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是, 天亮没多久,余府大门开启,小胡来了。

  小胡被带到余心乐的院子里, 见余心乐眼睛红通通的,神情也是怏怏,显然是一夜没睡,却又那样急切地看着他, 他立马道:“余少爷!我是来带信的!昨夜有八百里加急的消息送来,蜀地地动, 宫里忙了一夜,谁也没睡, 直到现在, 各位大人都还在议事呢!”

  一听这话,余心乐活过来了。

  他赶忙从床上爬起来, 问道:“地动厉害吗?可有人员伤亡?大人们议出章程了没有?!”

  小胡苦笑:“地动哪有不死人的,唉, 至于伤亡人数还在统计, 陛下昨夜就已经派人赶往蜀地, 今天还要再派人去呢。”

  这种事情, 谁听了都会难过, 余心乐这一夜的担忧与害怕虽然消失殆尽,却又添了其他忧愁, 谁不愿山河无恙呢。

  余心乐没有留小胡, 叫他赶紧回去当差。

  地动是大事, 没个十天半个月, 宫里都闲不下来, 这点简单道理, 余心乐当然明白,况且那人是陛下面前的得用之人,还只有更忙的。

  余心乐觉得,他也不能干坐在家里等,他总也得做点什么。

  他便去与他爹娘商量,是不是捐些钱物之类的,地动的消息目前只有宫里知道,余安和听闻此事,自是欣然应下,一家三口商量一个上午,也拿出了章程。

  再看蜀地的官府是如何打算的,他们随时都能捐出一笔银两来。

  因为余心乐的消息得的早,余家是最早到达蜀地的大商人,余家是实诚人家,派去的管事也做实事,切实帮了不少的忙,出钱又出力,余家在蜀地很是得到诸多百姓的称颂,当然这已是后事。

  待到京里百姓们几乎都知道地动的事情,朝廷已经做出不少部署,很多百姓自发想要捐银两,都被朝廷婉拒,陛下的意思是,很感谢百姓们的善心,但是朝廷尚不至此,朝廷也有能力解决这次的事情,并帮蜀地百姓渡过难关,百姓们将自己的日子过好,便已是最好。

  这也是新帝登基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

  陛下这番做法与说的话,引得百姓们钦佩不已,如今京里茶楼、酒馆什么的,就爱讲这些,若是换作从前的皇帝,早就抓去砍脑袋,谁敢说一个字?

  现如今,甭管百姓们是怎么说的,陛下一概不管,大有你说你的,我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

  谁又不喜欢这作风呢?

  虽说陛下不用百姓们捐银两,京里的一些大商人却还是自发地捐了银两。

  谁的钱财都得来不易,但毫无疑问,这些大商人要比百姓们要容易许多,他们当真是喊着、吵着要捐钱,不乏确实是善心大发,更多地还是为了在陛下面前留下好印象。

  对于这些钱,赵酀当然不会拒绝。

  拜他生父所致,国库还当真并不充盈。

  捐钱这方面,余安和就没输过其他人,这些天他成天在外奔走,忙着捐钱、捐物的事,这日他忙完回到家,余心乐跟程清晖在看蜀地管事寄回家的信,上头写了蜀地的一些见闻。

  半个月前,方博也已被陛下派去蜀地。

  知道这个消息后,余心乐也没什么好折腾的,天天在家里窝着。

  这会儿看信,也是希望能看到关于方博的只言片语。

  无奈他们家管事并不跟方状元接洽,也没见过,那是一个字也没提到。

  余心乐还有点失望呢,见他爹回来了,立即给他爹倒茶:“爹,你辛苦啦!”

  余安和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在母子俩身边坐下,一口饮尽那盏温茶,程清晖问道:“如何,今日之事可还顺利?”

  就在最近,宫里透出消息,六尚局要选定新皇商人选。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次的大商人才会如此卖力,余安和虽也有人脉,自从程家倒台之后,又是在权贵遍地走的京城,他的消息到底不如其他人。

  他还真是最后知道的!

  他也确实是想做善事,才抢着捐钱。

  既然知道这件事,余安和肯定也不想错过,他早就想当皇商,主要是新陛下品性很不错,跟这样的主子办差,他也有干劲。

  这几日,他就忙着皇商的事呢。

  听妻子问,余安和叹口气:“不容易啊!那些人背后都有大靠山,恐怕我这次还真竞争不上!”

  程清晖安慰他:“若当真拼不过,也就算了!福祸相依,当上皇商,眼看着是风光,生意也能更上一层楼,却也惹人眼,咱们家只求太平。”

  话虽如此,余安和也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

  当初余家也只是江南的一个普通商家,他父母甚至早亡,他读书读到一半,秀才也考了,不得不回家接过家业打拼,余家是在他手上开始真正发达的,程清晖与他成亲后,夫妻俩共同努力,才打出如今的天下。

  他是个敢拼的人,他还真不愿就轻易放弃!

