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第0540章 破罐子破摔了
  俞有廉本以为自己这次死定了,不说蹲个大狱,也得罢官免职。

  可他万万没想到,方景却摇了摇头。

  “朕并非是想要治你得罪,只是想要告诉你,江南现如今的繁荣并非你一人之功!”

  “若是没有海运的便捷,哪里还有花河府的繁荣?”

  “若是朝廷没有开放南洋商路,哪里还能有今日江南粮仓?”

  “这江南一地的繁荣昌盛,那是整个大契上下一心,努力而成的结果!”

  “那些个江南士子,看不见其功劳者云云,只看见江南的成果摆在眼前,这就是狂傲自大!”

  “朕觉得,这江南的官场,该是时候好好清肃一番了。”

  方景瞥了一眼俞有廉,随着说道:“江南安抚使俞有廉,迁任云滇。”

  “朕倒要看看,你去了那里能不能比现任安抚使做得好。”

  听闻这话,俞有廉的脸色煞白。

  云滇安抚使啊!

  云滇是个什么鬼地方,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还不如直接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告老还乡呢!

  云滇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就连刮过来的风都像是刀子一般。

  俞有廉在江南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现在让他去云滇做安抚使,这简直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

  他想反驳,但却没那个胆子。

  因为方景说的很明白了,不是皇帝不知道江南官场的那点事,只不过不想计较。

  这说的是什么?

  还不是自己的那些个妾室和宅子嘛!

  现在自己若公然说要辞官回乡,那不就是在打陛下的脸嘛!

  俞有廉虽然混蛋了些,但绝对不是傻子。

  没办法,就算是牙打掉了现在也得往肚子里咽!

  他只能领旨谢恩,之后徐徐退出了大殿。

  走出大殿的他,可以说是失魂落魄了。

  他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过有人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但只是如今才明白这其中的意思。

  一个是江南安抚使,一个是云滇安抚使,虽然都是同品级的官位,可傻子都知道其中的不同。

  准确的来说,两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江南那是什么地方啊!

  鱼米之乡!

  不说低头就能捡到钱,也差不了多少了。

  可云滇呢?

  别说低头捡钱了,低着头走到不被南蛮给打劫了就不错了。

  对别人来说,去了云滇做安抚使还可能是升官前的历练,可对于俞有廉来说,这就是贬官了。

  可这一切的一切,俞有廉除了默默地承受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他也明白,自己被贬去云滇,这很明显是陛下对江南官场不满意了。

  不过,俞有廉也知道,就算是在江南做官,其实也是不容易的。

  这江南自古以来一直都是文华之选,从江南走出去的官员又何止一二。

  现如今能够留在江南成为豪强士绅的人,哪个不是官贵的后代?

  就算不死官贵的后代,那也是家中有子弟在朝为官!

  江南的豪强士绅很多,这一点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看書喇

  除了这些豪强士绅之外,现如今江南又多出了很多的大商人和工坊主,他们一个个也是很不让人省心的。

  江南的水路极为发达,商业更是顺畅无阻,地势上又多是平原无山,最是方便工业的发展了。

  俞有廉一边失魂落魄的走着,一边回想着自己在江南为官的日子。

  他好像确实有过不自觉的帮着那些豪强士绅,一同来违抗朝廷的旨意。

  一想到自己之前的种种,俞有廉的额头上冷汗就直流。

  自己是什么时候被这些个豪族拖下水的?

  是从那次参加了诗词歌会,听着那些士子们歌功颂德开始的?

  还是从自己忐忑的接受了同僚赠与的礼金开始的?

  亦或是,上一次自己留下了那个西域商人送来的西域舞娘?

  俞有廉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早就被那些江南的豪强给拉拢在了一起。

  他的脸颊在流汗,那流出的汗都带着哆嗦。

  陛下真的是慧眼如炬啊!

  若不是陛下有意留自己一条狗命,估计这会已经被拖出午门了!

  俞有廉真的感恩了!

  他此时正走到宫门处,转身就对着宫阙跪了下来,含泪三叩首。

  “陛下,臣知错了。”

  “谢陛下不杀之恩!”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俞有廉心中暗誓,到了云滇之后绝对不能再像江南那样了!

  一定要做个清正廉洁,为国为民的好官!

  和俞有廉一样,其他的几个富庶地区的安抚使,都被方景给骂了个遍。

  没有一个是能保住现有官位的,全都贬谪了去。

  一时间,殿中群臣全都默不作声了,他们无不心中忐忑。

  这其中,当朝首辅荣千万,他是最忐忑的那一个了。

  他是万万也没想到,看陛下从来都是一副不问朝政的样子,可却对每一个臣子的事情都了如指掌!

  别的不说,就江南和其他几个地方安抚使的那些事情,政事堂也倒不是不知道。

  只不过一直以来朝廷都仰仗着这几个地方缴税,而且也没什么真凭实据,所以政事堂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再比如江南等地尽毁私塾推广官学之事,虽然有孙殿一直在江南进行督办,但效果上确实没有什么成见。

  江南地区的百姓也好,学子也罢,就连官员都对朝廷的这一政策,很是不理解。

  甚至在江南还有很多的地方报纸,时常会对朝廷一刀切的政策多有抨击的文章。

  前任江南安抚使俞有廉,他也是多次给朝廷上过书,说的都是这请求私学之事。

  这次陛下快刀斩乱麻,直接将这些个安抚使全都贬谪了。

  由此就不难看出来,陛下在江南推进变法的决心是有多么大了。

  不过,贬谪了这些个安抚使,那又该由谁来替补呢?

  群臣都是人心惶惶的。

  就在这时,方景终于点到了云滇安抚使王魃的名字。

  在此之前王魃已经淡然了,他早就做好了辞官回乡的准备。

  朝廷对自己那么有意见,那就有意见吧。

  王魃也是破罐子破摔了,爱咋咋地吧。

  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王魃显得很是轻松,在听见方景喊到名字的时候,他从容的叩拜了下去。

  只是,叩拜完毕站起来的时候,他却对上了方景笑盈盈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