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山水间【完结】>第41章 藏娇

  “你这幅模样,好像被人凌虐了一番似的。”曹闲月一身男装,负手站在谢棠的小院里,在听到身后由远至近的脚步声后,才徐徐转过身来。

  当她看到谢棠一身邋遢走进来,生徒袍上都是五颜六色的颜料,额头也满是汗渍,愣了一刻后,露出盈盈笑脸,幽幽说出了这番风凉话。

  谢棠听闻了曹闲月的调侃,忽然有一丝窘迫,一半是因为自己现在狼狈的样子,一半是因为她没想过曹闲月会来找她,她的家里如此破旧,会不会让曹闲月心中产生什么念头……

  “公子这位是……”齐青走上前,想给谢棠介绍一下。

  “是我的朋友。”谢棠抢先一步说道,扭头找了一个借口将齐青支开,将自己和曹闲月两人独留在院子里。

  曹闲月猜测对方或许还未告诉家中人自己和她之间的事,所以不好让家里人听到她们两人的谈话才把人支开。她心里好奇对方的打算却没有多问,因为这毕竟是对方自己的事,自己无权干涉。

  等齐青离开小院后,曹闲月用随身携带的折扇刮了刮脸颊,指着齐青的身份问道:“这位是?”

  “那是我母亲留给我的丫鬟,齐青。”谢棠想去给她端茶倒水,却看到曹闲月身旁的桌子上已然摆放着家中待客常用的茶碗。

  茶仍旧是劣茶,饮茶人却没有丝毫的嫌弃,将内里的茶水饮得一干二净,眼下碗中只剩下茶沫。

  这处简陋的小院里,虽然平常造访的客人屈指可数,但也不是每个来的客人都愿意喝她们家的劣茶。

  谢棠的心池晃起一丝波澜,面上却不显,只问道:“你来了多久了?”拿走曹闲月的茶碗,倒了茶沫,又换了一碗清茶来。

  曹闲月随手拖来一把椅子坐下,摇着扇子说道:“白等了一个下午。”出门的时候,她以为天气会冷,于是就多穿了一件,结果到了外面才发现自己穿多了,没走两步就热的受不了,幸好出门的时候多揣了一把扇子。

  “你来之前,应该和我说一声。”谢棠正色道。

  曹闲月风轻云淡的调笑道:“难道是因为你在家里金屋藏娇了,所以不敢让我登门拜访?”

  谢棠正经的神情一下子就破了功,揪着自己的耳朵,底气不足的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我在画院里,不常在家,怕你白等许久。”幸好眼下天色昏暗,藏住了她绯红的脸颊。

  两人虽然还没有订亲,谢棠却不自觉的将两人往未婚夫妻的壳子里套,曹闲月不过是随口调侃了一句,她却一定要解释的清清楚楚,免得对方误会。

  “好了,我这次过来,是找你谈谈见我父母的事。”曹闲月收了笑意,面上恢复了正经。

  最近她的父亲对她看得极严,只要她一出门,身后必然跟着偷偷摸摸的小厮。她今日能过来找谢棠,也是花了一番功夫才把那些跟踪的尾巴甩掉。

  “怎么了?”谢棠浅浅地松了一口气,其实她这几日也一直在忐忑这件事。她虽与曹闲月做好了约定,但婚姻大事岂能儿戏,她担忧曹闲月只是一时兴起才答应与她成亲,说不定扭头就会后悔这个决定。

  眼下看来,曹闲月并没有后悔约定的意思,她心也安了下来。

  曹闲月说道:“我父亲的规矩颇多,你想要通过他那一关,必然要事先做些准备……”

  随后,她便将谢棠见她父母时一些要紧的事和她父母平日里的喜好,一一事无巨细的告诉了谢棠。谢棠倾耳一边听着,一边仔细记在心里,一时间两人都忘却了时间。

  夜幕四合,没有掌灯的院子里也越发漆黑,几乎要将人影吞没,专心致志的两人,却是谁也没有注意到。

  直到两人背后的屋子里,突兀响起一阵咳嗽声,谢棠才猛地回过神来,天色已经这么暗了。

  曹闲月听到咳嗽声也是一愣,她原以为院子里只有她们两个人,没想到还有第三者存在。

  谢棠忙点了油灯,微弱的火苗,勉强照亮一方之地。一个佝偻的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屋子门前,又咳了两声。

  谢棠走上前去,一手举着灯,一手搀扶住老人,轻声唤道:“奶奶?”

