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444章 以毒攻毒,用资本来对付封建
  鹏哥儿能力有限,但是他能开挂,卓吾先生就是大神一座,祖孙二人交流时,他就会把自己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抛出去。

  直言是最近读书所得,只言片语的请阿公点拨迷津,好吧!他是三言两语,把老爷子就给坑惨了。

  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这是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纲领,在这个时代可谓字字千钧!

  追求个人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天赋人权,在这个皇权天授的时代更是振聋发聩。

  自由市场经济、程序正义、社会契约论等等,其实鹏哥儿讲的都是似是而非。

  一些核心的论点,譬如:没有无义务的权力,也没有无权力的义务。

  这些赤裸裸的,无可辩驳的词语,给了李贽极大的触动。

  如果换一个迂夫子,才不会听你这些奇谈怪论,他会用子曰诗云,寻章摘句的反驳。

  但是李贽不会,他的思想中已经包含这些内容,只是还显得稚嫩,那是历史局限性造成的,并没有撕破封建社会的画皮。

  就比如千年前,古人就喊出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但是直到大明朝,也没人敢想皇帝犯法怎么办?

  而僵化死板,只为方便官府控制的大明户籍制度,更是让“自由”这两个字显得那么的刺眼。

  一时间,卓吾先生像是被人在厚厚的围墙上开了一个洞,墙外的世界让他欣喜和惶恐。

  好吧!鹏哥儿差点把老爷子弄得去闭关,酒也不香了,原本的书也不写了。

  整天发呆,要不就是刷刷刷写一堆东西,自己看看又全部毁掉。

  直到这次中秋西湖大会召开,他和几个知己,就从探讨到争辩到一起陷入这种呆滞的状态。

  旁人也不敢去打扰,在旁边稍微听几句都觉得头大如斗,心都扑通扑通乱跳。

  而始作俑者汪鹏,施施然抽身而去,他对将要产生的成果充满期待。

  期待着这个时空大明朝最顶尖的思想家们,能结合华夏文明,走出一条不同于西夷的东方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一旦有了明确的理论基础,哪怕只是雏形,有各种各样的疏漏和不足,但是从0到1是最艰难的一步。

  只要理论成型,下一步就是建立正式的党派,形成合力,任何人都不要轻视资本的力量。

  工、农、兵、学、商,这个时代的工弱小到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只要有了兵学商三个阶层合作,这个大明就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华夏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时代。

  对此,鹏哥儿翘首以待!

  其实他的治下,包括李朝,名义上是卫所制,其实更像是原始的国营大集体。

  事实上运转至今,这套模式已经真正解放了底层百姓的生产力,效果是显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也正是这种兵民一体的体制,才支撑起东江东征西讨,四面开花。

  同样的每战必赚,东江从来不做赔本生意,丰厚的战争红利,刺激的整个东江都是一群战争狂人。

  土地、人口、资源,东江贪婪的掠夺一切,反哺到愈发饥渴的主体。

  对待敌人,鹏哥从来不留一丝怜悯和宽容,但是对大明,他总是小心翼翼,稳定最重要,最好能和平演变,或是少流血。

  世界那么大,人力资源才是根本,以大明这庞大体量,她的疆域就不应该屈居一偶之地。

  而传统的迂夫子,也可以说儒教理学派,善于内斗怯于外争。

  所以鹏哥儿才大力扶持新兴资本,因为资本家才是最贪婪的,再大的市场,对他们而言都不够。

  只有把这些人鼓动起来,形成勇于开拓的风潮,华夏才能真正的走出去。

  否则,就是鹏哥儿打下再多的土地,等他挂了,未来也守不住,没有他在后面使劲的推,百年后就是一个个海外藩王而已。

  当然,资本主义只是过渡,等文化大规模的普及、等真正的工人阶级形成规模后,他们不会缺理论的指导。

  鹏哥儿未来会留下丰厚的遗产,不是金银,而是那面赤旗。

  也算是另一种模式的曲线救国吧!

  汪鹏也不知道自己做的选择是不是最佳选项,但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方案。

  宴会在众人一片和谐中,胜利结束,鹏哥儿送别一众大佬后,单独和李秋昇找个僻静的房间私聊。

  “鹏哥,你泰山大人刚刚还找过我,报社从最初的月刊到现在的周报,东江接手后已经扭亏为盈,今年的形势更是一片大好”。

  李秋昇和汪鹏今晚上都喝了不少,抽着烟,都盖不住他们身上浓浓的酒气。

  “他申请再增加两台铅活字印刷机,油墨、纸张量都要增加,现在学院的书籍印刷任务,已经快完不成了,我同意了哦”。

  “没问题,钱塘周报我看了,刘将干的很的不错,更加贴近大众,不像一开始不是诗词、就是说教,很不讨喜”。

  这个报社一开始是东江商行出资金场地,鹏哥老丈人负责招募人手并担任社长,全权负责报社的一切工作。

  鹏哥儿当时实在没有人手来负责这一块的工作,只能交给他老丈人折腾。

  李秋昇想到了什么,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嘿嘿!你都不知道当年把你老丈人给愁的啊,眼一睁就是大把银子往水里扔,眼看着辛辛苦苦印出去,被人当废纸,那个气啊!”

  “哈哈哈哈,不撞南墙不回头,我跟他说了报刊要雅俗共赏,他不信啊,文青是病,只有用残酷的现实来教育”。

  “你也不怕把老丈人气着,嘿嘿!”

  “没事,你看现在不是挺好吗?对了,现在的模式做的不错,整体经过这几年的运营,方方面面都已经成熟,就不要局限在杭州府一地了”。

  “鹏哥你的意思,是在其他城市也建同样的报社?”

  “是的!花了快两年时间,咱们才培养出一支真正的报业团队,现在就是扩张的时候”。

  作为一个经历过后世风华的人,鹏哥怎么会不知道宣传的重要性?

  之所以不一开始就铺开摊子,其实也很无奈,任何一件事情想成功,没有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