到家了吗?」

  薛桐没搭理她。

  陆诗邈吃着局里二十块的标准晚饭,坐在位置上看向自己对面的林舒,她摘了消防服,脸上被护目镜压出一道红印,高挺的鼻梁上还被磨破了皮,一口口扒着饭盒。

  倒也不是林舒长得美若天仙她才会多看两眼,而是一整个办公室就坐着两个女的。女刑警不多,女消防员更不多。陆诗邈想知道,这需要穿越火海的女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林舒并耳短发被搭理的一丝不苟,面容姣好,藏蓝色的消防队常服干净利落,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最多和薛桐差不多。她吃饭很干净,甚至碳水也吃的很多。

  …

  陆诗邈突然收回目光,无意识地侧写他人这个事很不礼貌,她得收敛一些。

  “大家边吃边听哈。”

  李斯廷两手按在桌面上,旁边白纸堆了一叠,什么立案报告书,受理登记表,现场勘验表,乱七八糟一团乱。和小说和电视剧里的不太一样,再雷厉风行的刑警办案,也得有一半时间去走流程。

  如今法医报告没出,现场勘验没出,视侦结果没出,只有一堆没有头绪的目击口供和报警时间。大家只能凭经验初步推断制定侦查方向。

  李斯廷指向询问组,“朱易,你说一下你们这边的情况。”

  “目前目击口供都准确….”

  陆诗邈手机震了一下,她瞥眼去瞧是薛桐的微信,放下筷子陆诗邈悄悄把手机搁在桌下面。

  「嗯。」

  就一个嗯?

  陆诗邈皱眉,手藏在桌子下面快速打字,「那你吃饭。」

  对方秒回:「嗯。」

  ….

  又是一个嗯?

  锁屏,陆诗邈把手机塞进口袋里,咬着后槽牙准备拿起筷子继续吃。

  “来,勘验组陆诗邈,你们这边。”

  丫的,陆诗邈又放下筷子。

  “目前主观目测的纵火时间,和朱哥这边目击时间基本吻合上,8:45左右起火,9点蔓延开来,时间正好是工作人员上班时间。”

  “犯罪嫌疑人是一场有预谋纵火。”

  “主要表现在踩点,林队长这边给出了具体火灾勘验,可判断犯罪嫌疑人踩点放置了易燃□□,躲开监控,拥有犯罪现场的具体逃离路线,三处商场电源被切断,经理办公室,二楼电梯,以及二楼主线路。”

  “犯罪嫌疑人或许具有一定相关的专业知识,文化水平比较高,易燃物需要我们后续给出鉴定结果才能断定,但有一点可以佐证,他用的是遥控□□,二楼四处同时引燃。”

  “我们几乎可以排出时合伙作案,因为我们在现场发现了没被燃烧干净的遥控芯。”

  “但犯罪动机,因果关系目前还没有具体指向。”

  “我目前能说的就是这么多,其他的一切都得看实验室结果。”

  作者有话说:

  案件关联章节:13章 14章 15章 22章(重点章节,必须去看)

  以防前面跳章看的同学能跟上案子进度,啊我真是煞费苦心。感谢在2023-04-09 16:56:19~2023-04-10 03:16: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禽兽之变诈几何哉、66347937 10瓶;58401276、view0418 2瓶;蘋果壓力大、31206680、Redamancy:D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