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马车的颠簸,小巧的宫灯忽明忽暗,丝丝缕缕的幽香,旖旎地盈满车厢。

  冬天穿得厚实,之前,荀彧用目光丈量,以为郭嘉只是略微清减,此刻任性地将人揽入怀中,只觉得腰肢细瘦,身子轻得让他心惊。微凉的呼吸拂在颈侧,淡淡酒香氤氲。

  荀彧紧了紧手臂,郭嘉在他怀里扒了一个舒服的位置,惬意地闭上眼,昏昏欲睡。

  具体是什么时候睡着的,郭嘉完全没有意识,但是现在,他可以确定:他又在做梦。

  黄河中飘满浮尸,无数袁兵在滚滚波涛里上下沉浮,一名年少的士兵一边挣扎着浮出水面,一边张嘴冲郭嘉大喊着什么。

  当时郭嘉隔得远,应该听不见才对,然而在梦里,他只望着那士兵的嘴唇一下下开阖嚅动,就知道对方在拼尽全力呼喊:“救我,救救我!”

  萧萧北风、金戈铁马、乌云浊浪都渐渐扭曲,那些溺水的人陡然伸出沾满污泥的手,将他的脚踝死死握住,用力往黄河中拖拽。

  袁绍逃走的那天,郭嘉站在河边,看着那么多生命在眼前飞速消逝,甚至还镇定如常,试着给曹军将士做心理疏导。

  这些天,他清醒的时候还可以自欺欺人,自认为无所畏惧。回想每一场战争,他都曾反复推衍,尽可能降低士兵的伤亡。至于敌军有多惨,那不是他可以心慈手软的事。作为军师祭酒,他问心无愧。

  然而睡着以后,那些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会在他毫无准备的时候,突然将他卷入梦境。

  明知是噩梦,却偏偏无法立即醒来,感受着身体一点一点下沉,慢慢窒息。

  “文若。”

  在彻底没入河水的一瞬间,郭嘉试图抓住任何一样他能够到的东西。就在这时,一阵极温柔的抚触将他带出了梦境。

  “嗯,我在。”荀彧缓缓抚平他蹙着的眉心,问:“做噩梦了吗?说出来或许会好一点。”

  郭嘉不想说,攥着被子,急促地喘息两声,抬手覆住眼睛。只觉得一个温暖缠绵的吻落在前额上,荀彧轻轻抚慰着他,带着一种近似于小心翼翼的怜惜。

  郭嘉渐渐放松身心,肚子咕咕叫了几声。庆功宴上,他光顾着喝酒,没吃两口菜,这会儿肠胃开始抗议了。

  黑暗中,看不清荀彧的面容,听声音似乎是在笑:“奉孝,杜衡煮了一些桂圆莲子粥,应该还是温的。”

  荀彧起身,去外间端来一只漆盘,上面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和一碟赤豆小米糕。

  郭嘉把头埋在锦被上,像猫一样蜷成一团,不肯起来。

  荀彧暗暗好笑,把郭嘉抱在怀中,喂他喝粥。

  翌日的朝会上,西曹掾陈群再次廷诉军师祭酒郭嘉不治行检。其中礼仪有误十八项,违法乱纪十项,调戏同僚、非礼主公五项。

  要知道,近一年的时间,郭嘉基本都在军营中,总共就在许都住了三夜。文武百官一万个佩服,三天不到,就犯了三十三条法度,郭祭酒是怎么做到的?

  陈群最后几句话,说得很不客气,就差明说郭嘉和曹操关系暧昧,常常戏狎。

  郭嘉泰然自若,完全没有被人当面廷诉的正常反应。

  曹操照旧赏赐陈群,但是依然没有处罚郭嘉,看他愉悦的神色,好像还更欣赏这位军师祭酒了。

  陈群非常气闷,想再直言几句,让曹操不要包庇郭嘉。身为掌权者,用人居然存在双重标准,影响委实太过恶劣。

  荀彧出列,举着玉笏,奏请重开乡学、郡学。集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刊定传记,存古今之学。想让国家强盛,文治武功,缺一不可。不但要外定武功,还要内兴文学,打造礼仪教化之邦。

  群臣热烈讨论,几乎全票通过。就连陈群都提了不少实用的建议。

  曹操想一想,下了一道诏书:自丧乱已来,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以县为单位,每五百户置一名校官,选拔乡间俊才,授以诗书礼仪。征召六经学官三十人,另置一名六经祭酒,负责带领这些学官校订六经等图书典籍。

  散朝后,荀彧私下找到陈群,十分平静又认真地说:“长文,不要再影射明公,和奉孝相知共约白首的那个人,是彧。”

  陈群呆若木鸡,过了一会儿才恢复思考的能力,一脸懵逼地跑了。

  陈群和荀彧同样,来自于名门世家的嫡系,清流雅望。所以,当最初的震惊过后,他其实有点理解荀彧的选择。说出来可能没人相信:他一直很羡慕相对自由的郭嘉,羡慕他活得率性又洒脱。

