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303章 国舅爷?

  “有眼光!”温润干脆承认了自己的打算,也跟吕山长说了,莲花私塾那里的孩子们,未必能一直考上去。

  考到举人就很努力了,进士什么的,没打算过。

  其实若非温润一直是给孩子们发奖学金,鼓励他们读书,恐怕有不少人家都供不起了。

  孩子读书也不耽误赚钱,这才让很多孩子坚持住,考了秀才的还有一百两银子呢,考了举人的更有一百两金子!

  莲花坳里人口少,温润赚钱多,花得起这个教育费用。

  不过温润不看好吕山长派人教导学子们岐黄之术:“那孩子们学的进去吗?”

  举人了,不说十年寒窗苦读,可也差不多了,再今年秋天就要启程去京城会试,会试啊!

  不管你举人想不想考,都得去一趟。

  这是规矩,温润这样的除外,他去了也考不了。

  还有什么入赘的,身体有伤残疾了的……总之,只要没事就要去会试。

  有事当然就不用去啦!

  “我也不求他们能学的名扬天下,只求他们能看一些平常病症就行了,认识点草药,等他们学了点皮毛,就带他们去赈灾,给灾民看病,或者是只负责发放药品。”吕山长早就打算好了:“让他们也亲眼看看,一个官员无能,累及多少百姓。”

  温润默默的点了点头。

  他明白吕山长的意思了,这些人里头,肯定不会都一无所成。

  能考到举人这个行当,能有进士做先生悉心教导,他们肯定有不少人会进京赶考,还有的人会考中。

  将来未必不会主政一方,哪怕是个县令呢,也得有点眼光才行。

  不然就会跟永丰县的县令一样,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看了看两个弟弟,他们俩明显也是心不在焉的样子,看来迟早这群学子们,得被吕山长带着,看看外面的现实世界。

  给他们送了点东西,温润就出了府城的书院大门。

  书院所在地,自然是清净为主,这里周围都是一些书肆,酒楼饭馆的都离着很远的距离,且松柏森森,花香阵阵,绿化的很大一片呢。

  可是温润走出了书院的范围,就发现有不少穿着破烂面有菜色的人,倚着墙根避开盛夏的酷暑,端着个老大的碗,像是在讨饭,可又不像是乞丐。

  还有一些人,可能不缺吃的?倒是没讨饭什么的,却大包小裹的缩在一起,有的是在路边的凉亭里,还算是好的,偶尔还能看到某个大户人家的角门啊,侧门那里,有人缩在那里的门檐下。

  看着就那么让人别扭呢!

  温润回到了将军府,发现将军府倒是清净……那是啊,将军府周围有一条小溪跟护城河似的流过,谁也靠不上来,大门口小石桥另一边,弄得跟军营的辕门似的,谁敢来贴着他们家?

  可温润也是心里不舒服的,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王珺回来了,看样子挺累的:“如今遭了灾,军中也不太稳定,还有人高兴呢!”

  “遭了水灾,军中人高兴什么?”温润最讨厌幸灾乐祸的人了。

  “遭了水灾,灾后不管是暴民骤起还是盗匪横行,都需要军队镇压,如今国朝承平日久,江南又是腹地,哪儿有什么军功啊?可这样的话,只要出兵就肯定有军功可以捞,有资历可以熬,甚至是如果再有点什么战利品的,那就更好了!”王珺摇了摇头:“我回来这一路上,还看到了一些后续到来的灾民,就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混进了城里,在各家各户的门檐下、凉亭里蹲着呢!”

  “我也看到了。”温润叹了口气,饭都吃不下去了:“怎么没去安置点啊?”

  灾民有专门的安置之地,那里也有人有物资。

  “这些是主动跑出来的,安置点那里,吃的喝的用的,终究是大锅饭,大锅菜的,也没什么讲究,就能保证温饱。”王珺倒是还能吃的下去饭:“这进了城里头,城里富贵人家多,在哪儿讨点吃的都比灾民安置点的好啊!”