  借着谢棠手中的光,曹闲月看清了老人的模样,料想这就应该是谢棠卧病在床的长辈。

  “齐青,饿了。”老人混沌的脑子分不清眼前人谁是谁,只管扯着谢棠的袖子一句一句重复道:“齐青,饿了。”

  谢棠面上一窘,她差点就忘了,这个时间点,按平时早就该吃饭了,温声细语的对自己的奶奶说道:“奶奶,你稍等一下。”转头问向曹闲月道:“幼卿姑娘,你若是不嫌弃我家中饭菜简陋,就留下来一起吃饭吧,我去……”

  曹闲月看谢奶奶这幅模样,大抵能够猜测的到谢奶奶得的应该是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后世俗称的“老年痴呆症”。

  这种病通常出现在上了年纪的老人身上,可使老人记忆逐渐变差,情绪变坏,行为失调,到最后老人不仅会遗忘了亲人,甚至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就算后世发达的科技,也没有办法治疗这种疾病。

  “你先去照顾奶奶吧,我也得回去了。”曹闲月话音刚落,院门那一声吱咔,她扭头一看,谢棠的小丫鬟也回来了,她的名字应该叫齐青。

  齐青也同谢棠一样,客气的想把曹闲月留下来吃饭,她还特意买了些酒菜回来,曹闲月却谢绝了她们的好意。

  在离开之前,她犹豫了几番,还是从腰带上解下了自己钱囊,借着夜色的遮掩放在了茶桌上。

  如何在不伤人自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这种问题简直就是千古难题,曹闲月一时之间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只希望谢棠能明白她的意思。

  -

  “天下的画师大概可以分为三等。画山是山,画水是水,毫无自己想法,只会照样临摹的是为下等,只能称之为画匠。”

  “运思巧妙,临摹入微,神情兼备,却难以突破常理,将想法付之于笔端的是为中等。”

  “唯有笔意简全,意高韵古,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同时齐备‘气、韵、思、景、笔、墨。’六要者,方为上等,可称之为画师。”

  宋子房给生徒上的第一堂课,便在他们面前立出了自己对待生徒的要求:“老夫希望你们最后都能成为可贵的画师,而非只是普通的画匠。”

  生徒们听得似懂非懂,只觉得宋子房口中的这个标准高不可攀,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着畏难之色。

  谢棠还记得不久之前林道常教训他们的话,宋子房的要求显然与“画者不分高低贵贱”这个道理是相驳的,但似乎又有自己的一套依据。她一时之间分不清宋子房和林道常到底哪个说的才是对的,不由皱起眉头来。

  她酝酿着想向宋子房发问,可还没有准备好自己的问题,就见宋子房命两个生徒在她们的面前展开一道山水屏风。

  “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苟自强不息,亦何远而不届哉?”宋子房捻着胡须,循循善诱道:“无论你们将成为什么样的画师,再好的画艺都须从临摹开始的。”

  “这就是你们今日的第一课。”他执着教棍指向屏风说道:“临摹屏风上的山水。”

  话音落下,座下的生徒纷纷拿出纸墨,开始完成宋子房交代下来的任务,谢棠也无暇顾及其他的事了。

  学堂内只剩下清水晃荡的声音,宋子房执着教棍从一个个生徒背后走过,衣摆交错时发出细微的响动。

  他每经过一个生徒的面前,脚步就会稍稍停滞一刻,阅览生徒的画面。偶尔也会如教蒙童开慧一般,为生徒调整他们执笔的姿势。被他点拨过的生徒,无有不豁然开朗的。

  直到他走至谢棠的身后,这次停留的时间意外的漫长。谢棠不由心里一紧,下笔越发谨慎了起来,期待被点拨,又害怕自己出现大错。

  然而宋子房这次却没有都说,似乎看够了,便转到了下一个生徒的背后。

  谢棠如蒙大赦,板直的肩膀也一松,殊不知宋子房已对她留意了起来。

  一日的课程结束,生徒们迫不及待的归了家,画院上下只剩下教授们的寝舍内还亮着烛光。

  无意的穿堂风贯通寝舍,带来习习凉意。宋子房穿着居家的道袍,束发松松一簪,坐在檐下,逐一看着今日生徒的临摹。

  林道常出现在他的身后,同样穿着道袍,问道:“如何?这批生徒中,可有得宋掌院中意的?”

  宋子房头也不抬的说道:“有倒是有……”

  “哦?”

  “而且不止一个。”

  林道常坐到了宋子房的对面,从他的手头夺下画来,看了两眼,却嫌不够好的扔到了一边去,问道:“哪几个能得宋掌院的青睐?”

  宋子房又拿起了一幅画,一一数道:“战德淳、谢棠都不错,高凌寒、齐孟轩次之。”

  “这么多?”林道常稀奇道。

  “是啊。”宋子房道:“前两人便是君上钦点画魁,史无前例,自然出色,后两人也各有特长,不分伯仲。”

  林道常正想朝他贺喜呢,就听他蹙眉说道:“这未必是件好事,不分上下便避免不了相争,谁输了,都不免会失意。而且若是到时君上一定要分出一个天才呢?”就像当年他与林道常一样,老师最终选择了他。如今自己面对同样的问题,自己又该如何选择呢?

  与此同时,远在南方的临安城,一批献给君上的祥瑞在此被运上了纲船,逆水北上,正朝徽京缓缓驶来……

  作者有话要说:

  “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苟自强不息,亦何远而不届哉?”引用自白居易《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