  不过他不想在儿子面前说这些,想着夜里再与妻子好好商议一番,看还有什么法子。

  余心乐听了此话,却也在沉思。

  他知道他爹娘想当皇商,承办宫里的绸缎生意,他家有很多作坊与绣坊,不是他吹,绸缎、布料方面,他余家认第二,天底下都没人敢认第一!

  若能顺利当上皇商,他们家研制的很多新布料便会被更多人知晓。

  这都是爹娘的心血。

  爹娘一定要当上皇商!

  大不了,大不了……等那谁回来后,他跟他说说,请他去求一求陛下呀……

  他们家的料子真的很好,陛下看到就知道了!!

  这也不算是开后门吧……

  余心乐想着这些,脸微红,眉眼里又染上笑意,对那人也是更为思念。

  余安和却在说:“对了,今日还遇到一件趣事呢。”

  “何事?”程清晖问。

  “我今日出去,是跟魏王世子喝酒,他们家虽然不如怡亲王家,但从前也没有害过太后娘娘,是以陛下对他们家还算搭理,我本想走走他家的路子,结果——”

  “你快说啊!!”程清晖着急捶他。

  就连余心乐也看过来,好奇道:“是啊,爹,结果怎么?你瞧见什么了?”

  “哈哈,你们可还记得今科状元,方博?”

  余心乐顿时心虚地移开眼睛,程清晖道:“记得!他如何?”

  “魏王世子的妹子,也就是明珠郡主,要跟这个方状元成亲了!!”

  程清晖还未说什么,余心乐“噔”地站起来,吓得夫妻二人看他:“怎么了,囡囡?”

  “……”余心乐的嘴角颤抖、哆嗦,他又坐回来,“没、没什么……”

  “……我真没事,爹,你接着说,后来呢。”

  “后来?哦,我跟魏王世子是在他家中吃酒,吃得正高兴呢,那个明珠郡主突然冲过来,嚷嚷着要去蜀地找方状元,我这才知道,原来方状元在蜀地受伤了!!而这明珠郡主早就去求过陛下,想要方状元做她夫君,听说陛下对这位堂妹还不错,我听魏王世子话中意思,恐怕两人好事将近。

  “如今听闻方状元受伤,明珠郡主自是担心不已,便想即刻带着御医去往蜀地,啧啧,不愧是郡主啊,那脾气,世子都搞不定,到底是人家家事,我也不好多看,便早早告辞回来了。”

  余心乐听了这话,双手紧紧握成拳头,头微垂,咬紧牙关。

  程清晖倒是惊喜道:“哎呀,真要成亲?那咱们送份大礼啊!这可是好事!”

  “我也这样想的,方状元是陛下跟前的大红人,陛下既然同意二人婚事,说明对魏郡王家也多有几分照拂,此事目前知晓的人还不多,我看魏王府门前清静着呢,我们可一定要抓住机会。”

  夫妻俩很快就商议起送礼的事来。

  余心乐却再也听不下去,他撑着扶手缓缓起身,程清晖抬头问:“囡囡,真没事?”

  余心乐扭头,挤出个笑容:“真没事,爹娘你们忙,我有些困,兴许是昨晚没睡好的缘故,我回去补个觉。”

  “好好好,快去!!”

  余心乐尽量用寻常的步伐走出爹娘的院子,接着步调便有些跌跌撞撞的,后来他又狂奔起来,西园等人方才都不在屋里,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纷纷跟着跑上去,却谁也跑不过余心乐。

  余心乐一气跑回明澈院,边跑,眼泪边往外落。

  他想,他真是个傻子啊,他还担心自己将来不如钱宸。

  原来,甚至不用一年,不用一个月,仅仅半个月!

  明珠郡主求赐婚的事情必然不是一日两日了=,那人那天与他说“喜欢”时,恐怕已经知道要与明珠郡主成婚,既如此,为何还要说喜欢他?!

  还说要与他成亲!!

  他这么傻,这么蠢,他那样轻易地就相信那些话,他活该被人骗!

  为什么要骗他?

  给他做饭,陪他玩,那样亲他、抱他,真的没有一点喜欢吗?

  真的只是耍他吗?

  不对——

  这其中会否有什么误会?

  余心乐倏地又停下脚步,是的,那人对他这么好,那天夜里没来,知道他会担心,一大早就叫小胡来告诉他缘由,他不相信那人会骗他!

  一个人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

  一定是陛下跟那个郡主逼的!

  余心乐转身又往外跑,他要去宫里找陛下!

  他要当面问陛下,为何要逼自己的臣子去娶一个根本不爱的人!

  他甚至可以当面质问那个明珠郡主!

  郡主就了不起吗?

  有权有势了不起?

  陛下是明君!当日处理善堂一事,他便已知道,陛下不会黑白不分!

  陛下若是知道他们俩的心意,绝不会棒打鸳鸯!

  他没什么好怕的!

  他余心乐从来没有怕过谁!

  那是他喜欢的人,谁也不能抢走!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