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平民版穿越种田日记【完结番外】>第71章 庚子年七月十二日 天气阴

  今天封城了。

  一大早官府的告示栏里就贴了讣告,皇上龙御归天了。

  我捏了一把冷汗,我们的七夕活动刚完,铺子里的生意这几天还算不错,我们在最后时刻确实捞了一笔。

  官府规定,从今天起三年时间,不允许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不允许穿锦缎、蚕丝这种珍贵料子的衣服,女子不允许簪花,不允许化妆,所有诗会、茶会、以及青楼歌舞坊全部停业,酒店也不许开了,店铺倒是可以开,但是不能再出产奢华的东西,等等吧。

  这可真是够苛刻的了,三年不开业,是要人喝西北风吗,等三年过后,很多铺子都该倒闭了。

  崔长宇告诉我没有这么久,他说:“这是新皇登基前,等到新皇登基,必定会大赦天下,各种利民政策也会有,那时候大多数铺子都能开,但是青楼歌舞坊是别想开了,大家也都还需要保持低调,穿朴素的衣服,婚礼喜事也要推迟。”

  唉,还是有点过了……

  崔长宇说这都没办法,礼法规定如此,三年后大家肯定不会这么富裕了,日子都不会太好过。他建议我可以三年后买铺子,那时候会有很多倒闭的店铺,价格都不会太贵。

  我特么的觉得我那时候可能也没钱买铺子了。

  东家把我们都叫了去,说是现在情况特殊,提前把这个月的工钱发了。每个人都有红包和提成,我拿到了五十两。他还叮嘱我们给下面的人发些钱。这东家是真的好,一般的东家恨不能这时候把钱都攥到自己手里,哪里管下人的死活啊。

  我拿钱买了些米粮,还有蔬菜、肉,这些家里都得屯着,吃的比钱更重要。布料家里有不少,我买了些棉花回去,现在就得备着冬天的东西了。

  我去了趟庄子,豆子已经长出来了,但是距离收获还早着呢,我给老祝送了些米粮菜肉还有布料和棉花,也给了他一些钱,让他藏好了,我跟他说以后的日子不好过,莫要让人偷了去。

  老祝点头称谢,悄悄告诉我他在地里挖了个地窖,东西都存里面,别人找不到的,还说我要是用着,就往这里面放。

  我围着地走了好几圈,确实没发现那个地窖,于是就又买了些吃的给他存储,我告诉他,要有什么事人最重要,东西是其次的,有事就去找我,东西不够了也去找我,家里需要帮助也去找我,老祝笑着答应了。

  今天花了不少钱,一封城物价立刻就上去了,这个季节东西还不好存储,真是个麻烦事,好在我家有菜地,现在菜很多很多,足够我们俩吃了,问题就是肉。我买了些腌肉腊肉火腿之类的,这些能放的时间稍微长一点,我又买了两只鸡,这是保质期最长的肉,唉,先在银子做的鸡窝里住上一阵子吧。

  我也提醒了她,这些日子可能不太平,大姑娘要藏好了。朱大嫂说知道,外面早都传开了,怕是要打仗,她们准备回乡下老家,那里地广人稀,好藏身。

  大院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周边一下子就冷清了下来,也看不见一群光膀子大汉蹲院子里大口吃饭的场面了。

  陈湘今天开始就待在家里了,闲着没事就把我们的秘密基地拾掇一下,腌一些咸鸡蛋,做做冬衣之类的,我每天还是要去跬步书屋的,曲账房和伙计们也都在,只是今天没两个人来,大家都留着钱买米面去了,没有几个人会在这时候买书。

  我们都闲得很,倒是裴深一如既往地在二楼坚持看书,我笑着说他可以大声背书了,这会儿店里根本没客人。

  我们从一个月前就不怎么进新书了,这会儿书架上很多书都空了,我让伙计们把书都下了架,用油纸包好收在库房里,架子上只留了试读的书。签名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但是店内却再也没有那些意气风发的青年人了,此时再看这面墙,只觉得好生寂寥。

  我给裴深提前放了假,让他把自己想看的书都带走,回家照顾他的妹妹去。

  裴深对我弯腰,谢过我,然后收拾了一小摞书,我又给他塞了几本大部头,还给他塞了些纸笔,告诉他在家也要好生读书,纸不够了再来拿。

  裴深眼眶有点红,点点头转身而去。

  郑前和阿贵也不需要日日来,每日来一个就行,曲账房也让我赶回家了,这会儿家里肯定需要他。

  最后剩我和郑前在铺子里大眼对小眼,感慨世事无常,昨日还是宾客爆满,今日就剩我俩了。

  封城也好,穷一点苦一点都没关系,只是希望战争不要来。

  下午早早就打烊下班了,我回家后把家里的干柴都搬到了茅房旁边,遮住了地穴上方的那一片空地。

  这些干柴并不会把地穴压塌,因为地穴大部分在茅房里面,往院子里延展的地方也只够两个人前后站着,而干柴是我提前找人买的,很多,大部分的承重都在院子里坚实的地面上,只是边边角角盖在地穴上方的木架子上,重量不算大。还能起到挡雨的作用。

  鬼子们应该不会特别搬开沉重的木柴堆,去挖厕所旁边的地吧?

  呸呸呸,鬼子不会来,我说什么呢!

  晚上陈湘做饭,清粥小菜,蒸了一小盘腊肉,日子仿佛又回到了我们在流民村的那段时光,那时候我们也是这样朴素,但是每天都会在一起吃饭,吃陈湘做的饭,算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有一整天都吃他做的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