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跟在李山身后,两人来到了一间白墙绿门的会议室门口。

  李山敲了敲门。

  然后推门进去。

  正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块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几个端正的大字。

  “农业渔业一起抓!”

  会议室里坐着几个人,手里还拿着纸张,旁边就是算盘,这会打的噼里啪啦响。

  陈同扫了几人一眼。

  这派头,可不小。

  一身精品的的确良布料做的衣服,头发抹了油,齐刷刷的向后,脚上穿着的是真牛皮鞋。

  这一身行头下来,不少钱了。

  省城有文件下来,重视农业渔业。

  这个时候,就属于水产供销社最吃香,借着东风狠狠的捞一笔。

  哪个职位都会富得流油。

  几人听见了声音抬头。

  纷纷起身。

  “黄经理,您来了。”

  “孙同志。”

  李山走过去,握住了男子的手,道:“你们从市里赶过来,因为指标这个事情弄的焦头烂额,我作为淮阴县城水产经理,自然要想尽方法来帮你们达成指标。”

  李山指了指身后的陈同,道:“这是小陈,徐溜镇来的,村子里开村插秧苗,地里的黄鳝泥鳅太多,啃食秧苗,村民们自发抓泥鳅黄鳝,可是太多了,一天都有几百斤,没有地方出手,今天来到了这里,刚好赶巧,我就带过来了。”

  李山看了一眼陈同,陈同立马上前。

  掏出了一根大前门,递了过去。

  男人接过烟,熟练的挂在了耳朵上。

  李山笑着说道:“你们聊,徐溜镇不是也有指标的。”

  孙力平点点头。

  李山见男人点头,这才笑着说道:“我还有事,先走了。”

  屋子里,只剩下陈同和几名市里来的负责人。

  陈同拿出大前门,每个人都散了一根。

  气氛很好。

  陈同将对李山说的话语又对这些人说了一遍。

  孙力平是市里来的,根本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只想着指标的事情。

  陈同说完。

  孙力平就皱起了眉头,一脸严肃的看着陈同。

  “你这个小同志,思想觉悟高啊,那这个忙,我是帮定了。”

  孙力平沉吟道:“上面指令下达,我们这段时间会在全省水产供销社收购黄鳝泥鳅,老鳖,杂鱼等,送到省里。尤其是黄鳝泥鳅还有老鳖,在省城最大的水产供销社是卖的最好的!”

  “不知道小陈同志能够提供多少斤啊!”

  陈同思考了一会,这样说来,恐怕是一个很大的量了。

  他想到了李山暗示他,胆子要大。

  瞬间明白了。

  这一次下来,起码要上千斤的渔获了。

  这是硬送钱?

  那么,现在就看他陈同能不能吃的下了!

  “泥鳅黄鳝每天可以提供五百斤以上!”

  陈同说道。

  “五百斤......”孙力平思考了一会。

  “这黄鳝泥鳅好抓的时节也就几个月,你看每天一千斤行不行?”

  孙力平也没有办法,上面给的指标就是要每半个月给省城里送多少斤的黄鳝,多少斤的泥鳅,多少斤的渔获。

  陈同:“......”

  “当然,我们不仅仅收的是黄鳝和泥鳅,只要水里的,基本都要,你有多少送多少。我一会跟孙经理打个招呼,你们那一片只让你一个人送。”

  好家伙!

  陈同直接惊呆了。

  还有着运气?

  就让你把口袋拉开,他们往里面送钱了。

  陈同深吸一口气。

  “我尽量完成任务!”

  “哎,陈同志,不是尽量,要保证完成任务!”孙力平伸出手,拍拍陈同的肩膀。

  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

  陈同还能推迟?

  这不就是典型的出门捡钱吗!看書溂

  “这样啊,黄鳝泥鳅一块钱一斤,老鳖二块钱一斤,鲫鱼五毛钱一斤......”

  陈同连忙借了一支笔和一张纸。

  快速的记下来。

  这些货,可都是发往省城出售的,价格要比小县城高出不少。

  要是往常,县里的水产经销社收购泥鳅黄鳝也就七八毛一斤。

  接下来的过程就很顺利。

  黄鳝泥鳅杂鱼老鳖。

  有多少人家要多少。

  统统放到县城的水产经销社这里。

  并且,孙力平和李山打了招呼,今后只要是徐溜镇那个片区送来的黄鳝泥鳅之类的水产品,只认陈同一人,有多少要多少。

  省城,吃的下!

  陈同跟在李山后面,走路也有几分飘。

  看来今天早上,让村长陈步林买板车是正确的选择啊!

  “小陈啊~”

  李山抽着大前门,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为难之处啊?”

  陈同连忙摇头,道:“没有,没有。”

  有钱赚,还有为难的地方?

  脑子被驴踢了不是。

  “嗯~,那就好好干,后面要是还有什么好事,我都找你啊。”

  李山和陈同聊完,就要进自己的办公室。

  不过,陈同手疾眼快。

  一把拉住了李山的衣角,又拿出一包大前门。

  塞了过去。

  “不知道李经理平日有什么喜好,清河村是穷山沟,啥值钱的都没有,只有一些山货。”

  李山眉开眼笑,将陈同塞过来的大前门收进了口袋。

  要说喜好,除了抽烟就是喝茶了。

  但是,现在暗示的太早了,细水长流不是。

  “山货?什么山货?”

  李山问道,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都是些不值钱的,菌子,木耳,野菜之类的。”

  李山一听,这不是巧了不是。

  他那媳妇就好这一口。

  李山贵为水产供销社的经理,大鱼大肉已经吃够了。

  刚好想改改口,尤其是自家的婆娘。

  整天在他的耳边念叨。

  就想整点野生的菌子,木耳呢。

  “小陈啊,还是你懂我,我家那位,就喜欢吃这些。”

  陈同懂了,道:“那李经理,我一周给您送一次,全部都是山上现采的,可新鲜了。”

  李山点点头,让陈同好好干。

  陈同离开了水产经销社,没想到这一次真的是意外之喜。

  往口袋里送钱。

  果然啊,无论做什么生意,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跟着党和国家走,那是最正确的选择!

  聊天花了不少时间,陈同赶忙前去面摊,小推车还在那里。

  八十斤的山货呢。

  四十块钱呢!