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101章 盛夏琐事

  她甚至还在攒钱,想供老杨家的三个孩子读书,不论是读书还是去考试,都需要钱的,她没有孩子,将养家的三个外甥当儿子,将王玫小姑娘视为女儿一般。

  从她来了老王家,就一次都没提起林家,更没提起林三儿。

  温润承认,他们家是挺养人的,翠花婶子如今不再苍老,反倒是气色好的不得了。

  俩人聊了一会儿,张大爷就回去了。

  剩下温润吃饱喝足了,正好翠花婶子跟陈旭过来收拾,温润看了一眼翠花婶子。

  翠花婶子现在的打扮,比一般的农妇都要好。

  她穿着一身八成新的素布衣裙,头上用一根素银簪子干脆利落的盘着发髻,耳朵上戴着一对素银耳环。

  手上什么都没戴,袖子挽起来,露出一节手臂。

  虽然经常在厨房烟熏火燎的,可是气色好就是气色好,而且因为在房间里的时间多一些,反倒是比一般的妇人要白一些。

  且身材不再干瘪瘦弱,就正常的样子,要胸有胸,要屁股有屁股。

  腰肢也很细,不像一般的农妇那么粗。

  眉宇之间也没了愁苦,只有一片平静,眼神里带着一点温馨,看样子,她把自己的日子过得不错。

  温润就想,这样就挺好。

  至于林家,他也不怕,一普通人家,他怕个什么。

  温润这么想之后,就溜达了一下,去了后头,正好赶上陈强家的在收拾东西,她专门订购了一些餐具回来,筷子也用本地的竹子打了五百副,放着慢慢用。

  家里的这些琐事,温润都是交给陈强家的去办,他不管这个,溜达了一圈儿之后,他就用晒热了的水,冲了个凉,躺在炕上午睡。

  盛夏的骄阳挂在天上,周围有鸟语,有淡淡的花香,更有一些知了在叫,编织成一曲盛夏的乐章。

  很美好,很静谧。

  温润睡得很安稳。

  就是后半夜的时候,有一点水汽,等到早上起来,他就没看到太阳。

  阴沉沉的天气,风没多大,但是有点黑,因为光线的关系,温润大白天的都在学堂里点了蜡烛照明。

  “先生,这是要下雨了啊?”大班的孩子们,看到天气不好,就想在学堂上学一日,要是晴天的话,他们下午是要回家做活的,劳逸结合嘛。

  “如果要下雨了,大家就赶紧学完这一章回家去,家里人在地里估计也要回来了。”温润放下了手里的书本:“记得给他们做好饭,打扫好家里,种地有多累,你们也知道的,为了你们能安心读书,家里长辈付出很多辛劳。”

  “知道了,先生!”

  温润教导孩子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孝顺为他们付出辛劳的父母,甚至是祖父母。

  莲花坳虽然是流民组成的村落,但是大家伙儿都知道,只有读书识字明事理,才有美好的未来,现成的例子就是温润。

  就算是“嫁入”老王家,谁敢小看了温润?

  人家是举人老爷,是可以跟县令大人平起平坐的那种读书很厉害的老爷。

  是可以庇护他们小小的莲花坳所有人家的人。

  读书当然好啦,以后就算不科举,也能找个好差事。

  故而大家都支持自家孩子去读书,但是家里的活儿,其实孩子们也没落下。

  “嗯,回家去吧,一会儿风雨就来了,可不能挨浇。”温润提前放了孩子们下课,自己溜溜达达的回到了后头的书房,家里因为要下雨的关系,已经将柴房收拾了一下,放了很多干柴进去。