  其实很简单,这些人跑来城里头,也是有一定的手段和头脑的,在灾民安置点,就能吃个不饿肚子,吃饱饭甚至是吃到什么好的,有油水的那不可能,十几万人啊,吃一顿猪肉大葱馅的包子,就得多少头大肥猪?

  所以他们只能是饿不到肚子,吃的能入口而已。

  但是到了府城里头,找一些富户高门的门檐下,可怜兮兮的往那里一蹲,这些人家吃剩下的东西,都油水十足。

  在这里才能讨到好吃的,而且这里哪怕是门檐下,那也是有片瓦遮挡一下毒辣的太阳,下雨的时候避避雨。

  因为一般的大户人家,房檐啊,屋檐啊,门檐什么的,都很大。

  除了能让建筑看起来更加的威严,再就是门檐大一些,可以遮风挡雨。

  偶尔有人会在下雨的时候,找个门檐大的地方避避雨,这也是一个无疑是的举动,但是可以算得上是主人家的好心。

  “他们进了城,也没什么事情做,就那么苦苦的挨着?”温润皱眉了:“何况,城里也没地方住吧?”

  “没地方住,他们也要来城里挨着日子。”王珺道:“觉得城里头有保障,安置点那里,人太多,且吃的清汤寡水,虽然不缺物资,可也没好吃的啊!”

  有人想要个好名声,既然不缺物资了,那就是缺住的地方呗?

  说什么可以将灾民分流,住到家中有空余屋子的富户人家。

  结果差点没被人喷死!

  “这样的不是好事情吗?”温润也小白了一把。

  因为他也是这样想的啊!

  家里地方是不大,也住的差不多了,但是有不少地方,是空着的么,现在让人住进来,等灾情过了,他们再出去就是了。

  “好什么好?这种事情,以前不是没人干过,结果问题大发了!那些灾民一无所有,见富户有吃有喝,高堂广厦,心中难免生出不平之意,加上人多壮胆,竟有那白眼狼,心怀不轨,冲击富户人家的库房,强抢人家粮食财物,甚至强占人家女眷的,官府还不得不派兵镇压,结果抓是抓住了,怎么处置又是个问题。有了前车之鉴,谁还敢接纳这些灾民,别搞得最后里外不是人。”王珺叹了口气:“咱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安置,然后找活儿给他们做,让他们有一份收入,能填饱肚子,等水退了,他们还得回去呢,总不能不回家,不要家了吧?”

  就因为如此,很多富户虽然不计较灾民在自己家的门檐下蹲着,可绝对不会开门让他们进去居住。

  温润听了简直是无语死了。

  这种“仇富”的心理,古今皆有啊?

  温润再也不说这种话了,打算都没有再提起。

  不过俩人第二天一起出门去的军营,一路上,温润又看到了几个灾民在闹事,不由得皱眉,王珺就骑马跟在他的车子旁边:“怎么了?”

  “那几个人虽然穿着破破烂烂,也说自己是灾民,可是看他们的样子,身强体壮,就算是找个零工,也乐意要他们这样的人,怎么还守在这家人门前不走了呢?”温润的马车走得慢,听得见那些人在叫嚣,什么“我好饿”啊、“肚子疼”的,明显是在闹事儿。

  而这个时候,衙役们来了,是永清县的衙役,将几个闹事的人带走了,同时脾气不好的臭骂了一顿几个闹事的,还有衙役抱怨:“这些人抓了又不能打,只能关在牢房里,几天的时间还得供他们吃喝,又挑剔牢房的伙食不好,什么东西!”

  还有一个老衙役,脾气也不太好,踹了那些闹事的好几脚:“右手右脚的,不知道找个零工做,赚点钱,以后好回家用,就知道在人家富户门口闹事,闹事就要进衙门,牢房的饭,比外面的可要差多了,也别跟我们抱怨,爷们儿可不是伺候你们这群家伙的!”

  几个人怪模怪样的被衙役押走了。

  温润看的直皱眉:“这可真是……城里有不少的地方,需要人做工吧?”