  从这以后,陈群再也没有当众廷诉过任何人。他每次对朝廷的得失有什么看法,都秘密上奏,并毁去草稿文书,导致别人都不知道陈群上奏过什么事。

  后来,甚至有人嘲讽陈群身居高位,却缄默不言。一直到正始年间,朝廷整理编撰名臣奏议,百官才看见陈群的谏言。(见《晋书》)

  许都招商令施行的效果还不错,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许都城里各路商贾云集,繁华不亚于当年的洛阳。那些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布匹、战马、盐、铁、药材等从四面八方运到许都,曹操一度财大气粗,连普通士兵都配备半身铁甲。

  改革选官制度虽然受到很大的阻力,但随着国子学每月的月考,学生习惯了考试,学生的家长,比如各级朝廷官员、地方官吏、士族乡绅也渐渐了解了考试制度。

  再加上,通过笔试、面试、试用期筛选出来的官吏,办事效率比较高,比很多天天弹琴、作赋、宴饮的名士要靠谱一些。很多州刺史、郡太守选择幕僚的时候,也会优先取用通过考试的士子。

  相应的经济基础和人才储备已经基本到位,是时候发展一波物质文明。

  郭嘉组建许都商会,拍卖《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纺织、染色、花露、精油、香皂等明代手工业技术。

  印刷术卖给程昱,以程仲德的智商,应该可以用这玩意儿改变糟糕透顶的名声。

  晒海盐,并且提纯,使海盐的成色和上等的青盐一样。食盐加工成本低廉,利润空间非常大。郭嘉叫上曹洪、夏侯惇、戏璕、赵昂、陈登入伙,他们几个人不露面,也不挂名,由他们的门客、家仆合作共赢。

  很多三国穿越小说,主角回到东汉末年,经商致富。事实上,这年头商人是贱籍,地位非常低下。士族子弟去经商,相当于和仕途挥手告别。不排除会有少数特例,比如卖草鞋的刘备,但只是极少数。拉正儿八经的士子一起经商,这是和别人有仇,还是有仇呢?

  郭嘉的友人,也只有戏璕和陈登不会介意合作经商。赵昂相当于自家人,必须带飞。拉上曹洪和夏侯惇,能够避免很多麻烦,还可以顺便让曹操清楚他们是想赚钱,不是聚在一起,弄什么奇奇怪怪的阴谋阳谋。

  郭嘉很大方地拿出《天工开物》,将兵器铸造、五金冶炼、舟车机械等不适合私人垄断的明代技术都抄录下来,附在文书上,送到司空府给曹操过目。

  司空幕府又增添不少新面孔,郭嘉溜达了一圈,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也在掾属之列,还有以前在陈国见过一面的梁习,现在是西曹令史。

  这次官渡获胜,颍阴荀氏宗族,顺势脱离袁绍的控制,回到故乡。

  收到荀谌的请帖,郭嘉又确认了一下地址一一采薇阁梅苑。这浪子微微诧异,连荀家最正经的荀谌荀友若,也学会逛青楼了。

  采薇阁中,窈窕舞女翩翩起舞,脚上的银铃随着舞步变幻,发出细碎清脆的悦耳声响。

  荀谌用手指沾了一些茶水,在紫檀几案上写:“奉孝和舍弟在一起,谌不反对,但人总不能只想着自己。请奉孝劝一劝舍弟,让他同意迎娶陈氏女郎,勿使后嗣断绝。”

  郭嘉原本懒散地半躺着,这时蓦地坐起来,挥手让舞女和乐工都退下,用折扇挑着荀谌的下颌,迫使他抬头。

  四周的空气仿佛在迅速变冷、凝滞。被郭嘉锋锐如利剑一般的目光审视着,荀谌如芒在背。

  郭嘉的唇角扬起一个轻蔑的弧度:“别试图在我面前说谎,友若(荀谌)。上次军医那笔账,我没找你,不是因为我怕你,只不过不希望文若难过,你毕竟是他四兄。”

  荀谌尽量镇定,眼神还是不受控制地闪了一下,透出几分心虚。

  当天晚上,郭嘉和荀彧共进晚餐,荀彧很有耐心地喂小奕儿喝汤。郭嘉心中一动,微微垂眸:“文若,你想要孩子吗?”

  荀彧默然。

  郭嘉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文若可以娶妻生子,但不要被家族操控,变成和陈氏联姻的工具,嘉……”

  荀彧捂住了他的嘴:“不要说出来,给彧一天的时间,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再谈这件事。”

  第二天,郭嘉尽可能自我开导:凭什么指望一个汉末的人不看重子嗣?文若至今未娶,已经算是深情,想要孩子,也没错……好吧,要敢于正视内心的声音,他根本无法假装不在意!

  灯影朦胧,荀彧领着五男一女、高高矮矮一共六个孩子回来了。年纪最小的才两岁,抱在臂弯里,年纪最大的是个女孩子,看起来有十二岁左右,长得还有点像荀彧。

  郭嘉目瞪口呆,帮着荀彧把孩子们安顿好,悄悄询问:“这些孩子是?”

  荀彧:“是彧过继的子嗣。奉孝,其实不用娶妻,也能儿女双全的。”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绣毂雕鞍骤 10瓶;枫香脂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