  这地方什么都好,就是雨水太勤快了点儿。

  果然,中午他们刚吃过午饭,还没等午睡呢,这阴沉沉的天气,终于下起了雨。

  淅淅沥沥,缠缠绵绵。

  三个孩子没什么事可做,就跑来找哥夫玩儿。

  王玫小姑娘好打发,给她四个嘎拉哈,一个小口袋,就能玩得很开心啦。

  至于两个男孩子和他的小书童,他可以教他们连字,猜谜语,或者是给他们讲一些小故事。

  这么热的夏天,也没能阻挡百姓们风风火火的过日子。

  因为有了流寇袭扰的事情,莲花坳人少的短处暴露无遗。

  故而大家伙儿决定好好地整理下村子周围。

  本来么,村子周围是有那么一两条小道,可以不通过村口进入村子的,以前王珺回来就走的是一条几乎被荒草淹没了的小道。

  只是后来挖了壕沟,立了拒马,这小道就被彻底的断了。

  现在他们打算将壕沟挖深一些,还附带排水功能,拒马不撤走,但是想在秋收之后,打个夯土围墙,一个是为了防止再有这等事情发生,另外一个就是为了防止野兽袭击。

  去年村子里没闹野兽,但是冬日里也能听到狼嚎的声音。

  前年温润没来,但是听说前年有野狼闯进村子里,拖拽走了一头半大的小猪,多吓人啊!

  那个时候,幸好没人在外面,要不然拖拽走的可能就不止是一头半大的小猪了。

  就算是那样,也没人敢出门去“救”猪。

  加上这次流寇袭击了这里,虽然他们胜利了,但是听说了温家庄的惨状。

  据说温家庄有不少人都受了伤,流寇闯了进去,温家庄的人一开始就没特别防备,结果就遭殃了。

  不止人受了伤,还有一些妇人也被流寇占了便宜,虽然只是撕破了衣服,还没做什么呢,那个时候流寇们主要是找吃的,女色什么的,可以是顺带,也可以是填饱了肚子之后再考虑的事情。

  反正温家庄被祸害的够呛。

  而唯一没有被影响到的就是青皮老大所在的,温润家的故居。

  青皮老大有很多小弟跟随,加上又是当差的了,带了武器回去的,而且他们家被翻新过,不止是房屋,包括院墙在内,都加固了增高了。

  人也多,他们家是坚持最久的那一户,没让流寇冲进大门,一直等到了剿匪的军队到来。

  那也是一什人马,不过人家那个是满编,一百人。

  且都是正规军,可不是王珺那样的火头军,就算是后营,是辎重营,那也有精兵强将的,不然如何守卫大军后路和给养?

  就是吧,温家庄的人不地道,大军来了你倒是继续跟流寇抗争啊?

  他们不,看到大军来了就直接转身回家,关门上锁,外头闹的哪怕是人脑袋打出来狗脑袋了,也不管。

  倒是有流寇趁机闯进他们的院子,肉类不做熟了不能吃,那瓜菜什么的可以吧?总算是有口吃的了。

  吃几口继续跟官兵对着干。

  这不等于变相的“资敌”了吗?

  你不打流寇,你守着自家大门也行啊!

  自家大门都不守着,光在屋里头当缩头乌龟。

  也是一开始战事太惨烈,看到死了十几号人,老族长都让人在脑袋上开了个大口子,谁还敢继续拼命啊?

  温家庄的人死伤惨重,却没人可怜他们。

  去追缴流寇的兵丁们,更是用自己的裤腰带捆绑的那些被抓的流寇,别说吃饭洗澡加休息了,哪怕是一口水都没喝到,饿着肚子赶去了十几里路外的大车店,才勉强落脚,吃了口饭。

  跟王珺他们的待遇,简直是天差地别。

  回到营地里,那什长能不跟自己的上官说吗?

  上官能不跟董浩将军提吗?

  温家庄哪怕是死了很多人,军中也没什么表示。

  王珺那里哪怕只有几个轻伤的,那也记录了厚厚的军功在册。

  连带着县令大人对温家庄更看不上眼了,谁叫这么多村子,就温家庄损失最大,其他村子都没这样,以至于在一片歌功颂德的捷报之中,掺和进了一片惨白色,这事儿,谁受得了啊?

  张大爷拎着从河里捞上来的虾子,找温润讨酒喝,跟温润在饭桌上说的这件事情:“现在听说温家庄乱糟糟的,青皮那帮家伙也不管一下,任由温家庄的村长跟族长闹起来,连给田地锄草的事情都耽误了,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温润吃着张大爷带来的河虾:“这么一点点权利,就争的这么激烈,要是有个什么大权力的,还不得闹翻了天啊?”