  “现在这个时候,少有人大批量的雇佣人员做工。”王珺想了想,才想起来:“不过听说鲁明老板,雇佣了不少灾民给他做工,工钱还挺高,只是有人不要钱财。”

  “还有这好事儿?”温润顿时瞪大了眼睛。

  “他们要粮食,不要钱!”王珺没好气的告诉他:“谁不知道,现在铜板银子的都没有用,粮食才好,其次是布匹。”

  这一年眼看着过了一半,结果田里的水还没排放出去,家乡也成了泽国,到秋天的时候,粮食价格恐怕低不了,布匹也会涨价的。

  所以他们不要钱,要粮食和布匹,这两样是硬通货,偶尔还有人会要盐巴。

  温润点点头:“都是聪明人。”

  这可比要钱,保值多了。

  到了军中,温润去盘算了一下,军中的粮食除却够他们自己人吃的,还有很多都是储存起来的,一直没动,下雨也没受潮。

  腊肉和盐巴也都很好,其次是药材。

  这会儿不论是粮食还是药材,都涨价了很多,但是温润一直没动,只存着,反正军中的药材肯定剩不下。

  且这个时候,军中总有一些汤剂给他们服用,为的是防瘟抗疫,温润的打算,很早就开始了。

  中午的时候,王珺叫他来吃午饭。

  “今天有你爱吃的鱼,可惜都是小鱼,火头军那边找了个人,将这些小鱼收拾干净了,拿油煎了煎,味道还不错,吃点吧。”知道温润这几日胃口不好,其实这是王珺特意问了火头军那边有什么食材,赶巧了,火头军那边采购的时候,有小贩将一篓子小鱼当做搭头给了他们。

  就一篓子,连分给几位大人吃都不够,只能给一人做了吃,最后火头军们选择了记事参军温大人。

  于是特意做的仔细一点,给温润送来了。

  大家都知道,他跟将军大人的关系,俩人呢,从来都是一起吃饭的,故而给了他,其实也是给了将军大人。

  要不怎么说,火头军的人都圆滑呢。

  看看人家这事儿办的,多巧妙啊!

  温润看到那盘小鱼就乐了:“好东西啊!”

  这种葫芦籽儿的小鱼,长不大的,所以才叫“葫芦籽儿”,说它小的就跟葫芦籽儿似的,不过这种小鱼肚儿大,这个时候正是它产卵的季节,收拾干净的小鱼,用料腌一下,去除腥气,然后过油炸熟,趁热撒上细盐和一些调料粉,就能上桌吃了。

  外表酥脆,内里醇香,还有很多的鱼籽儿呢。

  绝对是盛夏时节,下酒下饭的好菜。

  “火头军那边采购的时候,给的搭头,太少了,给谁都不合适,他们就做了这个给你,正好咱俩一起吃饭,相当于也给了我。”王珺拉着他洗了手,坐下来拿了筷子:“这两天你也没吃好饭,又去看账本了?”

  “我……。”温润也拿起了筷子,刚要说什么的时候,小文就跑了进来:“将军,参军,巡抚派了人来,说是有急事!”

  “让他进来吧!”要是别人,王珺不会搭理,起码不会耽误自己吃饭,可是辛明大人,那就不一样了。

  他们跟辛明大人的交情,可是不浅。

  小文出去就将人带了进来,是辛明大人身边的长随:“将军,参军!”

  他倒是识时务,没喊什么“温雅士”,称呼的是军营之中的职位。

  “什么事情,让你来了大营?”温润好奇的主动问了一句。

  毕竟,巡抚是文官,而王珺是武将。

  哪怕关系好,他们俩平时在公事上,其实交集的很少。

  更别提,还派人来军中大营找王珺,派的还是辛明大人身边的长随,这长随可是跟了他快二十年的光景了。

  而且这长随还是他奶兄弟,奶娘的儿子。

  从小一起长大,后来送去学武,学成归来,就成了他的长随之一。

  这还是辛夫人跟温润说的呢,抱怨辛明大人了当了巡抚,就更公务繁忙了,跟长随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她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都长。

  “我家巡抚大人让小的来请两位收拾一下,去迎接钦差,还有两个时辰,钦差的车架就到码头了。”长随道:“听说这位钦差,是国舅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