  这河虾是张大爷自己带了虾网去捞的,都是河里的虾,正好是虾子产卵的季节,带着的虾卵已经被取出,单独做了虾子酱。

  剩下的虾子清水洗净剃掉了虾线,过油炸一下,出锅就撒上椒盐儿,这是最好的夏日里的下酒菜。

  当然,他们俩喝的是梅子酒,不是老白干。

  “那是他们的事情,现在温家庄的名声,跟我没关系了,我都迁好了祖坟。”张大爷对温家庄很是不看好,温润更是解恨:“以后我再也不去他们那里了,反正也没有去的理由。”

  “温老族长出殡,好像是想找你去,不过没人来找,估计是没敢来。”张大爷告诉温润:“听说,他们知道珺小子是什长了,带着一百人的那种,还有军功在身,咱们这次没遭殃,多亏了珺小子带人来,他们怕你报复他们!”

  “他们以前欺负我一个人,又是个文人,就算闹得再大,也不能将他们怎么样,最多是耽误一下家里孩子的前程。”温润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但如果是军中的大爷们,他们可就麻爪了。”

  说白了无非是耍嘴皮子,和用拳头说话的不同。

  跟温润这个读书郎,他们还能讲道理呢……可是他们敢跟王珺那样的兵丁讲道理吗?

  惹急了人家揍他们一顿都是轻的。

  “版感情好,以后他们就不敢再跟你起刺儿了。”温润的话,让张大爷乐坏了。

  老头儿也不是什么好鸟。

  这正吃的高兴,陈旭就跑进来了:“老爷,杨大叔说,外头有林家的人,在村子口儿,要进来找翠花婶子。”

  “树林场的老林家?”张大爷立刻就收敛了笑容:“还真找来了。”

  “杨大叔正带着杨大婶,跟他们掰扯呢,不让他们进村子。”陈旭道:“杨木让小的告诉您一声,说千万别让翠花婶子出去。”

  “怎么不让我出门?”正好,翠花婶子端了一盘井水里灞凉了的果子过来,给温润和张村长吃。

  就听了这么一耳朵,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呢。

  “没什么,外头太热了,我说别让你们随便出门去,别中暑,这大热天的。”温润赶紧改口:“对了,一会儿午睡去吧,带着王玫,她中午必须睡觉,不然下午该困了,睡觉的话,晚上又不睡觉。”

  提起王玫,翠花婶子就不多想:“行,我去带它午睡。”

  大中午的的确是需要睡一觉,不然太累了,下午容易犯困。

  且中午这会儿太热了,大家吃过了午饭,也是要休息一下,很少有人会在大中午的出门去。

  翠花婶子就没放在心上。

  等她离开了这里,温润酒也不喝了,水果也不吃了:“赶紧收拾一下,我去看看,什么情况啊?这怎么还真找上门来了?”

  “小的听说,树林场那里也不太好,好像是林家遭抢了,他们家说,翠花婶子是他们家的下堂妇,要是翠花婶子乐意呢,他们还要翠花婶子,杨大婶在村子口骂人呢。”陈旭一边忙活一边道:“村口不放人进来,就不会吵着翠花婶子。”

  村口到这里,是不太远,但是这地方,家家户户占地大啊,视线无法阻隔,可声音却可以。

  “我也去看看,走!”张大爷下地穿了鞋子,跟温润一起出了门。

  “老爷,你换一身衣服再出去!”陈旭时时刻刻注意自家老爷的仪态问题,就老爷这样,出去怎么见人?

  拉着温润一顿打扮,又给张大爷收拾了下,这才放他们俩出门。

  剩下陈旭将俩人吃的差不多的东西都端回了伙房,陈强家的一看这剩了许多的菜肴,以及酒水。

  “怎么了这是?没吃多少,口味不好?”这虾是陈强家的手艺,刘翠花是做不出来的,她就会做一些家常菜。

  这种大油大盐的东西,还是油炸的,她根本不敢下手,这得多费油啊?

  也就陈强家的有这个手艺,一盘椒盐河虾,一盘油炸花生米,一个香辣,一个咸口的,都是下酒的小菜。

  没有主食,因为两个人喝点小酒,不想吃主食。

  “娘,有事情跟你说。”陈旭就将事情告诉了自己的母亲:“怎么办?”

  “你去前头照应着点两个少爷,我去后头跟你翠花婶子一起,看着点小姐,正好今天下午,要教小姐一些刺绣的配线,选色和料子,一直到做晚饭之前,都不会让她出门……。”陈强家的刚说到这里,就听后头“哐啷”一声。

  母子俩扭头一看,顿时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